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实验 中学 2018 2019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 资源描述:
-
1、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50分钟 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频繁且不固定的加班,长时间的拥挤通勤,加上网上交流取代线下社交,许多都市青年感受到了社交孤独。社交媒体正在改造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以“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大都市为例,忙碌的上班族除掉每天工作的八小时,用来通勤的时间普遍在两小时以上。这是很多人现实生活的写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交媒体得以蓬勃发展。在中国,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崛起为人们线上的社交提供了可能。如今,每个人每天都花大量的时间在微信上,在朋友圈展示“自我”,在微信群里寻
2、求沟通。微信群的数量,似乎标示出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实时、快捷的方便性也带来了欺骗,时间久了会给人一种错觉,以为微信中所展示的就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然而,又有多少人会在朋友圈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呢?“我们习惯用一张面具来伪装自己,把最好的一面留在了朋友圈,却总是在现实中活出了反面!”“希望你过得好,像朋友圈里一样好。”这些网上流行的“金句”,虽有调侃意味,但却反映出另一种真实,即网络上的社交不但不“表达现实”,甚至正在改造和代替现实中的人际关系。一种更普遍的境况是,社交媒体日渐统治人们的心灵,让人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畏惧心理。越来越多的人感觉自己有“社交恐惧症”,他们不
3、想见现实中的朋友,也不想和现实中的人产生联系。这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爱情观。在日本,有媒体做过调查,有相当多的人接受和AI(人工智能)而不是和真人谈恋爱。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以我们的经验来看,由于PS和滤镜技术无处不在,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是一个更美的世界,不管是风景还是人像,都比肉眼看到的更美好。当我们回到现实,难免会对对方感到失望。但是,那个根本性的问题始终存在: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人与人的交流?一旦完全失去现实感,我们从网络社交中又能得到什么?说到底,之所以有人与人的交流,是因为我们害怕孤独。网络上的社交,在表面上缓解这种孤独的同时,又在更深处加强了它。这种虚拟的“浅型社交”,其实正在改变人与人
4、关系的本质这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转基因”。我们对基因编辑充满警惕,却对人际关系的本质正在发生的变化熟视无睹,这不能不让人担心。(摘编自张丰“浅型社交”正改变人与人关系的本质)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社交媒体正在改造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微信群也正在重新塑造一个人的社交形象。B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但也加深了人们的孤独感。C微信朋友圈有一定的欺骗性,因为没有人会在上面展示现实生活中自己最真实的一面。D媒体平台上的种种虚拟社交,都是一种“浅型社交”,它会让人变成“技术的奴隶”。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网络社交,文章先交代其产
5、生的背景,接着分析现状及问题,最后引出担忧,条理清晰。B文章以相当多的日本人接受和人工智能谈恋爱为例,证明社交媒体对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C文章通过正反对比,在论证社交媒体给我们生活带来便捷性的同时,也论证了其潜在的影响。D“人际关系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作者在论述中并没有点明,这样反而更能激发读者的思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实中沉默寡言、不善言辞的人,在微信中可能是个口若悬河的社交达人。B沉溺于媒体社交的宅男宅女,患“社交恐惧症”的几率比平常人更大。C一个人加入的微信群越多,那么他(她)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就越大。D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现实感,所以不能仅仅依靠手机微信来
6、感知世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建设日益受到各方关注。8月22日司庆日上,泰康保险集团发布了基于对选取的22个省份中的27个城市展开调研后的我国典型地区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服务能力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养老机构人力资源方面存在几方面特点:1、人员配置数量不足73.9%养老机构反应存在护理人力不足的问题,回答不缺少员工的仅占9.4%。特别是在专业人才、护理员、年轻员工及医疗护理人员等方面普遍人力不足。多数养老机构反应招聘员工困难,且人员普遍存在高流动现象,人力较为稳定的养老机构不足15%。2、护理员
7、的年龄普遍偏大报告称,访谈中发现,养老机构护理员的年龄普遍偏大,回答护理员平均年龄在40岁及以上的人数占到85%,其中回答护理员平均年龄在50岁及以上者占到48.9%,院长普遍希望能够聘用到年轻人。而且院长/副院长在访谈中普遍反应护理员文化程度偏低,反应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访谈人数的46.1%。3、工作强度较大、缺乏晋升体系报告显示,参与访谈的40%左右的院长/副院长认为机构内工作人员工作强度适中,另外56.3%认为工作强度较大和很大,认为工作人员工作强度较小的仅占5%。院长/副院长访谈结果显示,机构一名护理人员平均照料失能3-5人,半失能6-8人,自理10-20人,居家4-6位老年人的
