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考点:文言句式训练.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中语文 文言文 常见 考点 文言 句式 训练
- 资源描述:
-
1、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考点-文言句式训练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虽董之以严刑A洎牧以谗诛B振之以威怒C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2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董之以严刑西取由余于戎B苟以天下之大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秦人不暇自哀斯用兵之效也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终必不蒙见察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不拘于时,学于余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师不必贤于弟子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客有吹洞箫者渺渺兮予怀崖限当道者
2、徘徊于斗牛之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ABCD5下列句子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若属皆且为所虏C夫晋,何厌之有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是()例:百姓乐用A戍卒叫,函谷举B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C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D虽董之以严刑7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是()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何陋之有C蚓无爪牙之利D青,取之于蓝8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是()例:客有吹洞箫者A青,取之于蓝B凌万顷之茫然C不拘于时D句读之不知9下列句式的
3、结构特点,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D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10下列句子中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固一世之雄也B凌万顷之茫然C而又何羡乎D月出于东山之上11下列句子句式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游于赤壁之下B何为其然也C渔樵于江渚之上D月出于东山之上1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3在下列各项中,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遂见用于小邑B乐夫天命复奚疑C故不我若也D古之人不余欺也14从文言句式
4、角度看,下列各句中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B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C古之人不余欺也D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15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类型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慈父见背A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6下列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不我若也A遂见用于小邑B古之人不余欺也。C仰观宇宙之大D寓形宇内复几时17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卿将何以自处A朔人献燕昭王以大豕B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D国胡以相恤18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与例句句式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仰观宇宙之大A当其欣于
5、所遇石之铿然有声者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C死生亦大矣得双石于潭上D故不我若也古之人不余欺也19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加之以师旅B则何以哉C毋吾以也D是以地无四方20下列各句的句式与“终必不蒙见察”不相同的一项是()A冀君实或见恕也B百姓乐用,诸侯亲服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21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是()例句:戍卒叫,函谷举A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6、)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C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B吾又何能为哉C理,非吾业也D故不我若也2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B技经肯綮之未尝(庖丁解牛)C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D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5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彼且恶乎待哉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不拘于时之二虫又何知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自以比形于天地乐羊以有功而见疑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宁信度,无自信也A/B/C/D/26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陈
7、胜者,阳城人也西取由余于戎民以殷盛并国二十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称心快意,几家能彀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举地千里A/B/C/D/27下列句子句式分类相同的一组是()农人告余以春及长余佩之陆离亦将有感于斯文此世所以不传也 恐年岁之不吾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则告诉不许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引以为流觞曲水乐夫天命复奚疑复驾言兮焉求则山下皆石穴罅渐见愁逼迫A/B/C/D/28与“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此不知人之祸也B皆为陛下所成就C何以复加D大破楚师于丹、淅29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父母者,人之本也秦虎狼之国,不
8、可信B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方正之不容也C(人君)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而自令若是D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30下列各项中的两个句子不属于同一句式类型一项是()A子卿尚复谁为乎举贤以自佐B剖之以为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此三者,吾遗恨也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D为天下笑信而见疑31下列各句中,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为之于未有B羞恶之心,义之端也C不学礼,无以立D仁以为己任32下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则所用之异也B不亦远乎起于累土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仁以为己任D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自知者明33从文言文句式角度看,下列各组句子特点不相同
9、的一项是()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盛以锦囊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铸以为金人十二蚓无爪牙之利34下列课内文言文句字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申之以孝悌之义何厌之有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将军战河北夫子之谓也异乎三子者之撰为击破沛公军甚矣,汝之不惠A/B/C/D/35下列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恐年岁之不吾与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B传其事以为官戒也C乐夫天命复奚疑D将有事于西畴36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不吾知也A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C大王来何操D以其
