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惜别课堂实录(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依依惜别 课堂实录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 资源描述:
-
1、依依惜别课堂实录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幼儿园开始,我们遇到过许许多多的老师,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像蜡烛,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可见,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你知道有哪些尊师重教的故事,请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学生交流)2.看看下面两句话,试着说出它们分别出自哪篇文章。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个三年级的学兄带笔。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 我投了稿,是一篇很长的作文,题目叫“补考”一共是九十八个红双圈。这就是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3.指名读词
2、语。 娓娓动听桃李满门戛然而止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矜持迫不及待 折腾同学们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的?(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二、学习老师领进门 1.首先我们学习老师领进门。齐读课题。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我为,读完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谁领谁进什么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门?是怎样领进门的?2.教师释疑。 3.作者介绍:刘绍棠(19361997)中国作家。北京通县(今通州区)人。1954年入北京大学学习。1956年在团中央工作。同年回家乡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中国作协理事。中学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写有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瓜棚柳巷蒲柳人家京门脸子等许多小说、散文。作品多以家乡农
3、村生活为题材,格调清新,语言淳朴,乡土气息浓郁。 4.师:田老师水平了得,编故事、讲故事真可以说是“天下一绝”!你能用课文中的三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交流出示句子。(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5.田老师讲故事真是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使幼小的作者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长大后成了作家。“我”深深感谢田老师,赫赫有名的大作家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40年的小学老师,是怎样的? (学生交流,找出相关语句)6.出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理解?(学生交流,教师点拨)7.在刘绍棠眼里,田老师对自己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影响很大,所以他
4、一直在他的作品里赞美老师,让我们来轻轻读一读吧 老师,无论我长成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会用生命的翠绿向您致意,向您祝福! 忘不了您和风细雨般的话语,荡涤了我心灵上的尘泥;忘不了您浩荡东风般的叮咛,鼓起我前进的勇气。老师,我终身感激您! 即使我两鬓斑白,依然会由衷地呼唤您一声老师!在这个神圣而崇高的字眼面前,我永远是一个需要启蒙的学生。 刘绍棠 三、 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1.不同的老师对学生关爱的方式不同,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黄蓓佳的作文上的红双圈,看看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对作者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2.自由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的作
5、文“补考”有着怎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当“我”听说作文被贴在报告栏上时,“我”有什么表现?“红双圈”给“我”这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提示:作文上的红双圈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因为一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自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一事,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3.从本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写作手法? 教师点拨:文章以小见大,从一篇作文上的红双圈,赞颂了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四、探究特点,领悟写法 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都是有关回忆老师的文章,在写作上各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 2.领悟写法。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老师领进门通过具体事例写人;作文
6、上的红双圈以小见大。 3.读了这些材料,你想到了哪些令你难忘的人和事呢?类别具体事例难忘的理由难忘的老师 难忘的一节课 难忘的运动会 难忘的文艺演出难忘的学生根据表格,回忆往事,畅谈交流。教师小结。五、布置作业 1.纪念师恩的作品有很多,老师想推荐几篇给大家,课后你们去找来读读:藤野先生(鲁迅)给老师徐特立的信(毛泽东)。2.准备一张校园生活的照片。第二课时一、学习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自由朗读诗歌。二、走近作者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主要作品:画梦录夜歌星火集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等。 三、理解诗句 1.师: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新课标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课件:1-4-3 九大陷阱辨分析概括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