8、比例最高。职位晋升体系方面,报告调查发现,一半的养老机构没有明确的职位晋升体系。近20%机构的晋升路径还不顺畅,养老机构人员职业晋升路径不论从制度建设还是具体的实施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三成机构没有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社会保障与福利待遇方面,有1/3的养老机构没有为员工购买五险一金;“部分购买”的比例较高,达到了46.2%;“全部购买”的比例最少,占19.6%。(摘编自经济观察网泰康调研报告:近八成养老机构表示护理人员不足)材料二河北日前印发了关于深化财政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规定,河北省级财政将从2018年1月1日起对机构建设等十个养老服务项目给予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其
9、中有一项专门针对养老护理人员奖补问题。据悉,河北省级财政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00万元,专项用于养老护理人员职业奖补。除了奖补之外,专家建议应推出更多导向性政策,引导更多人加入养老护理员阵列。 “应当建立养老护理人才的使用和激励机制,如政府出资开展培训和技能鉴定、特岗津贴、公益岗位扶持、社会保险补贴等多种补助,来吸引更多人加入这支队伍。”一家家政培训公司的负责人分析认为,现在为什么月嫂那么火,因为培训月嫂、育婴员都免费,培训机构也有补助,才会有那么多人和机构都来做月嫂的相关产业,“如果把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奖励和待遇提到比月嫂高,那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到这一行业。”(摘编自河北:养老遇到“缺人”的尴
10、尬)材料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曾提出,养老护理专业应占到劳动力市场的10%,按照这个规模,我国应当有3000万人来从事这个行业。有数据显示,国内养老护理员缺口达千万。如此庞大的用工缺口,显然不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所能弥补,必然需要大量社会劳动力参与其中。旨在鼓励长期从业的岗位补贴固然重要,不过,职业培训与指导显然更为迫切只有先学会职业技能,才能在这个行业干得长久。作为一种职业,养老护理员属于企业用工范畴;作为养老事业的一部分,养老护理员也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一职业本身提供便利。一方面,可以针对养老机构的服务类型和内容进行分级管理,为此提供对应的政策帮扶;另一
11、方面,可以针对普通养老护理员岗位提供免费的入职培训,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在分级培训、分类补贴的基础上,有助于养老护理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而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摘编自赵志疆养老护理员也需要制度“护理”)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调查情况显示,养老机构不缺少员工的不足十分之一,普遍反映存在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并且养老机构中的人员流动性较强。B现在养老机构员工的五险一金情况不容乐观,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养老机构并没有给员工购买五险一金,即使购买,多数也只是“部分购买”。C河北日前印发了关于养老的意见,其中有一项专门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奖补,除此之外,还推出很多导向性政
12、策,引导更多人加入养老护理行列。D按照养老护理专业的规模来看,我国应该有3000万人从事这个行业,但是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竟高达千万,养老护理员数量严重不足。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现在养老护理员平均年龄偏大,护理员平均年龄在50岁及以上者甚至占到将近一半,由此看来,我国需要一大批年轻的养老护理员。B现在养老护理员的文化水平偏低,这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养老护理水平,所以说,以后如果养老护理员充足了,不能再招收初中文化以下的。C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大,除了鼓励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加入之外,还需要鼓励大量社会劳动力参与其中,以弥补缺口严重的问题。D现在养老护理人员工作
13、强度大,工资待遇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的状况,严重影响我国的养老护理工作,需要下力气解决。6.如何解决我国养老护理人员人数和专业不足的问题?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3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壶王汤祥龙白厂长喝茶并不很讲究,没有茶叶,白开水也行,可厂里有人见了他,总是笑着喊他“壶王”。原来,他家里有一只紫砂壶,据见过的人说,这只紫砂壶如果拿到国际博览会上去展出,也许根本不算什么,可在他们这家一千多人的厂子里,称得上是“稀罕之宝”了。壶身虽然只有拳头大小,可造型十分奇特,整个壶看上去就像一截梅花树桩,两三枝丫曲曲弯弯地绕着壶身,梅树的特征、个性
14、体现得淋漓尽致。白厂长珍如宝物,只有遇到贵客登门,才让儿子把“壶王”拿出来。星期天,他们厂的李师傅突然登门拜访厂长来了。李师傅是厂里的“发明大王”,平时从不外出串门,白厂长一见,连忙吩咐儿子端上“壶王”。不知怎么搞的,李师傅伸出双手,却没能接住白厂长递过来的“壶王”,只听“叭”的一声,那只紫砂壶顷刻间变成了一地的碎块。白厂长的儿子见此情景,吓得脸都变了色。他记得自己有一次不小心重重地碰了一下壶盖,还差点挨父亲打了呢。“这,这不是那只壶王吗?”“发明大王”也被眼前突然发生的事惊呆了。“没事,没事,反正早晚总是要碎的,您请坐。”白厂长毫不在意地挥挥手,转过身对呆立一旁的儿子说道,“快去拿包烟来!”