10、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7下列各句中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大王来何操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敢以烦执事D夫晋,何厌之有38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君乃亡赵走燕果地震陇西B何以复加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见犯乃死,重负国使不辱于诸侯D为降虏于蛮夷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39下列选项中与“客何为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安在(鸿门宴)B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C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40对下列各句文言句式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若属皆且为所虏不然,籍何以至此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戍卒叫,函谷
11、举不吾知也江南金锡不为用A/B/C/D/41下列句子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夫子之谓也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何由知吾可也技经肯綮之未尝吾属今为之虏矣视为止,行为迟以其无礼于晋为击破沛公军A/B/C/D/4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为降虏于蛮夷B方正之不容也C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故内惑于郑袖43下列各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客何为?A以吾一日长乎尔/是以后世无传焉B夫晋,何厌之有/百姓之不见保C牛何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大王来何操/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44对下列句子的句子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12、)B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句)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定语后置句)D醒能述以文者。(宾语前置句)45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戍卒叫,函谷举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洎牧以馋诛终必不见察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击破沛公军申之以孝悌之义民以殷盛,国以富强A/B/C/D/46下列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未之有也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是亦走也D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47下列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若属皆且为所虏48下列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
13、者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高余冠之岌岌兮49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A终必不蒙见察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B得复见将军于此申之以孝悌之义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臣之所好者道也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50下列句式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C移其粟于河内D(李氏子蟠)不拘于时51下列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B信义安所见乎C为降虏于蛮夷D子卿尚复谁为乎52下列文言句式不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A民以殷盛,国以富强(谏逐客书)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B夫晋,何厌之有
14、(烛之武退秦师)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C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谏逐客书)D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六国论)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53下列各组句子句式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苟以天下之大A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楚君之惠,未之敢忘舍其旧而新是谋B喜置榻上,半夜复苏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江南金锡不为用C使之西面事秦钟情如我辈者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D田百顷,楼阁万椽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冠者五六人54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判断正确的一组是()慈父见背 谨拜表以闻 而母立于兹 引以为流觞曲水 当其欣于所遇俯察品类之盛 皆口腹自役 复驾言兮焉求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古
15、之人不余欺也A/B/C/D/55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6下列句子句式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戍卒叫,函谷举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吾属今为之虏矣岁征民间洎牧以谗诛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既得其尸于井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A/B/C/D/57下列特殊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既替余以蕙纕兮謇朝谇而夕替恐年岁之不吾与长余佩之陆离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不吾知其亦已兮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为仲卿母所遣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为降虏于蛮夷A/B/C/D/58与
16、“信而见疑”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此不知人之祸也B而刘夙婴疾病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D大破楚师于丹、淅59下列句子不属于判断句的是()A此亡秦之续耳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C其人居远未来D如今人方为刀俎60下列句子与“吾属今为之虏矣”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B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C百姓之不见保D戍卒叫,函谷举6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A民以殷盛,国以富强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C灭六国者,六国也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62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一项是()例:洎牧以谗诛A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B冀君实或见恕也C苟以天下之大,下
1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百姓不见保63以下存在宾语前置这种特殊语法现象的句子有几个()引以为流觞曲水悟言一室之内复驾言兮焉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故不我若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石之铿然有声者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A3个B4个C5个D6个6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而刘夙婴疾病A则告诉不许B州司临门,急于星火C故不我若也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5对下列句中的特殊句式类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此不知人之祸也 何以复加 乃幽武置大窖中 何以汝为见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 祸患常积于忽微 燕王吾所立 令以责之里正 西取由余于戎A/B/C/D/66下列选项
