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0课 古诗两首课后作业(b组)∣苏教版 (共9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20课 古诗两首课后作业b组苏教版 共9张PPT 四年级 下册 语文课件 20 古诗 课后 作业 苏教版 PPT
- 资源描述:
-
1、1.看拼音,写汉字。撑艇萍侧稚苔chntnpnczhti2在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垂纶(lnln)莓(mimi)苔蓬头(pnpn)3辨字组词。掌()纶()撑()轮()钓()映()钩()应()掌握撑船垂纶车轮钓鱼钩子掩映答应4读下面的诗句,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1)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_(2)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_遥:远远地。应:回答。译文:过路的行人向他打听道路,小孩远远地招手,并不应答,因为他怕惊跑鱼儿。解:知道,懂得。一道: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一条痕迹。译文:他不懂得隐藏行踪,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出现了一条清晰的水路。5填空。
2、(1)池上是_代诗人_的作品,作者用_的手法将_的小童的憨态描绘得惟妙惟肖,诗中最传神的 两 句 是“_”“_”,写 尽 小 童_的情态。(2)小儿垂钓是_代诗人_的作品,诗中描写的是_的情景,其中最能表现孩子 的 天 真 活 泼、聪 明 伶 俐 的 诗 句 是:_唐白居易白描偷采白莲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顽皮、纯真唐胡令能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6语言运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路人有礼貌地询问,而小孩却不予回应。请你展开想象,写一下路人和小孩心里分别会想些什么。_示例:路人心里会想:这个小孩子怎么不理睬我呢?小孩子心里会想:我正在钓鱼,一说话不就会吓跑鱼吗?千万不能说话。7课外阅读。村 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村居:住在农村。纸鸢:风筝。(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儿童散学归来早()A放学B解散学生忙趁东风放纸鸢()A寒冷的风B春风AB(2)诗的前两句是_描写,后两句是_描写。(3)诗中的“拂”和“醉”写的是_,采用的是_的修辞手法。(4)最能表现孩子们天真烂漫的诗句是_,_。(5)请再写几句课外的描写儿童的诗。_景色人物活动杨柳拟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示例: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302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第八单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上册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认准唯一PDD店铺:学优网:免费代下5份】.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