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衔接诊断测试(二)(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衔接诊断测试二二模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 房山区 2020 届高三 下学 衔接 诊断 测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房山区2020年高三衔接诊断测试(二)语 文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的新问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已经进入规模化退役期,到2020年,退役电池累计约为25吉瓦时。面对如此庞大的数量,如何做好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置换等工作,成为一道现实考题。截至2019年9月,共设立了2882个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但真正从回收网点回收的电池寥寥无几。如果在保修期内,客户有更换电池的需求,会主动联系汽车生产企业;如果在保修期外,情况则比较复杂。电池回
2、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按照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是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负有监管责任,但是退役电池所有权在客户手里,公司没有处理权。如果退役电池还有可用之处和利润空间,客户并不一定愿意将其交给车企处理,往往有自己的考虑。商用车客户以国有公交公司为主,对回收退役电池比较配合。私人购买的乘用车,其动力蓄电池追踪回收起来比较困难,要一对一沟通。即便是在售卖车辆时的协议中有一条协议是“客户有配合动力蓄电池回收的责任”,但也没有多大约束力。由于退役电池属于一般的工业固废,回收没有特别门槛,只需有正常资质即可。除了负有电池回收主体责任的汽车生产企业之外,还有专门的回收企业可以回收。然而,如果回收后的退役电池没有用
3、到正规渠道,例如制成了小型充电宝等,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也会从监管的视野中消失。2018年7月31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在北京启动,这是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的关键一步,对有效推动电池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溯源平台以国标电池编码为信息载体,完成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相关信息的采集,形成涵盖动力蓄电池生产、使用、报废、回收、利用全过程信息链条有效监管,动力蓄电池可真正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节点可控。2019年7月,200万辆新能源汽车成功对接国家溯源平台,平台在实现动力蓄电池监管车辆数跨入“百万级”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取
4、材于人民网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对网点回收电池寥寥无几原因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汽车生产企业虽是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但没有处理权。B客户往往有自己的考虑,不愿将旧电池交给车企处理。C私人在购车时签定了配合回收的协议,但约束力不大。D电池回收门槛虽不高,但是具有回收资质的企业较少。2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只有汽车生产企业才可以回收退役蓄电池。B用退役电池制成的小型充电宝有安全隐患。C国家溯源平台可以对蓄电池信息进行监管。D国家溯源平台监管的车辆数已达到百万级。材料二电动玩具上不能用的电池,放在遥控器里却可以继续使用。同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
5、时,虽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动力需求,但可以用于其他领域,这就是梯次利用。动力蓄电池由一个个小电芯组成,它们串联成各种规格的模组,再通过串并联组成电池包。使用若干年后,电池包容量会逐步衰减,无法在汽车上继续使用。如果将电池包还原成模组,再经过重组和检测,符合通信基站所需的大小尺寸和电压等级,便可以供通信基站“备电”使用,即在停电后用来供电。目前很多企业在积极探索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的新途径,比如,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将其用来“储能”。由于电费实施峰谷分时计价,供电企业需要在晚上充电储能,白天再将电力释放出来,这样能为客户节约大量电费。一般情况下,如果容量性能降到30%以下,动力蓄电池就不能再梯
6、次利用,只能拆解报废。电池被拆解后,可回收其中有利用价值的再生资源,例如钴、锂等贵金属,这些资源将再转化为电池的制作材料,这是构建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体系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动力蓄电池的拆解方法可以分为物理拆解和化学拆解两种。由于化学拆解中使用的强酸强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所以国家并不鼓励这种方法。一家新能源公司研发出了等离子拆解法,即对废旧锂电池实施等离子分离、固体物分离、气体无害化处理等程序,提取可利用的再生资源。这种新型的化学拆解方法能够有效地规避强酸强碱的使用,防止损害环境。目前这项新技术已在部分地区推广。除了拆解过程可能造成污染,高成本也是阻碍退役电池回收再生的
