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教案:《一剪梅》 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剪梅 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教案:一剪梅 人教版 内蒙古 伊图里河 高级中学 语文教案
- 资源描述:
-
1、内蒙古伊图里河高级中学高一语文一剪梅教案 人教版教学目标:1. 把握李清照词深婉细腻的艺术风格 2. 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读文句品味音韵美、赏析意境美2.把握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词中意境的把握品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展示CAI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张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哪首词? 生: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师生齐背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启发)词中写的是
2、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屏幕显示课题) 二、知人论世 通过提问,让学生自己述说他们所熟悉的李清照,包括生平及有关她的故事,然后教师小结 明确: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后,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李词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
3、用白描,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后人对她的评价:“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李清照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白雨斋词话)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白雨斋词话)2.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寰记说;“易安结缡末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三、品味音韵美 1听朗读带2请一学生朗读,教师进行诵读指导 明确:
4、把握节奏。一剪梅是双调,每段有四个乐句,每句四拍,形式上与七律相近,节奏整齐。所不同的是,它的双数句被分解成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这两小句有时意思直贯而下,如“轻解罗裳,独上兰舟”、“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有时意思或相仿或并列,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甚至可用叠韵,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前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要短一些;读后一种四字句,两句间停顿稍长,以造成悬念,突出下句内容的重要性。从整首词来看,单数句应读得缓慢、悠长,双数句可以读得轻快短促,这就有了对比。3全班齐读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词的思想内涵,品味词的音韵美。问题设计: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老师体味到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