18、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秦,虎狼之国汉天子我丈人行也B铸以为金人十二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C子卿尚复谁为乎今得杀身自效D为降虏于蛮夷智勇多困于所溺67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B胥怨者民也C斯用兵之效也D谁得而族灭也68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不吾知也A是寡人之过也B沛公安在C得复见将军于此D百姓之不见保69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不吾知也A以吾一日长乎尔B若属皆且为所虏C沛公安在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70下列选项中的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秦人不暇自哀B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C苟以天下之大D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71下
19、列各句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B恐年岁之不吾与C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行年四岁,慈父见背72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石之铿然有声者 故不我若也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仰观宇宙之大 信而见疑 戍卒叫,函谷举A/B/C/D/7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A洎牧以谗诛B苟以天下之大C赵尝五战于秦D戍卒叫,函谷举74下面句子所含特殊句式,归类恰当的一项是()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欲奉诏奔驰,则告诉不许今臣亡国贱俘恐年岁之不吾与室西连于中闺不能喻之于怀引以为流觞曲水为仲卿母所遣复驾言兮焉求故不我若也石
20、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古之人不余欺也A/B/C/D/75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此物故非西产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大王来何操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百姓之不见保戍卒叫,函谷举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竖子不足与谋A/B/C/D/76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震之以威怒A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B虽董之以严刑C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为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以严刑”作“董”的后置状语,正常语序为“以严刑董之”。句意
2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他们。A为被动句,无被动标志词。句意: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B为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以威怒”作“振”的后置状语,正常语序为“以威怒振之”。句意: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C为被动句,无被动标志词。句意:担心(言路)不通被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D为判断句,用“者也”表判断。句意: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故选B。2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严刑董之”。句意: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西于戎取由余”。句意: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
22、余。B.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苟以大天下”。句意: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村中好事少年驯养一虫”。句意: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C.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秦人不暇哀自”。句意: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故选C。3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为定词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的形式,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A.宾语前
23、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句意:不知句读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冰,水为之,而于水寒。句意: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C.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第一“于”表被动,正常语序为:不拘于时,于余学。句意: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D.定语后置句,中心词+之+中心词+者的形式,“千里”为“马”的定语。句意:(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故选D。4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师不必于弟子贤”。句意: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
24、是老师所在的地方。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吹洞箫客”。句意:有会吹洞箫的客人。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是“予怀渺渺兮”。句意: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限当道崖”。句意: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斗牛之间徘徊”。句意: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蜀道之难,于上青天难”。句意:蜀道难以攀越,简直比上青天还难。是状语后置句,是判断句,是定语后置句,是主谓倒装句。故选C。5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未之有也”
25、应为“未有之也”,宾语前置句。句意为:如果做到了这些却不能称王,这种情况是从未出现过的。A.“不负戴于道路”应为“不于道路负戴”,状语后置句。句意为: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重物在路上走了。B.“为所”句式,表示被动。句意为:你们这些人都会被俘虏。C.“何厌之有”应为“有何厌之”,宾语前置句。句意为:有什么满足的呢?D.“者也”表示判断,判断句。句意为: (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故选C。6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百姓乐用”是被动句,“用”带有被动意义。句意:百姓乐于被用。A.被动句,句意:戍边士卒一
26、声叫喊,函谷关就被攻占了。B.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天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之人。句意:天下不该死而死和不愿意分离而(被迫)分离的人。C.判断句,“也”判断句的标志。句意: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D.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虽以严刑董之。句意: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故选A。7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是状语后置句,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A.判断句,“此也”表判断。句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有何陋”。句意:这有什么简陋呢?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利爪牙”。句意:蚯蚓没有锐
