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8.3 琵琶行并序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2024版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8.3 琵琶行并序课件 部编版必修上册 新教材 2024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琵琶行 课件 部编版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 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琵琶行并序课前 自主学习资料助读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省太原市,祖上迁居下邽(现在陕西省渭南县东北)。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29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盩厔县(今西安周至县)县尉、翰林学士、左拾遗(谏官)等职。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卖炭翁 琵琶行等。写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
2、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求逮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被诬陷作赏花 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闲职,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他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心有所感,于是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知识链接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是由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相对汉乐府而提出的。其含义就是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
3、时事。概括地说,由汉乐府的“缘事而发”,一变而为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再变而为杜甫的“因事立题”,经元稹、顾况等一脉相承,到白居易更成为一种有意识的写作准则,所谓“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是新乐府运动形成的一般历史过程。元稹、张籍、王建是这一运动中的重要作家。新乐府运动虽属文学范畴,但其宗旨并非文学运动,而是一次时政建设。“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白居易新乐府)左 迁左迁指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其他表示降低官职的词还有谪、贬、放、左除、左降、左转等。司 马司马,古代官职名称。西周已置,掌管军政和军赋,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
4、官。汉武帝时,罢太尉,设大司马。到唐朝时,为军事主官的僚属,各州置司马,名义为郡守之佐,实为闲职。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青 衫青衫即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旧唐书高宗纪中有对官员品服颜色的详细规定:“敕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并银带;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石带;庶人服黄,铜铁带。”这一规定极其详细,使九品之官服色各异。当时对所有社会成员的等级身份、大小官员的品秩序列都有所规定,从此正式形成由黄、紫、朱、绿、青、黑、白七色构成的颜色序列,成为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标志。当时社会上穿紫袍者煊赫,着
5、青衫者寒酸。由“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便知白居易当时是卑微的八九品小官。霓裳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五陵年少“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基础梳理字音识记(1)湓浦()(2)铮铮然()(3)迁谪()(4)浔阳()(5)荻花()(6)慢捻()(7)水浆迸()(8)船舫()(9)敛容()(10)红绡()(11)钿头()(12)阑干()(13)呕哑()(14)嘲哳()pnzhnzhxn dninbnfnlinxiodinlnu yzho zh字词释义1余左迁九江郡司马()2委身为贾人
6、妇()3曲罢悯然()4今漂沦憔悴()5予出官二年()6始觉有迁谪意()7举酒欲饮无管弦()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 托身,这里是嫁人的意思 忧郁的样子 漂泊流落 指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 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指音乐 8弦弦掩抑声声思()9低眉信手续续弹()10大弦嘈嘈如急雨()11小弦切切如私语()12间关莺语花底滑()13整顿衣裳起敛容()14莫辞更坐弹一曲()15却坐促弦弦转急()16凄凄不似向前声()声音低沉 随手 形容声音沉重舒长 形容声音轻细急促 形容鸟鸣婉转 显出端庄的脸色 再 把琴弦拧紧 以前古今异义1明年秋(1)古义:_(2)今义:_2因为长句(1)古义:_(2)今义:_【答案】1(1
7、)第二年。(2)今年的下一年。2(1)因此创作。(2)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3铁骑突出刀枪鸣(1)古义:_(2)今义:_4秋月春风等闲度(1)古义:_(2)今义:_【答案】3(1)突然冲出。(2)多指表现不一般。4(1)平常,随随便便。(2)指平常普通。5暮去朝来颜色故(1)古义:_(2)今义:_6老大嫁作商人归(1)古义:_(2)今义:_【答案】5(1)容貌。(2)指色彩。6(1)年纪大了。(2)排行第一的人,多用以称呼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大的。【答案】1(1)名词,话(2)名词,字(3)动词,说(4)名词,说话的声音【答案】2(1)动词,回答(2)名词,话,言论(3)动词,
8、啼叫3(1)动词,转向,转变(2)动词,辗转(3)动词,转动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1)浔阳江头夜送客()(2)梦啼妆泪红阑干()【答案】1(1)在夜里(2)在梦里2名词作动词(1)遂命酒()(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3)命曰琵琶行()【答案】2(1)摆酒席(2)作歌(3)命名,取名3形容词作动词(1)钿头银篦击节碎()(2)江州司马青衫湿()(3)商人重利轻别离()【答案】3(1)敲碎(2)被浸湿(3)看重;轻视特殊句式1被动句(指出表被动的字词)妆成每被秋娘妒()2省略句(指出省略的成分)(1)问其人,本长安倡女()(2)使快弹数曲()(3)感斯人言()【答案】1“被”表被动2(1)“本
9、”后省略谓语动词“是”(2)“使”后省略宾语“其”,指“琵琶女”(3)“感”后省略介词“于”3状语后置(写出直述句式)(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2)转徙于江湖间()【答案】3(1)应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2)应为“于江湖间转徙”课堂 思考探究整体感知结构图解琵琶行并序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主旨探微琵琶行并序中描写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寄予了诗人对琵琶女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人还由琵琶女的身世联想到自己被贬受屈的不幸境遇,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主题深刻而有广泛的社会意义。文本特色1描写音乐具有高超的表现力诗人在对琵琶曲的描写中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有以
10、声摹声、以形摹声、以事摹声的正面描写,也有以人、以景衬写的侧面烘托。诗人描写的琵琶女动人心扉。例如诗歌的第二段摹写琵琶女演奏霓裳和六幺时,出神入化地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写乐曲的抑扬顿挫,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诗人的安排很巧妙,他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由“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用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的“银瓶乍破水浆迸”是高潮,发展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场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第6课《为学》【鲁教版五四制初中语文六年级下册PPT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