7、难题。据拆解企业负责人介绍,广泛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价值较低,处置成本过高,再生收益远不抵其再生成本,这也大大影响回收企业的积极性。有数据统计,一台纯电动汽车的电池从自动化组装到出库最快仅需2分钟,但电动车的电池拆解则需要2名工人操作近8小时才能完成。总之,废旧电池的处理不应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现在,除了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回收成本,发放补贴也是广为认同的方案。为了实现精准补贴,部分地区仿照家电回收补贴的做法,设立专项基金;不过,对于是否适合补贴、如何制定标准、怎样具体操作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取材于人民网相关文章)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属于梯次利用的一项是(3分)A在日常生活中,电动
8、玩具上不能用的电池,放在遥控器里依然可以继续使用。B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容量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动力需求时还可用于其他领域。C动力蓄电池由一个个电芯串联成各种规格的模组,再通过串并联组成电池包。D汽车上不能用的电池包经还原、重组和检测符合标准的供通信基站备电使用。4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拆解报废是蓄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回收利用中最关键的环节。B蓄电池在化学拆解中都会产生强酸强碱,从而会造成环境污染。C由于退役蓄电池回收成本较高,因此回收企业的积极性并不高。D电动车电池的组装、出库与拆解相比,耗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5综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回答如何破解蓄电池回收处理难题。(
9、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6分)太仓公者,齐太仓长,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传黄帝、扁鹊之脉书,五色诊病,知人死生,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甚精。受之三年,为人治病,决死生多验。然左右行游诸侯,不以家为家,或不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意家居,诏召问治病诸事,具悉而对。问:“所诊治病,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或不死,何也?”对曰:“病名多相类,不可知,故古圣人为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悬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别人之脉各名之,与天地相应,参合于人,故乃别百病以
10、异之,有数者能异之,无数者同之。然脉法不可胜验,今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所以别之者,臣意所受师方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问:“知文王所以得病不起之状?”对曰:“不见文王病,然窃闻文王病喘,头痛,目不明。臣意心论之,以为非病也。以为肥而蓄精,身体不得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脉法曰年二十脉气当趋。文王年未满二十,方脉气之趋也而徐之,不应天道四时。后闻医灸之即笃,此论病之过也。臣意论之,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非年少所能复之也,以故死。”问:“诊病决死生,能全无失乎?”对曰:“意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之。心不精脉,所期
11、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臣意不能全也。”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伎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取材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决死生多验 决:判断B然脉法不可胜验 胜:完全C以故表籍所诊 籍:记录D后闻医灸之即笃 笃:确定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太仓公者,齐太仓长 今臣意所诊者B.不以家为家 或不为人治病C.故乃别百病以异之 其顺者乃治之D.更悉以禁方予之 故扁鹊以其伎见殃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2、3分)A然左右行游诸侯然而他常到四周的各个诸侯国游历行医B别人之脉各名之另外给人的脉络各自命名C有数者能异之,无数者同之医术高明的人能区别其不同之处,医术不高的就将其混为一类D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士人无论贤与不贤,进入朝廷就会遭人疑忌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淳于意年轻时虽医术高明,但有时不愿给人看病,所以常遭家人怨恨。B淳于意治病既参照圣人制定的标准,又能结合病人实际情况区别对待。C淳于意认为年轻人脉气旺盛应该注意加强运动,这样才符合自然规律。D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扁鹊、仓公因医技高超而惨遭不幸的极大同情。10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仓公医术精湛的主要原因。(4分)(二)
13、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6分)11阅读下面论语(节选)的文字,回答问题。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第则文句中的“数”,有人认为是屡次之意,也有人理解为算计。请你分别按照这两种理解来解释全句的意思。(4分)(2)从上面两则文字可以看出,在为人处世方面,孔子主张遵循怎样的原则?请用4字短语回答。(2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14题。(共12分)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李白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1】。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听蜀僧濬弹琴李白
