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_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将军 日本 小姑娘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
2、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教学目标: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
3、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3、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学重难
4、点: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难点: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理解聂将军被日本人民称为“中日人民友谊的使者”的原因。学生准备:故事背景 聂荣臻 美穗子的有关资料 课前活动:跟着音乐齐唱抗战歌曲。 听着这些振奋人心的歌曲,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在那血与火的岁月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一、走近人物,质疑激趣。 1、在无数可亲可敬的革命先辈中,有这样一个人(出示图片),他的名字叫聂荣臻,齐读(正音)。他对新中国的贡
5、献可谓是功勋卓著。你能结合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聂荣臻吗?师补充相关资料。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 2、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题目)。 介绍故事背景:1940年8月20日,在八路军总部的统一指挥下,晋察冀军区、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发起了以正太铁路为重点的大规模交通破袭战这就是后来所说的“百团大战”。 当时晋察冀军区的攻击重点是井陉煤矿和娘子关。战斗一打响,战士们势如破竹般扑向井陉煤矿守敌,迅速抢占了东王舍矿区。丧心病狂的日寇为阻击我军前进,不顾自己的侨民尚未撤退,便用迫击炮朝着东王舍村猛轰,矿区顷刻间变成了
6、一片火海。 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中,忽然半倒塌的日式房子里传来凄厉的呼救声和婴儿的哭喊声。三团一营的两名机枪手,毫不犹豫地冲进烈火中,背出了两个小姑娘和她们奄奄一息的父亲她们的母亲已被本国军队的炮弹炸得粉身碎骨! 虽然战士们拿出了当时奇缺的急救包抢救,但两个孩子的父亲东王舍车站日本副站长加藤清利终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八路军前线的包扎所里。两个孩子成了孤女!这就是本课中讲到的两个日本小姑娘。 二、检测交流,巩固基础前置作业。 1大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生字。听写: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
7、送往日军驻地。) 两个日本孤女被送回日本后,由亲友抚养长大。40年后,已经成为三个孩子的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人,专程来到中国看望聂将军,感谢聂将军的救命之恩。40年后这感人的一幕,是缘于40年前那无私、仁厚的付出。今天,让我们回到1940年,去真切感受那感人的一幕幕。 三、合作探究,小组展示 昨天布置了前置作业:你认为聂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请小组交流,时间8分钟。 全班交流: 第二段话:救出 预设:A、“立即”“送”表现了聂对这件事的重视和关心。 B、先理解“杀害” 再理解“残忍” 师:从“残忍地杀害”你想到了什么?(九一八、卢沟桥、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的罪行、电视上看到的画面等。) 师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