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项对点练(1)10大命题陷阱专练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项对点练110大命题陷阱专练 WORD版含解析 2019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通用版 专项 10 命题 陷阱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专项对点练(一)10大命题陷阱专练(对应学生用书第233页)请把下面的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指出其命题陷阱并陈述理由。1选项:(2017天津卷T5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原文信息: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
2、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命题陷阱:_判断理由:_【答案】(命题陷阱)以偏概全。(判断理由)由原文可知,“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是“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选项曲解了文意,以偏概全。2选项: (2013大纲全国卷T5B)温室气体使全球变暖,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从地球的立场出发,这实际上属于大自然的“正常运作”。原文信息: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
3、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给人类的生存造成威胁。但是,荷兰学者克罗宁博格所著的人类尺度:一万年后的地球一书中的观点,似乎可以让人稍稍缓解一下在气候变暖问题上的紧张感。作者的基本观点是:当下发生的所有气候变化,从地球的立场出发,都是“正常运作”。命题陷阱:_判断理由:_【答案】(命题陷阱)混淆时态。(判断理由)通过比对,选项中的“并由此造成地球两极冰川融化的现象”属于已然的事实,而原文是“全球变暖将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融化”属于未然现象,这里混淆了时态。3. 选项:(2014天津卷T7B)隐性知识的内容具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在极
4、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原文信息:隐性知识是一种主观的、基于长期经验积累的知识,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内容有十分特殊的含义。命题陷阱:_判断理由:_【答案】(命题陷阱)混淆是非。(判断理由)原文是“不能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而选项是“在极少数情况下可以用几个词、几句话、几组数据或公式来表达”。4选项:(2017山东卷T6C)在审美移情说看来,人的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欣赏中,触生出千种情绪、万般感受,从而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原文信息: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
5、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命题陷阱:_判断理由:_【答案】(命题陷阱)偷换概念。(判断理由)由原文可知“审美主体体验的是自我的情感和自我本身”,选项所说“审美体验是主体”“体验到审美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价值”错误。5选项:(2015湖北卷T8A)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原文信息:“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
6、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首先是“一”。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命题陷阱:_判断理由:_【答案】(命题陷阱)强加因果。(判断理由) “秦汉时代,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不能得出“所以五也可以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结论。而根据原文第三段,“作为宇宙间一切的终极依据”的应该是“一”。6选项:(2015广东卷T13D)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原文信息:
7、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命题陷阱:_判断理由:_【答案】(命题陷阱)曲解文意。(判断理由)由原文可知,每一个社会结构都是对前一个社会结构的继承和创新,不可能与前一个社会结构相同,据此可以推断出我们今天的社会结构已经不同于唐朝的社会结构,所以该项曲解文意。7选项: (2015湖南卷T13C)生物电池输出的电力十分微弱,只能用微瓦来计算,短短几分钟后便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596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