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宜宾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四川 宜宾市 2017 2018 学年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17 秋期高一上期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完整人格是对教育目标或理想人格的追求,为历代教育家所津津乐道。完整人格的教育在古代教育家那里有着不同的表述,如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从内涵来看,古代教育家论述的君子、大丈夫、鸿儒、圣贤等人格理想,也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孔子最早阐述了完整人格。
2、论语宪问记述:“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其中提到的臧武仲为人多智,公绰为人廉静寡欲,卞庄子有勇力,冉求多才多艺。此处所谓“成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孔子认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将诸多人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的人,这些品质包括了智慧、廉静、勇敢、才艺以及礼乐文采等。孔子所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对孔子所说的“成人”,朱熹的理解是:“成人,犹言全人。”他认为,人们都应当努力兼有智、廉、勇、艺等“材全德备”品质。在孔子眼里的完整人格还包含着一个重要要求。他在论语为政中说道:“君子不器。”他表达了一个重要
3、思想:君子不能成为只是具备某一方面本领的人。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不只是儒家学者如此,其他学派的学者也有类似思想,只是对什么是完整人格的理解有所不同。像墨家对“兼士”人格的设想:“博乎道术”“辩乎言谈”“厚乎德行”,不仅十分强调掌握众技之长,却又不以此为满足,同时还十分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有关的素养,如擅长思维与论辩、具备优厚的德行等。再如道家,老子的理想人格是人如同婴儿般无知无欲的状态,他把每一点社会对人的影响都视为对人性的毁坏,希望回归浑然无邪的自然状态。虽然道家崇尚个人主义,推托社会责任,但其理想人格显然不是某种功用型的“器”,而是得“道”者,也是一种完整的人格。20 世纪40 年代,史学家
4、钱穆在理想的大学一文中批评当时中国的大学只以“智识之传授”为重,这种教育只是希望人成为专家,而不是希望人成为“通人”,不仅有害于当时之国家社会,更会遗祸于国家社会之将来。他认为:“今日国家社会所需者,通人尤重于专家。”他说,“专家”产生于互相隔离不能打通的“专业”,而“通人”产生于“通学”,产生于整体的文化和全面的教育。其所谓“通人”显然是一种完整的人格。钱穆十分有见地地指出了了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现代教育的重要缺失,即忽视“成人”的教育,忽视完整人格的养成。(摘编自杜成宪中华民族有哪些教育传统可以传承?)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子、大丈夫、鸿儒、圣贤等人格理想
5、,都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完整人格的教育追求。B孔子和朱熹都强调一个完整的人应当努力兼有智慧、廉静、勇敢、才艺等全面综合的人格素养。C“君子不器”指君子不能像某件器物一样只有某一用途,这是孔子“成人”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D虽然道家、墨家与儒家对完整人格的理解有差异,但道墨两家学者也有追求完整人格的类似思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论述了我国在教育目标或理想人格上追求完整人格的教育传统。B第段中,作者通过阐述“君子不器”,使文章对孔子“成人”观的论证更加完整、严密。C第段运用比喻、引用等论证方法,阐述了墨家道家等先秦学派关于完整人格教育的思
6、想。D文章语言准确,逻辑性强,注重考证。例证古今结合,旁征博引而又丰富典型,有说服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墨家不仅强调掌握众技之长,还强调与社会人伦实践有关的素养,如思维论辩和德行。B因崇尚个人主义和社会责任,道家的理想人格不是功用型的“器”而是得“道”者。C钱穆的“通人”思想和孔子的“成人”、朱熹的“全人”等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D古今教育家关于完整人格的教育思想对以专业教育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有借鉴意义。(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个3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梧桐月光刘艳疏桐映凉阶,思汝月未眠。信步亭前望,月色正中天。题记回忆如潮,相思如水。
7、那时,错过的梧桐月光。独坐在门庭阶前,聆听虫声凄凄,几缕月光调皮地穿过叶隙,落入那铺满梧桐叶的林荫。我不禁举头遥望天幕上那轮皎洁的圆月,蓦然想起那时的你。恳请清风捎去一声问候:“你在他乡还好吗?”我与你:相识,相知,相惜,相离,最终依旧错过。梧桐月光依旧,物是人非,远在他乡的你是否记得那时的梧桐月光。相逢何必曾相识?与你相识,依旧是这片梧桐最美之时;与你相遇,仍是月光最盛之际。在那个夜晚,桐叶凋落,月色朦胧下的你,缓缓向我走来,伸出纤细的手,指向飘落的桐叶,安静的说:“你也爱梧桐月光吗?”“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月明。”朱淑真的秋夜让两颗心产生了共鸣。那满床的月影,那梧桐支起了明月,架起了
8、我们心中那座相知的桥梁。我们没有高山流水,也不是伯牙子期,我们有的,只是那满床的梧桐月影。那梧桐缺出的月光记录着我们的相知。那晚的月光洒在林荫,风吹过,像深空的倒影。与你的相知,也许是冥冥中早有定数,让我只喜欢梧桐,只喜欢月光下两个人的相知相遇。天下无不散的筵席,相离在即,我们却默然无语,顺着小径漫步到梧桐的尽头。我没有柳耆卿的晓风杨柳,也没有那千尺的桃花潭水,更没有夕阳落日。只是平淡的转身无息地离去。残枝上的桐叶迎着风想抓住你留下的衣角,那一刻,梧桐遮住了月光,只剩下无尽的黑暗,我泪流满面。一样的梧桐,一样的月光,一样的小径,一样的秋风,我的心正向月光寄上相思。远在他乡的你一定站在梧桐树下,
9、聆听风的细语,让清风捎回一句:“安好,勿念。”梧桐树下有我们美好的私语,月光影中有我们共同的留恋。因为错过,我们学会了珍惜,即使天各一方,也阻断不了心的交融,即使一别经年,依旧是对方心中美好的梧桐月光,即使相对无语,我们也能读懂心中的深情。我愿借桐叶清风寄去对你的问候,借月光盛满对你的思念。如果记忆回潮,记忆似水,我愿是天上的银河,永远守护那片梧桐月光。远方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样? (选自文学与人生,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几缕月光调皮地穿过叶隙,落入那铺满梧桐叶的林荫”中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美好和作者的美好心境。B文中对朱淑真的秋夜相关诗句的引
