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提高卷.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六 单元 提高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提高卷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1.文学常识(4分)(1)山水名胜,美在自然,更美在人文。醉翁亭因一文化名人而名满天下,请指出这一文化名人是谁。(2分)(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田园诗派开创者的诗风,请说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谁,我们学过他的哪篇文章。(2分)2.成语积累(4分)本单元所选的课文,是写景游记的古代散文名篇。文字精练优美,许多有生命力的语言沿用至今成为成语,请写出四条这样的成语。3.名句积累(8分)安得广厦千万间,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欲渡黄河塞川,_。行路难采菊东篱下,_。饮酒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
2、句子:_,_。醉翁亭记中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_,_。二、综合性学习实践(44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
3、恕己,曰奉壹。1.本文作者_,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山水游记多篇,合称_,本文是其中的_篇。(3分)2.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蒙络摇缀(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斗折蛇行( ) (4)悄怆幽邃( )3.文中第2段写了潭水和游鱼的特点,你认为作者写作的妙处何在?(3分)4.文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的是哪八个字?(2分)5.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4分)(二)现代文阅读(2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走出地平线记得少年时代,自己刚刚懂得一些世事的时候,就常常这样问自己:我能够走出地平线吗?站在故乡原
4、野上向周遭望去,有一个灰蒙蒙的大圆环绕着我。这两个大圆是重合着的,是天和地热吻时留下的痕迹。自己作孩童的时候,看到这个大圆就有了一种庇护感、安全感;后来年岁渐长,便以为它是鸟之笼、骥之辔了。反正少年人有的是烂漫的奇思和憨拙的气力,在一个红花黄叶点缀秋光的清晨,我忽然异想天开:走,到地平线外看世界去!在村头的土丘上向南眺望,有一个小村子正好坐落在地平线上,及至我走进那个村子,并没有看到一条灰蒙蒙的线从街中穿过,原来,它还在遥远的天边上。我又继续向它走去,它继续向后退去,它和我这样不离不弃,如影随形。我感到了地平线对人的愚弄。它实在刺痛了一个无知而自尊的少年的心。越是诅恨它,就越要揣摩它们。我发现
5、,在平地上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高山上就不是;在晴朗天气中认为是地平线的地方,在阴暗天气中就不是;在孩子眼里是地平线的地方,在大人眼里就不是。原来,地平线并不是可以触摸的实体,只不过是一种视感罢了。再往深处去想,它竟是大地对人类的一种安慰呢!球形的大地使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立足点高于别的地方,与这种居高临下的心态相适应,就出现了在你周遭的地平线。诅恨一个原来没有的事物,其实是在诅恨你自己。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平线,都有属于自己的封闭的圈子由自己建构的环形山,谁想让自己的“环形山”里的面积大些,谁就得站得高些。视野越开阔就越看得清地平线。然而,不少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连地平线也不曾见过。他们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