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8 寡人之于国也 (2)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 2 WORD版含答案 2020 2021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教学 教案 第三 单元 寡人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过程与方法加强诵读,增强语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体会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孟子仁政思想的时代意义,并能做出恰当的评论。教学时数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导入。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二、背景介绍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相互攻伐,战事不断,劳役繁重,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劳力不足是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鉴于此种情况,孟子提出了“仁政”主张。三、教师范读,学生正音四、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2、梳理脉络(一)提出问题: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二)分析问题: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三)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王道之始”和“ 王道之成”)(四)得出结论:保民、教民,则天下之民至矣五、细读课文,分层次疏通字词句(一)第一段之:助词 于:对于 凶:荒年,收成不好 然:这样 河内:黄河以北 河东:黄河以东无如:比不上 加:更(二)第二段填:形容鼓声 鼓 :动词 既:已经曳(y):拖着 兵:兵器 走:逃跑或:有的人 直:只是,不过 无:通“毋” (三)第三、四段1、重点字词 数:c ,密 罟:g ,网洿:w,洼地积水 丧:sng,办丧事树:种植 衣:y ,动词,穿 畜:x ,畜养谨:认真从事 庠x
3、ing序:学校 申:反复陈述 悌:t 敬爱兄长 义:道理 颁:同“斑” 王:wng,为王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四)第五段检:约束 莩:pi o ,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罪,动词,归罪非我也,岁也。(否定式判断句)六、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七、探究孟子的论辩艺术(一)长于诱导,层层深入(二)善用比喻,明白晓畅(三)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四)运用排偶,气势磅礴七、作业(一)整理课堂笔记,梳理文言知识。(二)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三)背诵课文。板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层层深入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解决措施(“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得出结论:保民、教民,则天下之民至矣课后反思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造学生的知识结构,并用这种方法来刺激学生学习的欲望,这一点对于文言文教学尤其重要。本节课无论是字词句教学,还是篇章结构教学,我都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学生上课的表现将可能影响课堂任务的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097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