14、蜀僧抱绿绮【2】,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3】。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释:【1】悲风寒松白雪绿水都是琴曲名。【2】绿绮:古琴名。【3】有风入松琴曲名。1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前两联叙述并描绘卢子顺所弹琴声仿若寒松在风中发出的悲凉之音。B第二首前两联叙述并描绘蜀僧弹奏的乐声像连绵的高山涧谷中的松涛一般。C两首诗都重在表现琴乐的艺术魅力,所以诗人都没有写弹琴的时间和地点。D两首诗不仅描绘了音乐所引发的听者的艺术想象,而且还暗示了乐曲名称。13咏乐诗中往往会融入诗人的感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首融入自己听不懂幽人所弹琴
15、曲、不能做其知音的愧疚之情。B第一首隐含了对弹琴之人在洁白的雪花纷纷飞扬中乱弹琴的批评。C第二首用“为我一挥手”表达蜀僧用弹琴的方式来寄寓离别之悲。D第二首用“客心洗流水”表达听了动人的琴声后受到陶冶的感受。14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两首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6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5 题。(共8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庄子逍遥游想象奇特,富有浪漫气息,用“水击三千里,”的大鹏来寄托高远的人生理想。辛弃疾善于借用典故以言明心志,他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廉颇自况,用“凭谁问,_,_”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以“_ ,_”表达了古仁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
16、任的思想,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有志之士。一个人做事没有“志”就不能达到目标,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所说“_”;如果竭尽全力而没有达到目标也不用感到遗憾,王安石这样说:“_,”。(三)根据要求,完成第16题。(共6分)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在梦中看到的“金陵十二册正册”中有关于探春的歌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舰,千里东风一望遥。”16这一歌词与探春的哪些主要经历相关?请结合原著简要分析。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0题。跟着父亲读古诗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学龄前稚童,父亲便开始让我背诵古诗。听上去平淡无奇如今谁家孩子不从“鹅鹅鹅”开始背诵几十
17、首古诗,好像都不好意思说幼儿园毕业了。但是相信我,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逆时代潮流的举动。我带着一点违禁的提心吊胆,开始读父亲手写在粗糙文稿纸背面的诗词。我背的第一首诗开头一句是“白日依山尽”,接下来背的诗句还有“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线”。然后,应该是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我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我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继续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当时我还没有见过海,“海”字让我想到的是父亲所在的上海。既然一年只能在寒暑假见父亲两次,上海一定非常非常远,那是“海内”还是“天涯”?我背诵的第一阕词,对一个小女孩来说,是非常生硬
18、突兀的岳飞的满江红。后来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有女儿,即使不让她背李清照、柳永,至少也会选晏殊、周邦彦吧?现在的我对当年的父亲笑着说:“爸爸,你也太离谱了。”当时因为这阕词生字多,我背得很辛苦。等放暑假,父亲回来了,居然没有抽查这阕词,让我暗暗失望。那时候,因为常年不在一起生活,我有些敬畏父亲,竟不敢自己主动卖弄一下,背给他听。按现在的养育标准看,我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就被迫分居两地,我的整个童年父亲都不在身边,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幸亏父亲不在的时候,有他亲手录的古诗词陪着我。父亲出差给我带回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我很喜欢,但
19、是不太明白杜牧到底想说什么。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一幅画面,像在去上海的火车上看到的烟雨朦胧的田野那样,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我独自惊喜了一会儿,又有一点隐隐的担忧:怎么读不出要人上进的意思?等到可以天天见到父亲,我已经不需要再问,我自己明白:把千里之外的景色“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仿若置身其境,这个诗人便可称得上手段了得。诗不一定要用来包裹人生道理,不说“苦寒”,单纯写梅花也是可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有一种被赦免的轻松感,从此便自由自在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来读了。我十二岁那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全家团聚。仿佛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我可以很方便地从父亲的书架上接触到许多古典诗词读本,而且编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983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