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9 千年梦圆在今朝_人教新课标(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9 千年梦圆在今朝_人教新课标无答案 六年级 下册 语文 导学案 19 千年 今朝 新课 答案
- 资源描述:
-
1、19.*千年梦圆在今朝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课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
2、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千年梦圆在今朝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
3、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依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略读课的教学特点以及编者意图,我进行了如下设计:在教学设计中,我以说“梦”导入新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然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处理生词;之后重点探究航天人圆梦的艰辛,通过激情朗读
4、来体会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最后总结写法,便于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整个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愉悦的课堂学习中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师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正确读记“瑰丽、尝试、精细、魄力、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2.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3.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学习重点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新课
5、。(用时:5分钟)1.出示“神舟五号”升空视频。2.板书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3.通过预习,谁来说说“梦”指的是什么?“圆”呢?4.当千年的飞天梦在今天变成现实时,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1.观看“神舟五号”升天视屏。2.说一说课题是什么意思。3.学生自由谈看视频的感受:骄傲、自豪、兴奋。4.让我们带着激动、自豪的心情,齐读课题。1.写出三位你知道的中国宇航员的姓名。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用时:15分钟)1.出示自学提纲。(1)自主朗读课文,自学生词。(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检测学生自学情况。3.指导学生采用默读的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1.采用自由读、指名朗读的形式,熟读课文,
6、圈出生字,进行小组合作学习。2.组内交流理解词语意思,重点理解“嫦娥奔月、鲲鹏展翅、九天揽月”。3.小组内合作探究:课文重点叙述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经过。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着陆(zho zhu)瑰丽(gu gu)苍穹(qing qng)锲而不舍(qi q)3.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夜以( )日 积劳成( )风华正( ) 九天( )月( )黄子孙 ( )然长逝震耳欲( ) 坚持不( )三、再读课文,品味探索精神。(用时:15分钟)1.出示自学提纲。(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航天人为了圆梦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以及艰苦卓绝
7、的研发与实验过程的语句。2.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说说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2)课件出示:“神五飞升”。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7、8自然段,读中悟情,探究航天人的伟大精神。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对航天人的赞美之情。5.教室利用课件出示蔡桂林的炎黄飞天梦,请学生欣赏。1.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中华民族是怎样一步步实现飞天梦的。2.全班交流。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五”巨大的成功载人飞船发射3.学生默读课文第7、8自然段,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读给大家听。在小组内交流:在“神舟五号”的研制过
8、程中航天人表现出了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4.小练笔。航天人的伟大付出终得硕果,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无限敬仰之情。(1)学生构思后动笔习作。(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的作品在全班内展览。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蔡桂林的炎黄飞天梦,再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读后的感受。4.用“”标出括号中合适的词语。(1)尽管如此,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使人们的内心深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震动)和(鼓舞鼓励)。(2)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沉重惨重)代价,(坚定坚强)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5.阅读课文并填空。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华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6《怎么都快乐》2∣北师大版(2018)(共1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