10、用,借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和“你”相识、相知时的共鸣与快乐。C在回忆离别时,作者化用了一些诗句,如通过“梧桐遮住了月光,只剩下无尽的黑暗,我泪流满面”抒发了思念与忧伤。D“我们没有柳耆卿的晓风杨柳,也没有那千尺的桃花潭水,更没有夕阳落日”抒发了别离时的无尽遗憾。5文章为何以“梧桐月光”为题?请简要分析。(5 分)6文章自有韵味,请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简要赏析。(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材料一:2017 年11月22日晚开始,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的
11、情况,并提供了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事发后,警方介入调查,提取了园区大量监控视频和家长提供的孩子针眼等证据,涉事老师和保育员已暂时停职,配合警方调查。朝阳区政府也立即成立工作组进驻幼儿园,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并责成该幼儿园迅速做好自查和对家长、幼儿的安抚工作。11月28 日晚,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官方微博平安朝阳通报该事件调查结果:教师刘某某因涉嫌虐待被看护人,已被刑事拘留。经专家会诊、第三方司法鉴定中心对家长提出申请的相关涉事女童人身检查,女童身体均未见异常。受本次事件影响,赴美上市不足2月的红黄蓝股价大跌。当地时间25 日收盘,红黄蓝(NYSE:RYB)暴跌3841%,市值缩水
12、约29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194 亿元。摘编自百度百科: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材料二: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多家幼儿园虐童事件被曝光,幼师行业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事实上,虽然中国幼师数量在近年不断增长,但幼师整体学历并不高。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 年,在全国2232万名幼师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约20%,大多数幼师都是专科毕业。并且,约四成乡村地区幼师仅有高中及以下学历,幼师的综合素质显著低于城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幼师大多都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2016 年中国幼儿园师生比为1:176即1名幼师需要照看至少17 名幼儿。这一比例虽然较前几年有所降低,但仍远高于教育部在201
13、3年规定的1:5 至1:7 的比例。虽然工作强度较大,但幼师的月收入并不高,多数都在2000-3000 元。据多家媒体报道,薪资水平和工作强度不匹配或是幼师行业无法留住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原因。摘编自中商情报网幼儿园虐童事件为何频发?材料三:发生虐童事件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国家和社会如何合力避免虐童事件的发生,为儿童筑起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就此,人民网强国论坛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熊丙奇认为:第一,政府投入偏少,普惠园比例低。幼儿园的建设不足、优质幼儿园资源紧缺,导致家长在与幼儿园的博弈中没有太大优势,市场没有办法对不合格幼儿园进行淘汰,不合格园的长期存在,很难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
14、第二,我国学前教育的师资严重匮乏。据统计,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在园人数4400 万,如果按照1:7 算,我国需要630 万幼师,而目前缺口近400 万。幼师数量的偏低,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做到精细化照料孩子,随着工作量的增加而疲惫不堪,继而对待孩子的烦燥、暴躁等不良情绪也逐渐多起来。同时,由于幼儿师资待遇低,进入学前教育领域的工作人员都是相对素质比较低的群体,这也是导致虐童事件屡次发生的一个原因。第三,我国托幼、学前教育无论办学还是监管都有不少“短板”。因为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培训机构的数量迅猛增长,这些机构算商业机构还是教育机构,定位并不清晰。相对民办中小学来讲,“非法”开
15、办幼儿园的门槛并不高,既可在教委注册,也可在工商局注册,不仅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而且存在几个公务员要管几百所公办幼儿园和几百个幼托机构的现实。7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幼师行业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导致了多家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曝光。B近年来中国幼师数量不断增长,但整体学历不高,幼师的综合素养仍有待提高。C2013-2016 年,我国幼儿园师生比逐年下降,有利于缓解幼儿教师的超负荷工作状态。D幼师行业无法留住高素质人才与薪资水平和工作强度不匹配密切相关。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A红黄蓝事件发生后,警方反应迅速,成立工作组进驻幼儿园
16、,提取了大量证据。B红黄蓝这次虐童事件是红黄蓝(NYSE:RYB)股价暴跌的直接导火索。C中国幼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做到精细化照料孩子。D中国幼儿园师生比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1:5 至1:7就能避免类似虐童事件的发生。E加强监管是杜绝虐童事件的关键,专家呼吁政府应该加大学前教育投入。9根据上述材料,请你简要概括如何从源头防范与制止频发虐童事件。(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个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