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时作业:第20课 兴 贤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5186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9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时作业:第20课 兴贤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粤教版 选修 唐宋 散文 选读 课时 作业 20 WORD 解析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 第20课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徒:一类人B博询众庶 庶:平民,百姓C不迩小人 迩:远离D跨两汉、轶三代 轶:超越【答案】C【解析】迩:亲近,偏信。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B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今犹古也C此二者必然之势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D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答案】C【解析】A项,均为代词,贤能之人。B项,均为副词,如同。C项,都是代词,但代指对象不同。前者指“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后者指“古今之通义

    2、,流俗所共知耳”。D项,均为副词,也。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弃贤专己而衰术业有专攻B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通古今之变C不责人以细过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D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此五者,知胜之道也【答案】D【解析】A项,专凭;专门。B项,通用的;探究。C项,细小的;小人。D项,均为方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B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C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D魏、晋而下,至于李唐【答案】C【解析】A项,古义:才干出众;今义:一般指个人的才思和能力。B项,古义:这以后;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

    3、种动作或情况之后。C项,古今意义均为表示事情一定是这样。D项,古义:到;今义:一般用于下一句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后面的题。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虽扰攘之际际:其时B博询众庶 众:众多的C犹有贤能若是之众 若:像D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 跨:超越【答案】B【解析】众:一般人。6下列有关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因为任用贤能的人兴盛,也因为不用贤能之人而衰败。这是自古而然的定理。B有了贤才,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商朝的兴起,就是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周朝兴起时,也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臣。C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有

    4、才能的贤人很多,不能全部列举,而这其中有的出现在兴盛的时代,有的出现在衰败的时代。D使用人才时,不要斤斤计较于文牍细节,不要受制于世俗之见,不要专门挑别人的小毛病,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答案】B【解析】“有了贤才,国家就能繁荣昌盛”说法错误,作者认为任何时代都有贤才,只有任用他们,国家才能昌盛。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段从国家兴衰的高度指出“兴贤”的重要性,接着从历史的经验当中提炼出坚实的论据。B第一段从当今政治现实出发,阐述了“兴贤”实际上关系着一个国家政权的稳固。C第一段内容列举了商朝、周朝、两汉等用人之功和选人之过,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有贤而用之者,国之

    5、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D文章运用事实论证,正反两面对比,说理透彻,文笔劲健。【答案】B【解析】第一段并没有从当今的政治现实出发,此内容应该在文章的第二段。8翻译下面的句子。(1)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_(2)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_【答案】(1)君主没有忌讳,那么忠言直谏的言路就开通了。(2)如果能这样实行的话,何愁不能超越两汉三代,而后达到三皇五帝的治世境界!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李昭述字仲祖,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为刑部详覆官,累迁秘书丞。群牧制置使曹利用荐为判官,郓州牧地侵于民者凡数千顷,昭述悉复

    6、之。以太常博士知开封县,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开封推官。坐尝被曹利用荐,出知常州,迁为三司度支判官,改河北转运使。江陵屯兵喧言仓粟陈腐,欲以动众。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徙湖南潭州,戍卒愤监军酷暴,欲构乱,或指昭述谓曰:“如李公长者,何可负?”其谋遂寝。昭述闻之,以戒监军。监军自是不复为暴。比去,众遮道罗拜,指妻子曰:“向非公,无噍类矣。”徙淮南转运使兼发运使,加直史馆。徙陕西转运使,纠察在京刑狱,为三司户部副使,累迁刑部郎中。陕西用兵,提点陕西计置粮草,还授度支、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为河北都转运使。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初,六符

    7、过之,真以为堤也,及还而城具,甚骇愕。初置义勇军,人情汹汹,昭述乘疾置日行数舍,开谕父老,众始安。宣抚使表其能,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澶州,又为枢密直学士、陕西都转运使。河北始置四路,以为真定府路安抚使、知成德军。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改龙图阁学士、知秦州。谏官、御史言昭述庸懦,不可负重镇,留真定府。居四年,入领三班院,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郑州。未几,知通进银台司,判太常寺,复领三班,累迁尚书右丞。从袷享致斋于朝堂,得暴疾卒。赠礼部尚书,谥恪。(节选自宋史李昭述传)【注】疾置:古时为供紧急传递公文的使人途中停宿、换乘马匹等而设置的驿站。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8、 ()A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B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C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愈旬而就D河决澶渊/久未塞/会契丹遣刘六符来/乃命昭述城澶州以治堤/为名调兵农八万/逾旬而就【答案】C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士院,官署名,掌起草任免将相、号令征伐等机密诏令,并备皇帝顾问,宋称翰林学士院。B转运使,主管运输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宋时该职曾为一个地区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C遮道,又称“拦路”“

    9、借留”,典出东汉寇恂,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D致斋,指精致的书斋学舍,内含文房四宝,琴棋书画,茗香绕竹,无不精致,文化韵味浓厚。【答案】D【解析】致斋,此处指行斋戒之礼以致敬。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昭述子承父荫,累迁高官。他先承父辈官爵出仕,后经皇帝召试赐进士出身,凭借自己的才华和不懈努力,最终升至尚书右丞,死后追赠礼部尚书。B李昭述恪尽职守,关注民生。他在担任群牧制置使属下判官时,郓州官员随意扩大官邸用地,侵占当地百姓良田,李昭述把这些占地全部返还给百姓。C李昭述德才兼备,深孚众望。他巧妙处理江陵屯兵因库粮陈腐打算闹事的事件,凭借自

    10、身的长者威望消除了潭州戍卒的暴乱计划,离任时戍卒罗拜相送。D李昭述善掌大局,政绩显著。朝廷刚设置义勇军时,人心动荡不安,他换乘驿站马匹,不顾疲劳日行百里,劝谕父老,安定众心,后被举荐,深受朝廷重用。【答案】B【解析】“扩大官邸用地”错,原文中的“牧地”不是地方长官官邸用地,而是牧场用地。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昭述取以为奉,且以饭其僚属,众遂定。_(2)大水,民多流亡,籍僧舍积粟为粥糜,活饥民数万计。_【答案】(1)李昭述把从仓库中取出的粮食作为俸禄,并用库粮做饭让僚属们吃,众人于是安定下来。(2)当地发大水,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昭述借助僧舍存粮做成稀粥给饥民吃,使几万饥民存

    11、活下来。四、语言运用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我国少数民族的竹乐器中,_,既有横笛,又有竖笛;既有长笛,也有短笛。_,笛子既有用嘴吹奏的,也有用鼻子吹奏的。用途广泛,既可单独吹奏乐章,也可用来伴奏;既可用于恋爱场所,也可用于宗教场所。总之,_,对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答案】竹笛(笛子)形制多样吹奏方法不一竹笛是少数民族重要的乐器 14请为下面的漫画写一个标题(不超过5个字),并点明漫画寓意(不超过60个字)。_【答案】标题:奴隶(奴仆、附庸、手机的奴隶等)寓意:讽刺人们已经成了手机的附庸(奴隶),它可以离开你,但你离不开它。我们以为自己可以主导生活,但实际上我们只是习惯了被手机掌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时作业:第20课 兴 贤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518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