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语文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乐山 一中 2011 2012 学年 一下 学期 第一阶段 考试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高一语文试题命题人:第卷 选择题(30分)一语基落实(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窈窕(yo) 万顷 (qng) 会稽(kui) 酾酒临江(sh)B. 潜蛟(qin) 癸丑(gu) 匏樽 (po) 横槊赋诗(shu)C. 修禊(q) 管弦(xin) 徜徉(chng) 游目骋怀(chng)D. 栖鹘(h) 巉岩(chn) 翩跹 (xin) 冯虚御风(p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流觞 舳舻 渔樵 感慨系之 静噪不同B. 蜉蝣 桂棹 麋鹿 壬戊之秋 举酒属客C. 形骸 江渚 肴核 戛然长鸣 清流激湍D. 昏惑 畴昔 修禊 旌旗敝空 临文嗟悼3下列各
2、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偷虽然可恨,但按法理罪不容诛,如果在抓捕过程中将小偷打死,也有可能要负刑事责任。B从一个乏善可陈的新秀,到让全纽约甚至整个美国亚裔都为之疯狂的NBA明星控卫,林书豪只用了一个星期。C电视剧命运,以恢弘的气势、感人的细节,浓墨重彩地再现了深圳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风雨历程。D张悟本亦或“刘悟本”的骗术并不高明,一眼就能看穿,可偏偏就有人趋之若鹜,前赴后继。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下一年度的工作重点。B受地震的影响,日本宫城县境内出现了宽约4米的断裂带,这是日
3、本有地震观测史以来最大的地壳变动纪录。C目前血供应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不缺血源,能否真正建立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是解决“血荒”问题的根本办法。D市博物馆专家文物普查队经鉴别确认,古香海防体系中的烽火台形成时间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二文言文阅读六国论 苏 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
4、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
5、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弥:愈,更加B.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C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殆:几乎D此言得之 得:心得6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址B向使三
6、国各爱其地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C斯用兵之效也 亦将有感于斯文D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8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而因以及乎其迹邪?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D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一样的句子是例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故今道所以,冀君实或
7、见恕也。 B.凌万顷之茫然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10下列说法,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赞扬“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批评燕用刺客计,赵错杀良将。B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两国破亡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C“呜呼”和“悲夫”两语在文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D文末的“天下之大”是指六国诸侯的联合力量,如果他们不赂秦,就可以战而胜之,避免相继灭亡的命运。第卷 主观题(120分)三翻译(12分)1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六国破灭
8、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4分)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4分)13默写(10分)(1)兰亭集序里作者讲到当时多数文人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句子是: , ; , 。(2)苏轼在赤壁赋里用夸张的手法 , 写出了箫声幽怨的特点;他面对“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长江,想起三国时的英雄曹操周郎,发出了 , 的天地长久,人生短暂的感叹。(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表现尽志无悔的句子是: ,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