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_新苏教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12836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2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六年级 语文教案 金华 双龙洞 新苏教版
    资源描述:

    1、4.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计划授课: 月 日)教学内容:P14-17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文章脉络。3.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了解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的景色特点。4.重点品读理解第4小节外洞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理清文章脉络。2.重点品读理解第4小节外洞的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预习导学1自学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选择正确的读音系(j x)绳子 稍(sho so)微 蜿(wn wn)蜒漆(q x)黑上源(yun yn) 盘曲(q q)而上浙(zh z )江仿佛(f f ) 呈

    2、(chng cng)粉红色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温馨提示:理解词语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查词典:2联系上下文;3找近义词和反义词;4结合生活实际;5图文结合等。)明艳: 突兀: 森郁: 蜿蜒: 4.默读课文填空从题目上来看,这是一篇_,本文的作者是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时间是_。本文是按_顺序写的,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最后_。 二、展示预习成果1.请同学展示自己读的比较好的课文段落。2. 交流预习中的第四题从题目上来看,这是一篇_,本文的作者是_,作者游览的地点是_,时间是_。本文是按_顺序写的,游览的顺序依次是_、_、_,_,最后_。3.小结:同学们,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明

    3、明白白,作者就是这样且走且看,每走到一处景物,就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一边游览,一边描述,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移步换景。 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写出来的文章,条理非常清楚,咱们读起来,也好像跟随着作者进行了一番游历,所以我们在写游记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写作方法。三、课堂研讨1阅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上面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和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层,那儿一层,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1)在文中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

    4、词语。(2)文中“精神”一词的意思是( )A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B活跃、有生气。(3)本文主要写了沿途所见的景物有_、_、_。(4)短文中“_”一句间接写出了双龙洞在地势很高的地方,“_”一词说明映山红很多,到处都是。2.小组交流学习成果。3.全班反馈。 4.沿途不仅有有特色的山、花、树,还有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指名读第三自然段。5.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溪流的样子和声音时时在变化,都是“随着山势”的变化而产生的。听,溪流的声音多好听,有时发出哗哗的声音,有时发出淙淙的声音,有时发出潺潺的声音,多像

    5、一首动听的歌啊。) 6.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7.自读第4小节,说说外洞的特点。(高、大、宽)小结:第2、3、4自然段写了路上的见闻和外洞的特点,写得有声有色,使我们也仿佛亲眼目睹了沿途那迷人的景色。作业设计:1. 完成补充习题第1、2、3(1)题;2. 完成练习册第3(2)题。板书设计 3.记金华的双龙洞景象奇异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4.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计划授课: 月 日)教学内容:P14-17教学目标:1.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孔隙的特点,学习衬托的写作方法。 2.阅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

    6、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孔隙的特点,学习衬托的写作方法。 2.阅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具准备:课件,金华双龙洞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作者的游览顺序是什么?2.外洞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来表现这些特点的?2.游记中多次写到泉水,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二、课堂研讨(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游览金华的双龙洞,还记得游览的顺序吗?(指名说: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我们按照这样的顺序,首先领略了山上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及外洞,还记得外洞的特点吗?(指名说:高、大、宽)作者是怎样把外洞的特点写清楚的?(

    7、列数据、打比方)今天让我们继续追随叶圣陶爷爷的足迹,去游览孔隙和内洞,看看空隙和内洞又分别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又是如何把他们的特点写清楚的。(二)学习“空隙”1.自由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说说作者围绕空隙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书上用“|”隔开,并说说每一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2.学生自主学习。3.指名交流(一共有四个部分,船小、行船的方式、乘船的动作、乘船感受)船小出示第一部分句子,指名读“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比较: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

    8、是这样小的小船。这句话是什么句式?(设问句)拓展句式训练:怎样大的礼堂呢? 你从中感觉到空隙的什么特点?为什么?小结:虽然这段话中没有直接描写空隙,但是我们通过船小就能感受到空隙的窄小,这种方法叫“衬托”。像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描写衬托空隙窄小特点的?4.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预设:行船的方式 (1)出示句子: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2)我们过孔隙的方法是工人拉,为何不能“划”呢?(生自由说)(3)正是因为孔隙很窄,人不能站着划或坐着划,只能靠工人来拉。(4

    9、)你看作者通过介绍行船的方式表现孔隙的窄小。乘船的动作(1)出示句子: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2)这段话中哪个词给你感触最深?(“贴”)“贴”就是“紧紧地靠着”,因此能不能换成“靠”。都有哪些地方贴着船底?从到到到,总而言之,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的,凡是和船底有接触的都写到了。感觉(1)点击出示句子(2)他有什么感觉?你找出哪些重点字词。挤压稍微,准会 (3)这两句话写的都是作者的感觉。作者正是用过孔隙的感觉写出了孔隙的窄小。5.总结:同学们,你们看,作者就是通过写见到的小船的小,以及坐船的真

    10、实感受,写出了孔隙的窄小,让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学们在今后的作文中也可以用这种衬托的写作方法。6.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穿过了孔隙,我想这种经历一定已经深深地留在大家心中了,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吧?出示:怎样小的小船呢? (三)过渡:我们坐船穿过空隙就来到了内洞,内洞又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内洞的特点。A学生自学B交流收获1、奇双龙石钟乳和石笋出示图片欣赏出示句式:双龙洞内的石钟乳和石笋形态变化多端,颜色各异,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奇特呀!(2)是呀!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名目繁多,布局巧妙、颜色各异,使人目不暇接,即使不把他们比做什么,也是值得欣赏

    11、的,真是太吸引人,太奇特了。相机板书:奇(3)齐读第6自然段。2、黑 (相机板书)“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3、大(相机板书)“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这里作者把内洞和外洞进行比较,据资料显示,外洞面积有1200平方米左右,内洞的面积约3500平方米,接近于内洞的三倍,可见内洞很大。(五)、总结全文1、同学们,这么神奇、富有特色的内洞游览结束了,我们又仰卧在小船里,按原路返回出洞。我想此时双龙洞已经深深地留在大家心中。2、这是一篇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抓住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运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衬托等方法写出了每一处景点的特点。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文中还有一个写作顺序,那就是(溪流)作者是迎着溪流上山的,顺序是:那么顺着溪流下山呢作业设计1、读一读叶圣陶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2、为金华双龙洞写一写广告词或导游词。3、用游记的写作方法,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点。板书设计 3.记金华的双龙洞外洞 宽、大、高空隙 窄小内洞 奇、黑、大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语文教案记金华的双龙洞_新苏教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283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阶段强化专训(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阶段强化专训(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题】.docx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综合卷】.docx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精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精练】.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综合测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综合测试题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5课时 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实际问题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满分必刷】.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复习(1)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复习(1)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4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 (2).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4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教学设计(新版)华东师大版 (2).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模拟题】.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自我检测题(B卷)(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期末自我检测题(B卷)(无答案)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最新】.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二)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二)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新】.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一)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小结与复习(一) 华东师大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4 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 认识反比例函数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巩固】.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综合检测题(一)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综合检测题(一) 华东师大版.doc
  •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3 一次函数第4课时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doc2022春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17.3 一次函数第4课时 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说课稿(新版)华东师大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docx
  • 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7.3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河南省偃师市府店镇第三初级中学七年级数学下册 7.3实践与探索(第1课时)教案 华东师大版.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