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中华少年 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中华少年 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中华 少年 新课
- 资源描述:
-
1、中华少年教案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本首诗,着力引导学生多层次、入情入境地朗读全诗,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读出中华少年胸中真挚的爱国热情,读出中华少年欲投身祖国建设的坚强之心,还要读出中华少年内心的自豪与坚定。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莽莽、立地顶天、阳关道、艳阳天”等词语,掌握多音字“劲、哈”。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了解祖国的昨天、今天、明天,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3、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独特感受,加深对诗歌的体会。l教学重难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
2、豪感。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前搜集与本首诗相关的景物、人物和事件等资料。2、学生准备:(1)预习、自学课文。(2)搜集相关的景物、人物和事件等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以情激情1、导语: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一代伟人邓小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从古至今,多少中华儿女情系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更何况身为“中华少年”的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以主人的身份走进课文,展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2、导学:通过阅读资料,你们了解到了什么?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她的儿女,你感受到什么?3、板书文题后,读文题。
3、设计意图:以深情的导语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从情感上感染学生,使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走进诗歌。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读略读提示,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1)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2)采用不同方式朗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2、学生自读诗文。3、讨论交流。(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4、再读,归纳内容层次。小组分节研读课文,组内交流:每一节诗写了什么?整首诗可划分为几个层次?是怎样安排材料的?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为借
4、代,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第2、3、4节分别写了祖国锦绣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和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谕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继往开来,建设新中国。第6、7节: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总结全诗。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本环节的设计注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粗读对全诗有个总体印象和初步的感知,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
5、整体发展作铺垫。三、读懂课文,读出感情1、学习第1节诗。(1)这节诗中都写了哪些相关联的事物?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画出来。师生共同交流诗中写了哪些相关联的事物。(“高原和雪莲”“宝岛和乳燕”“草原和雏鹰”“黄土坡和山丹丹”。)(2)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3)抓住这些事物,再次深入地朗读这节诗,一边读一边展开联想,在你的头脑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高原上的雪莲、宝岛飞来的乳燕、草原上翱翔的雏鹰、黄土坡上鲜嫩的山丹丹,这些事物联系起来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师生自由交流。(中华少年英姿勃勃、精神抖擞,正以昂扬之势屹立于神州大地。)(5)导学:让我们以自豪之情、豪迈之情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