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19皇帝的新装课件(部编版).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19 皇帝 新装 课件 部编版
- 资源描述:
-
1、新课导入皇帝的新装19 皇帝的新装学习目标1.掌握童话及有关安徒生的文学常识,理清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重点)2.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想象和夸张手法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难点)3.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真诚、求实、不慕虚荣的良好品质。(重点)作者名片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他一生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以诗意而又幽默的笔调,改变了现代童话的面貌,并开启了童话创作的先河,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背景链接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叶君健译。有改动。这篇童话写于1
2、837年。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写成了皇帝的新装,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无情地嘲讽了贵族阶层的丑恶行径,深刻地剖析了当时社会的病态。文体知识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童话往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整个大自然中的事物以及家具、玩具等社会生活中的事物以生命,给它们注入人的思想感情,将它们人格化。字词学习炫耀()称职()滑稽()陛下()头衔()爵士()赏赐()随声附和()骇人听闻()xun生难字chnjbxinjuchhi多音字()漂亮()漂流()漂白漂piopio
3、pio()圈定()圈起来()羊圈圈qunjunjun()系鞋带()联系系jx()自称()称职称chnchn词语集注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妥当:稳妥适当。理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呈报:用公文报告上级。滑稽: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故事的引子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4)第三部分(523)皇帝爱新装成癖。写皇帝上钩,骗子开始“做”新装。写皇帝和群臣“看”布料。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第四部分(2433)第五部分(34
4、37)写皇帝“穿”新装参加游行大典。一个小孩子揭穿“新装”的骗局。课文解读诵读第自然段,思考段中哪些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夸张从多方面把皇帝酷爱新装的癖好描写到极致,突出了皇帝爱慕虚荣
5、、荒唐可笑。为下文骗子投皇帝所好“纺织奇特的布做新衣服”埋下伏笔。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内容上:骗子揣摩透了包括皇帝、官员在内的人们的虚伪心理,他们正是抓住这些人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看不见“新装”这一心理行骗的,体现了骗子的狡猾。结构上:布的这一特性是贯串故事始终的主线,作者展开情节、安排材料、刻画人物都是围绕这个主线进行的。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思考:第3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心理描写:皇帝想凭借衣服来辨别臣民是聪明还是愚蠢和是否称职,表现了皇帝的愚蠢无知,而正是皇帝这种愚蠢的想法,才导致了下文中骗子的骗术得逞
6、,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皇帝的心理活动表明了什么?皇帝从“感到有些不大自然”到“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再到“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由心虚到强作镇静,这些自相矛盾而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把皇帝不自信、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第8段和第10段中老大臣的心理描写有何作用?老大臣为什么要撒谎?这两段心理描写突出了老大臣的自欺欺人,虚伪透顶。老大臣撒谎是因为他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是为了保住官位。老大臣向皇帝撒谎,实际上扮演了骗子帮凶的角色。第5-17段写两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布料的情形,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有何作用?内容上:先后安排两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