27、利的爪子和牙齿。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青,于蓝取之”,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故选D。8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定语后置句,“有吹洞箫”作“客”的定语,后置了。句意:有吹洞箫的客人。A.状语后置句,“于蓝”作“取”的状语,后置了。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B.定语后置句,“茫然”作“万顷”的定语,后置了。句意:飞跃茫茫的江面。C.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不受世俗的限制。D.宾语前置句,“之”是提宾标志,“句读”作“不知”的宾语,前置了。句意:不了解句读。故选B。9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
28、能力。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句意: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他。B.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C.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老百姓之所以没有受到爱护,是因为君主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D.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即使想对您强行罗嗦几句,最终也一定不会被您理解。故选A。10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而今在安哉。句意:而今天又在哪里呢?A.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本来是当世的英雄。B.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凌茫然之万
29、顷。句意: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而又羡何乎!句意: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月于东山之上出。句意:明月从东山后升起。故选C。11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赤壁之下游”。句意:在赤壁的下面游玩。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其为何然也”。句意:(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C.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江渚之上渔樵”。句意: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月于东山之上出”。句意: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故选B。12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30、A状语后置句。“取之于蓝”中“于蓝”做“取”的状语,后置了,正确语序是“于蓝取之”,“青于蓝”中“于蓝”做“青”的状语,后置了,正确语序是“于蓝青”。句意: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B判断句,“非”表示否定判断。句意: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C状语后置句。“寒于水”中“于水”做“寒”的状语,后置了,正确语序是“于水寒”。句意: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D状语后置句。“善假于物”中“于物”做“假”的状语,后置了,正确语序是“善于物假”。句意:(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故选B。13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被动句,“
31、见”表被动。句意: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B.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奚”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乐夫天命复疑奚”。句意:抱定乐天安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C.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我”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故不若我也”。句意:所以他们不如我。D.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余”作宾语,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句意:古人没有欺骗我啊!故选A。14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主谓倒装句,语序应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句意:百姓认为我很吝啬是应该的啊。B.宾语前置句,语序应为“以是后世无传焉,臣未闻之也
32、”。句意: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事。C.宾语前置句,语序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句意:古人没有欺骗我啊!D.宾语前置句,语序应为“保民而王,莫能御之也”。句意:爱护百姓,推行王道,就没有谁能够阻挡。故选A。15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特殊句式的把握能力。例:宾语前置句,宾语“见”放在了动词“背”之前;句意:慈父离开了我。A.判断句,“非”是判断句的标志;句意: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B.介宾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句意:我在庭前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植物。C.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虽无盛之丝竹管弦”;句意:虽然没有
33、管弦齐奏的盛况。D.宾语前置句,宾语“之”放在了动词“之”前面;句意: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故选D。16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故不若我也”。句意:所以比不上我。A.被动句。用“见”表被动。句意:于是被任用到小县城(做官吏)。B.宾语前置句。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译文: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C.定语后置。应为“仰观大的宇宙”“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译文:仰观偌大的宇宙。D.省略句。在“宇内”前省略了“于”。句意: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故选B。17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
34、法的能力。例句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卿将以何自处”,句意:你将用什么(怎么)处罚自己?A.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朔人以大豕献燕昭王”,句意:北方人把一只大野猪贡献给燕昭王。B.判断句,句意: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立起来的。C.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方其以组系燕父子”,句意: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的时候。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国以胡相恤”,句意:国家该用什么来救(百姓)呢?与例句相同。故选D。18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仰观大宇宙”。句意:仰首观览到浩大的宇宙。A.前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当其于所遇欣
35、”。句意: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后句,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铿然有声(之)石”。句意: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B.都是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虽无盛(之)丝竹管弦”“凡长安为观游(之)豪富人及卖果者”。前句句意:即使没有各种悦耳的盛大的音乐。后句句意:凡是长安(种树)作为观赏游玩的有钱有势的人家以及(种树)卖果的人。C.前句,判断句。句意: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后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潭上得双石”。句意: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D.都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分别为“故不若我也”“古之人不欺余也”。前句句意:所以他们都不如我。后句句意:古人没有欺骗我啊!故选B。19A【解析】
