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22 《礼记》二则 教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礼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017部编22 礼记二则 教案 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2017 22
- 资源描述:
-
1、22 大道之行也【预习提示】自主阅读,背诵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有关“理想”的名言;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课文,大多讲述了博大的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编者将它安排于此类文章中,使读者能够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为人类造福的人。【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
2、文章,理清文章脉络。2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全文。4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评价任务】1通过诵读课文,能疏通文意。2品读课文,把握“大同”社会的特征。3合作探究,掌握结构严谨、说理透彻的方法。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大同社会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激活思维,导读文本(导入新课)学习任务:齐背桃花源记,谈谈对世外桃源的认识和感想。(全班同学齐背桃花源记)那个美、乐、奇的世界大家还记得吧?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大道之行也,也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让我们一同去感受吧。(板书文题)板书课题:大道之行也。展示学习目标。二、展示预习成果,梳理基础知识(预习检测)学习任务:结合“预习
3、提示”,梳理基础知识。1生字词。2作家作品。3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理想”的名言佳句。三、概述文本内容,了解主题(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诵读课文,疏通文意,概括文本内容。1诵读课文,注意节奏。2根据注释,疏通文意。3概括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四、细读课文,分析具体内容(合作学习)学习任务:分析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教师指导语:通过疏通文意,我们了解了本文的基本内容,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大同社会的特征。1文章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理清文章结构。(温馨提示:找多名学生诵读文章,注意节奏。)师生共同评价。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
4、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己。”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总结全文。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温馨提示:课文第二层有两句话,这两句话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满足生存的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2)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五、品读课文学技法(合作探究)学习任务:感悟写作技巧。教师指导语:作者运用严谨的结构、透彻的说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世外桃源”式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图景。下面我们一起分析本文的写作技法。出示探究问题:1文章在句式上的特点是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