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1语基 语用 论述类 诗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组合强化练1语基 语用 论述类 诗歌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组合 强化 语基 论述
- 资源描述:
-
1、组合强化练1语基+语用+论述类+诗歌(时间:38分钟赋分:38分)一、基础知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9分,每小题3分)6月9日晚,黄海之滨的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宴会厅外观景平台,“有朋自远方来”。以城市为背景,以天空为幕布,一场的灯光焰火艺术盛宴在浮山湾海面上演。水幕舞台半透明巨幅环幕上的投影与不远处的城市楼宇夜景秀,犹如梦幻仙境。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名字以中、俄、英三种语言一一展现,各国的标志性建筑依次呈现。天涯明月齐风鲁韵国泰民安筑梦未来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一幅花开盛世的美丽图景。的焰火竞相绽放,照亮城市的夜空。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以四季为主题:翠绿的“春”描绘生机蓬勃的景象,火红的
2、“夏”突出繁花绚烂的色彩,金黄的“秋”传达丰收的喜悦,雪白的“冬”给夏日海滨带来别样清凉。精美的灯光焰火艺术表演令现场外国友人,连声叫好。演出总导演张艺谋介绍说,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这是一场科技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视觉盛宴,展现出中国气派,呈现出世界水准,展示出相关国家对上合组织未来的自信,更表达了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愿望。伴随着国泰民安的优美旋律,()。在“上海精神”照耀下,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愈加光明。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美不胜收融为一体五光十色叹为观止B.美轮美奂融为一体五彩缤纷赞叹不已C.美
3、不胜收水乳交融五彩缤纷叹为观止D.美轮美奂水乳交融五光十色赞叹不已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B.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C.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定格,环幕上的和平鸽展翅飞翔D.在夜空中定格璀璨的焰火,和平鸽展翅飞翔在环幕上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突出演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B.突出演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这个大主题。C.演出突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主题,将精髓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D.演出突出构
4、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主题,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二、语言运用4.下面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到某公司面试时的自我介绍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够妥当,请指出并改正。(每条第一个横线处填写所修改句子前的序号,每条1分)(5分)我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向各位考官请教,深感欣慰。我很早就从媒体上了解了你们公司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如雷贯耳。我对薪水的要求并不高,每月只有3 000元就行了。希望能够通过这次面试给各位留下好印象。(1)处改为(2)处改为(3)处改为(4)处改为(5)处改为5.下面是某有机农产品评定机构的评审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
5、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6分)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9分)公共福利支出有刚性特征,表现为公共福利支出规模在一个较长时期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不依赖经济周期的变动。政府支出规模在经济衰退期扩张,在繁荣期却削减不多,导致政府支出呈长期上升趋势。福利刚性源于公众对公共福利的刚性依赖。民众期望公共福利越来越高,能升不能降,否则产生不满。福利刚性抑制了政府灵活调整支出结构、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能力。当经济衰退和财政收入下降时,若政府不能削减福利支出,就只能通过加税、缩减公共投资支出或举债来维持。公共福利刚性的存在最终拖累经济增长,使政府陷入“两难”:一方面,在财力不足时,满
6、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福利支出将抑制经济增长,从而抑制财政收入增长和公众长期福利的改善;举债则会加大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甚至破产或垮台。另一方面,若削减公共福利支出,则将引发公众不满,也可能导致政府垮台。此即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公共福利陷阱”。所有国家都可能落入“公共福利陷阱”,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更易落入这个陷阱。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是指人均而非绝大多数人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少数人高收入或超高收入,而多数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还有数量较多的人未摆脱贫困。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前,多为落后农业国,为摆脱普遍贫穷和实现追赶,不得不强调效率优先,收入差距扩大有一定必
7、然性。另一方面,人均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不等于形成了不断扩大的稳定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扩大会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特征是:中等收入,价值观稳定,遵纪守法,努力向上,重视子女教育,希望社会稳定。庞大而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稳定器。若社会中多数人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者,甚至还有不少贫困者,社会就会不稳定。在中等收入阶段,政府面临巨大考验。虽然国家和民众总体上不再贫穷(而是总体小康),但经济增长速度一般会降下来(因为原有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基数也大了),从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也会降下来。而此时社会矛盾却多发且激烈,民众在公共福利方面对政府有更多期望。但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公共收入增速则
8、比以往更慢了。与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福利需求相比,政府财力处于不充分且不均衡的发展状态。政府为缓解社会矛盾,又需要特别关注民生,以致容易陷入“两难”,甚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中等收入陷阱”也是中等收入阶段的“公共福利陷阱”。(摘编自黄少安加强公共福利预期管理)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共福利支出具有刚性特征,能升不能降,因为公共福利的支出规模不依赖于经济周期的变动。B.政府受公共福利的刚性存在的拖累常常陷入“两难”境地,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甚至导致政府垮台。C.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后易落入“公共福利陷阱”,因为尽管
9、人均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但却没有形成庞大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D.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无法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公共福利需求,这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到中等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在。7.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立足于公共福利刚性特征,重点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的困境。B.文章提出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易落入“公共福利陷阱”的观点,并阐述了其原因。C.文章谈到中等收入群体基本特征,是为了论证收入差距扩大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D.作者阐述了“公共福利陷阱”问题,为后文提出加强公共福利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