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古诗二首_北师大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导学案 古诗 北师大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 三 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吕东艳 审核人:刘新风( )班小组:姓名:编号:课题:古诗二首总课时:1分课时: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提升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曛,知己,君。使,浥,故人”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2我能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重 点:目标1、2、3. 难 点:目标2【知识链接】1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著名诗人。2同学们, 我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我能来背一背。我来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从古
2、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别的难过。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谊吧。3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 1解诗题,知作者。 2抓字眼,明诗意。 3多诵读,悟诗情。 【自主学习】1、我通过查工具书,明白这些词的意思曛 知己 君 使 浥 故人2、两首古诗一首有( )字,另一首有( )字,可知两首古诗都是写( )的诗,表达的都是对朋友的()。3、我能读两首古诗,并能注意节奏停顿。4、自由朗读古诗,理解两首诗描写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5、我能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合作交流】 、组内交流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板书黑板、交流讨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以组为单位分句展示
3、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交流讨论自己对作者感情的体会理解,看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小组内内自由朗读,背诵古诗。【展示激励】1 小组分工展示。1)重点字词的意思2)对各句的理解3)对情感的体会理解4)展示背诵的结果。2、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质疑问难】(【达标检测】1、根据要求写字或注音xn白日莫(m)愁朝雨知己浥轻尘2、别董大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他被称为(),诵读“千里黄云白日
4、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我仿佛看到这样的画面( )。送元二使安西是()代著名诗人(),他被称为(),在这首诗里,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3、解释下面的词语朝雨客舍4、 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后两句描写了(),兼有()。5、选字组词纷份氛吩气(),()咐,身(),()()扬扬胃谓渭,猥肠(),刺( ),( )城,所( )6、比比谁的反应快1_, 客舍青青柳色新。2使:_。3浥这个字读_。4柳树的颜色是_。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个案补充/反思纠错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 七 单元导学案主备人:吕东艳 审核人:刘新风 ( )班小组:姓名:编号:课题:城市的标识总课时:2分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春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语文课件:第3单元-14 苏轼词二首(共64张PPT)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