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赏析墨梅_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语文 赏析 苏教版
- 资源描述:
-
1、墨梅赏析王冕的墨梅是一篇老课文了,与石灰吟一起,作为古诗两首以前就在苏教版第十册教材中出现。“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可这学期我拿到国标本教材一看,怎么变了呢?“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印刷错误,还是版本不同,我疑惑了。学生们也发现了,纷纷说书本上的是错了,还拿出了证据,因为他们手头的古诗文读本上就是“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比较一下,的确旧的版本似乎更符合我们的语言习惯,花当然是用“朵朵”形容;“颜色好”符合诗意,读着也更顺口;“只留”既符合诗意
2、,也与石灰吟中的“要留”相仿,都是赞颂的高尚的品格。可是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编者是不会轻易地作出改动的啊?算了吧,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 到底谁是谁非,回到家,我赶紧上网,想查个究竟。可是各种说法很多,并没有统一的意见。突然想到王冕是一位画家,这是一首题画诗,只要找到那幅墨梅图也就真相大白了。于是输入“王冕墨梅”一敲回车,出来十几张墨梅图,终于找到了那张王冕题诗的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原来书上真的是改对了。 可是为什么用“个个花开”而不用“朵朵花开”,这还要求助于网络。还别说,真的就找到了答案。“个个花开”,图上是繁体,写作“箇箇”,应该与竹子有关的。说文:“箇,竹枚也,从竹,固声。”竹枚是古人用于计算的工具,是许多长条形的竹片儿,最初只是用于计算竹子的单位,史记货殖列传说“竹竿万个” 后引申为物量词。(现今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用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唐代以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杜甫的“两箇黄鹂鸣翠柳”,是用于计算鸟类。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用于计算星星,那么,在这首诗中,用于计算花朵也就不足为奇了。那时的语言习惯就是如此,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 而“留”改成“流”,则是表现出清香之气弥漫在空中的感觉。也算是着一“流”字而境界全出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9剃头大师预习课件新人教版20200221263.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