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四川省 资阳市 2015 2016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资阳市20152016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对应的虚线框内。2第卷和第卷中的单项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第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境界”理论对美学
2、体系建构的意义 “境界”说以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为依据,思考审美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无疑是美学的归宿,对于克服美学研究的哲学认识论的片面倾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美学与哲学的关系如何,这是十九世纪鲍姆嘉通在提出美学这一概念时就明确了的,西方美学沿着这一方向发展的同时,对我国美学界发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的学者如朱光潜、蔡仪、李泽厚等,在他们的著述中都有明白的表述。哲学认识论对于美学发展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明确的,使美学在研究人的本质和人类基本价值方面,有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是,也由此导致长期以来美学研究的形而上的倾向。此中情形,学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体会。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都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应该
3、说,王国维创立的“境界”美学体系,对我们解决美学研究的形而上的倾向,有一定的启发。王国维在创立“境界”说之前,深刻反思叔本华、康德等人的美学思想,深感其哲学的空泛性和主观性,在评论红楼梦时,就对叔本华的学说进行了反省。在为静庵文集作序时写道:“旋悟叔氏之说,半出于主观的气质,而无关于客观的知识。”在为静庵文集做第二篇序时,进一步表现了他对叔本华哲学的态度。“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此二三年间最大之烦闷”。人应成为美学关注的中心,王国维选取与中国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境界”,来构建他的美学体系,将人的生命活动
4、与存在价值纳入美学研究的对象,使美学具有了更加具体和实在的特征。最根本的,是王国维从文化的角度来为美学的发展发现定位,这就使美学在探索人的本质的同时,具有了较多的人文价值。美学既不是文学作品评介,也不是思想史,更不是哲学、社会学,而是所有这些文化现象的融合,包括人类学、艺术史、电影研究、性研究、语言学、哲学、政治理论、心理分析、科学研究、社会和思想史以及社会学等各方面。美学对这些文化现象的关注,正可以使美学走向文化。对于中国美学来说,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美学体系,更能从本原上来认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及由此带来的审美特征,也必将把当代审美文化列入美学的视野,包容人类文化中更多的感性内容
5、,引导人类正确对待艺术之外的政治、道德、科技、教育等,在文化的视野中,光大美学的人文价值,使美学真正成为引导人类感情、生活健康发展的科学。(摘自王国维“境界”说的文化背景及美学定位)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美学研究的哲学认识论对我国美学界产生过深刻影响,中国学者如朱光潜、李泽厚等,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有明确表述。B“境界”美学体系思考审美与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美学在研究人的本质和人类基本价值方面,有了一系列重大突破。C“境界”美学体系对于克服美学研究的哲学认识论的片面倾向,解决美学研究的形而上的倾向,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境界”美学体系从文化的角度来为美学的发展发现定
6、位,探索人的本质问题,使美学研究具有了较多的人文价值。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十九世纪的鲍姆嘉通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时,对美学和哲学的关系如何进行了明确,对西方美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B王国维深刻反思叔本华、康德等人的美学思想,深感其哲学的空泛性和主观性,对哲学研究产生了厌倦,转而研究美学。C王国维在静庵文集的第二篇序文里,表明了自己对叔本华哲学的态度,认为“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D美学体系建立在文化基础上,必将把当代审美文化列入美学视野,包容人类文化中更多的感性内容,引导人类正确对待政治、道德、教育等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7、的一项是(3分)A“境界”美学体系以人的具体的生命活动为依据,将生命活动与存在价值纳入研究对象,使人成为了美学关注的中心。B长期以来美学研究的哲学认识论的形而上的倾向,学术界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体会,许多学者都在积极探索,试图解决这一问题。C美学是众多文化现象的融合,对这些文化现象的关注,可以使美学走向文化,使美学具有更加具体、实在的特征和较多的人文价值。D在文化基础之上的美学体系,从本原上来认识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可以光大美学的人文价值,使美学成为引导人类感情、生活健康发展的科学。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
8、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征之,起家为秘书丞。绍始入洛,累迁汝阴太守。尚书左仆射裴颜亦深器之,每曰:“使延祖为吏部尚书,可使天下无复遗才矣。”沛国戴晞少有才智,时人许以远致,绍以为必不成器。晞后为司州主簿,以无行被斥,州党称绍有知人之明。元康初,为给事黄门侍郎。时侍中贾谧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潘岳、杜斌等皆附托焉。谧求交于绍,绍距而不答。及谧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太尉、广陵公陈准薨,太常奏谥,绍驳曰:“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
9、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文武显于功德,灵厉表于暗蔽。自顷礼官协情,谥不依本。准谥为过。宜谥曰缪。”事下太常。时虽不从,朝廷惮焉。 齐王冏既辅政,大兴第舍,骄奢滋甚,绍以书谏曰:“夏禹以卑室称美,唐、虞以茅茨显德,宜省起造之烦,深思谦损之理。”冏虽谦顺以报之,而卒不能用,绍尝诣冏谘事,遇冏宴会,召董艾等共论时政。艾言于冏曰:“嵇侍中善于丝竹,公可令操之。”左右进琴,绍推不受。冏曰:“今日为欢,卿何吝此邪?”绍对曰:“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若释公服从私宴,所不敢辞也。”冏大惭。艾等不自得而退。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诏
10、驰诣行在所。值王师败绩于荡阴,百官及侍卫莫不溃散,唯绍俨然端冕,以身捍卫,兵交御辇,飞箭雨集,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节选自晋书嵇绍传)注:侔:相齐,行在所:天子所在的地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B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C公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D公
11、匡复社稷/当轨物作则/垂之于后/绍虽虚鄙/忝备常伯/腰绂冠冕/鸣玉殿省/岂可操执丝竹/以为伶人之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本义为像没有根的瓜,是的自称,也是一方之长的称谓,此处指幼年死去父亲。B“谥号”是古代、诸侯等死后,根据他们的道德品质而给予的一种评判性质的称号。C“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泛指音乐。D“社稷”是土神和的合称。古代君主祭祀土谷神以祈求国事太平,后用“社稷”代指国家。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嵇绍孝顺母亲,才能出众。嵇绍侍奉母亲非常孝顺,与郤缺一样贤能,山
12、涛向武帝推荐他担任秘书丞,于是武帝发诏书征召,后来嵇绍升迁任汝阴太守。B嵇绍为人正直,刚正不阿。贾谧凭借外戚的身份受宠信,想与嵇绍交往,嵇绍拒而不答;广陵公陈准死后,太常上奏请求给陈准谥号,嵇绍据理反驳。C齐王冏劳民伤财,骄傲专横。齐王冏大兴土木,营建宫室,嵇绍上书劝谏,最终没有采纳;嵇绍向齐王冏咨询政事遇宴会,齐王冏采纳董艾之言让嵇绍操琴为欢。D嵇绍忠于君王,英勇无畏。朝廷北征,嵇绍受诏奔赴皇帝所在的地方,王师在荡阴战败,百官及侍卫纷纷溃散,只有嵇绍誓死捍卫皇帝,最终被射死在皇帝身旁。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5分)译文: (2)及谧
13、诛,绍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弋阳子,迁散骑常侍。(5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浣 溪 沙 苏 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白发唱黄鸡:出自白居易的醉歌,喻指黄鸡每晨能报晓,故用以喻指时光流逝,更催人老。8词的上片写景,景色如画,请从意象的角度简要分析。(5分)答: 9下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136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狼第二课时课件(部编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