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高中语文人教版课件 必修三 第三单元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高中语文人教版课件 必修三 第三单元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 四川省 宜宾市 南溪 第二 学校 高中语文 人教版 课件 必修 第三 单元 第八 寡人
- 资源描述:
-
1、南溪二中高级语文教师陈刚孟子简介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曾游历各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关于孟子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2)反对不义战争;(3)人性善论;(4)糟粕“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写出本字(1)弃甲曳()兵(2)涂()有饿莩()(3)鸡豚
2、()狗彘()之畜()(4)数()罟()不入洿()池(5)无()失其时(6)谨庠()序之教(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申之以孝悌()之义y t,同“途”tnzh c g w,通“勿”xing bn,同“斑”pioxwt梁惠王于国尽心移民移粟民不加多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疑问:何也?措施结果提出问题:民不加多思考:作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梁惠王见到孟子,不问治国之略而首先问关于“民”的问题?在诸侯争霸的战国时期,谁能问鼎天下?人口问题在权力的天平上是十分重要的砝码。在冷兵器时代,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耕种者,谁就拥有大量的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所以,梁惠王迫不及待地问到了人口
3、问题。背景:战国时代各国诸侯争于“力”,群雄逐鹿,蚕食鲸吞,战事不断,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混乱,礼崩乐坏,用战国策序中的话说,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攻争强,胜者为右”。天下“争地以展,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1.孟子选择了什么样的比喻?为什么用这个比喻?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2.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梁惠王又是怎样的认识?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设喻回答交战时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把梁惠王的措施比作五十步把邻国之政比作百步分析问题得出一个结论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722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