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第19课阿房宫赋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四 单元 创造 形象 诗文 有别 19 阿房宫 课时 作业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 资源描述:
-
1、第19课 阿房宫赋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六王毕,四海一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C奈何取之尽锱铢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答案】C(A.动词,统一/数词,一把。B.动词,喜欢/动词,吝惜。C.均为动词,拿。D.名词,家族/动词,灭族)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谁得而族灭也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夫大国,难测也D多于九土之城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答案】D(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语气词。B.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C.名词
2、,的人/发语词,不译。D.均为介词,比)3下列对阿房宫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用一个“毕”字,一个“一”字来表现秦统一天下的过程,这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社会历史条件。B一个“兀”字,一个“出”字,表现阿房宫的建造过程,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物质条件,含蓄地说明了阿房宫的出现,取尽了天下的财物。C“覆压三百余里”,言其占地面积之大;“隔离天日”,说明楼阁密度之紧。D“骊山”两句,写其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气势非凡。【答案】C(“隔离天日”写楼阁之高)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为别于杜甫,后人称他为“小杜”,又将他与李商隐并列,称为“
3、小李杜”。B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C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赋”,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是骈赋。D阿房宫赋,骈散结合,借古讽今,具有较强的批判精神。【答案】C(阿房宫赋是文赋)二、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
4、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5对下列两个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A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不同B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5、C句的两个“之”相同,句的两个“而”也相同D句的两个“之”不同,句的两个“而”相同【答案】B(代词,代财物;助词,的。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6下列对词语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锱铢:极其贵重的东西 南亩:泛指农田 九土:九州,代指全国 呕哑:难听的音乐 独夫:孤单的人 戍卒:指陈胜、吴广等 楚人:指刘邦 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AB C D【答案】B(锱铢:古代重量单位。呕哑:声音杂乱。独夫:指秦始皇。楚人:指项羽)7对上述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用比喻句和排比句,极言秦始皇不顾人民死活和民心向背,残民而自肥,很快失去了民心。B第一段写老百姓对于秦的暴政敢怒而不敢言,但最终
6、还是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使秦迅速灭亡。C对于秦的灭亡和阿房宫的被烧毁,作者用“可怜焦土”一语给予了一定的同情。D第二段作者更进一步指出,六国和秦的灭亡,都是由于内部原因造成的,见解极为深刻。【答案】C(理解“可怜”词义,“同情”分析不对)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张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进士第,累官铜山令。明昌元年,以廉擢授监察御史。泰和四年四月,召见于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旧移转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麦,税粟许纳麦以便民。上是其言,令尚书省议行之。崇庆二年,为左谏议大夫。时胡沙虎已除名为民,赂遗权贵,将复进用。举朝无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强梁,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10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