36、【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师旅加之”。句意:(大国)使用或倚仗(强大的)军队来施加侵犯。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则以何哉”。句意: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毋以吾也”。句意:(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D.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是地无四方”。句意: 因此地方不分东南西北。故选A。20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是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冀君实或恕见也”。句意:希望你或许能够原谅我。B.被动
37、句,意思上的被动。句意:百姓乐意被任用,诸侯亲附归服。C.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D.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就被刁诈的小吏报到县里,叫他担任里正的差事。A项与例句句式不同。故选A。21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为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列坐(于)其次”,正常语序是“(于)其次列坐”。句意: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句意: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会集。B.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一室之内悟言”。句意: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
38、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C.没有特殊句式。句意: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D.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形骸之外放浪”。句意: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故选C。22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例句:被动句,“举”,被攻占。句意:戍边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A.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治理国家的一国之君不要使自己被积威所胁迫啊。B.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吗?C.判断句,“为”表判断。句意: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
39、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你们都将被他俘虏。故选C。23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宾语前置句,“何以”是“以何”。句意:又怎么能使我们繁衍生息而安顿我们的身家性命呢?B.宾语前置句,“何能为”是“能为何”。句意:我又能做什么呢?C.判断句,“也”表判断。句意: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D.宾语前置句,“不我若”是“不若我”。句意: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故选C。24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能力。A.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臣未闻之也”;句意:我没有听说过这事。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未尝技经肯綮”;句
40、意:脉络相连、筋骨聚结的地方,都不曾用刀去碰过。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夫晋,有何厌”;句意: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你们都将被他俘虏!故选D。25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宾语前置句,“恶”是前置宾语。句意:他还要凭借什么呢?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莫若己”。句意:自以为知道很多道理,没人能赶上自己了。被动句,“见于”表被动。句意:我总是被有见识的人耻笑。被动句,“于”表被动。句意:不受时俗的拘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之二虫又知何”。句意: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五谷是庄稼中
41、最好的品种。状语后置句,句意:我自认为自己在天地之间列身。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乐羊因为有功而被怀疑。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遗燕相国书郢人”。句意:有一个要写信给燕国宰相的楚国郢都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无信自也”。句意:宁可相信(事先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故选D。26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判断句,“者也”表判断,句意:陈胜是,阳城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西于戎取由余”,句意: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省略句,应为“民以(之)殷盛”,句意:百姓因此而多且富裕。定语后置
42、句,正常语序为“并二十国”,句意:吞并了二十个小国。省略句,应为“所以(吾)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句意:所以我才敢在你之前死,不能照顾你了。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几家能彀称心快意”,句意: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判断句,“非也”表判断,句意: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内自虚而外于诸侯树怨”,句意:国内虚弱对外与各国诸侯结仇。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举千里地”,句意:占领了千里的土地。都是判断句;都是状语后置句;都是省略句;都是定语后置句;是被动句;是主谓倒装句。所以分类为:/故选C。27A【解析】【详解】
4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农人以春及告余”。句意:农夫把春天到了的消息告诉了我。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长余陆离佩”。句意: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亦将于斯文有感”。句意: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判断句,用“也”表判断。句意: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恐年岁之不与吾”。句意:光阴似箭好像跟不上,岁月不等待人令人心慌。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余自束发(于)轩中读书”。句意:我自从成年起就在项脊轩中读书。被动句,无标志词的被动句。句意:但报告申诉不被准许。定语后置
44、句,正常语序为“凡长安为观游及卖果豪富人者”。句意:凡是长安城里作为观赏树木以及买卖果树的富豪人家。省略句,正常语序为“引以(之)为流觞曲水”。句意: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乐夫天命复疑奚”。句意:抱定乐安天命的主意,还有什么可犹疑的呢!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复驾言兮求焉”。句意:还要驾车出去追求什么? 判断句,用副词“皆”表示肯定判断。句意: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心中忧愁煎迫一阵更比一阵紧。均为状语后置句,均为定语后置句,均为判断句,均为宾语前置句,均为省略句,均为被动句。故选A。28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
45、式和用法的能力。“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句意:诚信却被怀疑,尽忠却被诽谤。“见”“被”,表被动,被动句。A.句意:这就是怀王不了解人所招来的祸患啊。为判断句,标志是“此也”。B.句意: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为所”表被动,被动句。C.句意: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为宾语前置句,“何以”应为“以何”。D.句意: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为状语后置,标志是“于”,应为“于丹、淅大破楚师”。故选B。29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A.均为判断句。第一句“者也”表判断,句意: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人的根本。第二句“秦虎狼之国”为主语谓语的形式,没有标志词。句意:秦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