15、“发明大王”赶紧摸出自己带来的香烟。两人默坐了一会儿,李师傅一句话也没有说就向白厂长告辞了。“发明大王”一走,白厂长赶紧蹲下身子,把地上的那些碎片小心地整理起来,儿子见状,故意说道:“爸爸,瞧你,刚才不是还说没事吗?”白厂长叹道,“孩子,这可是祖上传下来的啊!”“那你刚才怎么一点也不着急呢?”“孩子,你不懂,李师傅今天是第一次登我们家的门,要是让他背上了思想包袱,他以后还会来吗?”翌日清晨,白厂长去厂里上班。“白厂长!”厂组织科谢科长忽然喊住他,笑着说道,“厂长,您可真有办法啊。”“什么办法?”白厂长不解地望着他,谢科长认真地问道:“您昨天是用什么办法留住发明大王的呀?这家伙昨天在我家里闹着非
16、要调走不可,我让他来找你,可过了一会儿,他又回来对我说,他已经找过你了,决定不走了。我还感到奇怪,后来想您可能是向他许了什么愿吧。”白厂长听了,不由一怔。他实在不知道“发明大王”是为了调走的事才来找他的。见谢科长两眼愣愣地审视着自己,他连忙摇头大笑道:“小事一桩,小事一桩,哈哈”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表现“壶王”的珍贵,小说先是正面描写“壶王”的“奇特”,然后通过“壶王”破碎后李师傅以及白厂长儿子对此的反应加以表现。B在描写李师傅没接住“壶王”时,小说插叙了白厂长的儿子曾经碰壶盖的情节,为下文写李师傅最终没有离开埋下伏笔,使故事情节完整。C李师傅之所以决定留
17、在厂里不走了,其实并不是白厂长“真有办法”或者“向他许了什么愿”,而是因为白厂长表现出没把“壶王”摔碎当回事。D在艺术上,这篇作品的最大特点是采用“迂回战术”,而不是直奔主题,围绕“壶王”讲述了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8.分析小说最后描写谢科长相关情节的作用。(6分)9.小说以“壶王”为题有何好处?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高明,字上达,贵溪人。幼事母以孝闻。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闻内苑造龙舟,切谏。有指挥为大臣所陷,论死,辩出之。徐州民诉有司于朝,时例,越诉者戍边。明言戍边防诬诉也今诉不诬法止当
18、杖民有为妖言者吏贪功诬以谋反,明按无反状,止坐妖言律。皆报许。巡抚河南,黜属吏六十人。再按畿辅,入总诸道章奏。天顺初,尚书陈汝言有罪,偕诸御史劾,下之狱。四年,御史赵明等劾天下朝觐官,触帝怒,诘草疏主名。众大惧,明独自承。都御史寇深言:“频年章疏,尽出明手,幸勿以细故加罪。”帝意解,反称明能。石亨既诛,僮仆皆收。明言不宜,坐免者百人。擢大理寺丞。宪宗立,拜南京右佥都御史。以留都春夏淫雨,请修人事以回天意。时纳马入监者至万余人,明请区别。荐郎中孙琼、陈鸿渐、梅伦、何宜、主事宋瑛,皆端方廉洁,恬于进取,宜显擢以风有位。疏下所司。成化三年,扬州盐寇起,守兵失利,诏明讨之。造巨舰,名曰“筹亭”,往来江
19、上督战,并江置逻堡候望。贼纵迹无所匿,遂平之。内官鬻私盐,据法没入,盐政大治。因条上利病十余事,多议行。仍还原任,以亲老乞终养归。十四年,上杭盗发。诏起巡抚福建,督兵往讨。擒诛首恶,余皆减死遣戍。以上杭地接江西、广东,盗易啸聚,请析置永定县。移疾径归。久之,卒。(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明言/戍边防/诬诉也/今诉不诬/法止当杖民/有为妖言者/吏贪功/诬以谋反B明言/戍边防/诬诉也/今诉不诬法/止当杖/民有为妖言者/吏贪功/诬以谋反C明言/戍边/防诬诉也/今诉不诬/法止当杖/民有为妖言者/吏贪功/诬以谋反D明言/戍边/防诬诉也/今诉不诬法/止当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