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答案不全).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资源描述:
-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层次3、初步感受文章的主旨学法指导1.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作者2积累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3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提升4 充分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完成拓展延伸5 当堂检测自己,巩固知识自学导航相关链接 一了解作者及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
2、,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十篇散文和朝花夕拾小引后记,其中前文篇是鲁迅在北京期间写的,后五篇是在厦大期间写的 二自读感知,积累生字生词。 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攒 拗 确凿 菜畦 桑葚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倜傥 2、结合语境理解上面字词的含义,根据你的理解至少用上上面的四个词语说一段话。探究提升。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
3、了哪些信息?提示: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 )2、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他们各自的起止段落为何,那一段又是过渡段,请探讨。3、主题探讨: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
4、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我的看法拓展延伸1、阅读18段,以“一个 的童年”说一段话2、阅读1024段,以“ 的读书经历”说一段话。当堂检测一基础知识检测菜( ), 桑椹( ),轻捷( ),油( ), 斑蝥( ), ( )络,攒, ( )( ) 高枕( )而卧, 敛( ), 脑( ),陌生( ) 鉴赏( ),人迹( )至,觅食( ),竹( ) ,( )谷,传( ),书( ), 确凿( )二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写出你心中的百草园或者三味书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学法指导1.明确学习目标
5、2温故知新,及时巩固上一课时的内容3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探究提升4独自完成拓展延伸5 当堂检测自己,巩固知识自学导航 一、温故而知新:1为什么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1)有趣的_ ;(2)有趣的_(3)有趣的活动( )。2鲁迅,原名周树人,_(籍贯)人,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小说代表作有_、_等。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_集朝花夕拾,集名的意思是_。课文主要通过_手法,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不满。二 独立思考 感悟课文1、作为散文,要有文眼贯穿其中,你认为18段的文眼是什么?探究提升1赏读第二段,感悟这段文字写景的妙处。(从多个角度品读)2、写了百草
6、园的景物后,又写了美女蛇的故事。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其余的同学思考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由赤练蛇而写到美女蛇,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能否从学过的文章中再举出一两个使用这种手法的地方?3、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4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实际上百草园其实很普通,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荒园”。既然这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为什么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而且写得这么有趣? 5、学生品读过渡段,探讨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并组内朗读 拓展延伸:1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四单元第15课 争吵|人教新课标 (共17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