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九月月考语文试卷.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 哈尔滨 2011 2012 学年度 九月 月考 语文试卷
- 资源描述:
-
1、 黑龙江哈尔滨三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九月月考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艺创作走进“微”时代文/黄小希“自打微博横空出世,你写个求爱信要是超过140个字,你都发不出去!谁有空去看你伤春悲秋?”一位网友的感慨,折射出微博这种短小精悍的文化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的流行程度。作为一种新媒体,近两年微博的发展可谓“神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期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某种程度上,庞大的微博用户群体,宣告了一个“
2、微”时代的到来,人们在140个字的篇幅内乐此不疲地写着、读着、评论、转发,并恍然发现,仅仅通过百余字,就可以很好地实现信息传递乃至情感沟通。微博的东风,不仅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也催生出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新鲜事物。一方面,寥寥数语并不妨碍一篇微小说完成人物的塑造与情绪的表达,90秒的时长同样可以演绎一个情节紧凑的电影故事;另一方面,手机、电纸书等种类丰富、功能繁多的阅读终端,让人们得以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微小说、微电影等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人们即时消费的诉求。第一篇微小说出自何人之手,答案莫衷一是,但今年以来,一些网站举办的微小说大赛、微电影节,着实激发出网友们的原创热情。草根
3、力量的参与,让这些传统文艺形式的“微缩版”在语言和内容上与当下社会靠得更近。无论是反映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传递某种情绪,微小说,微电影往往有在一定程度上扣动一些人的心弦,引来共鸣。有人由此认为,微小说扩大影响范围是不可阻挡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的文学“地图”。然而在一些人看来,微小说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生事物。确切地说,它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对汉语文字之美的回归。个字的限制,逼迫作者锤炼语言,去掉繁复的形容词、副词,文字因此简洁、干净、有张力。一如阿托尔斯泰所言:“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对于目前由老男孩等掀起的微电影热潮,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微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
4、“高高在上”的姿态,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小人物、小命运、小细节或是虚构“悬念”、“奇观”等方面。无论各方观点如何,微小说、微电影能否取得健康持续发展,避免昙花一现,关键还在于能否在有限的表现空间里真正给人以阅读、观影的愉悦,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留给人们回味的空间,震颤受众的心灵。这也是文艺创作的本意所在。1不属于微博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在当下社会流行程度之高的表现的一项是( )(3分)A作为一种新媒体,近两年微博的发展可谓“神速”。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B人们在140个字的篇幅内乐此不疲地写着、读着、评论、转发,并发现,仅仅通过百
5、余字,就可以很好地传递信息甚至沟通情感。C微博的东风,不仅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也使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新鲜事物应运而生。D有人认为,微小说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的文学“地图”。2下列关于“微”的含义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A指当下流行的文化传播方式给人的微妙的心灵感受。B指微博要求以一百多字表情达意的短小精练的特点。C指微小说以寥寥数语完成人物的塑与情绪的表达。D指微电影以几十秒的时长演绎一个情节紧凑的故事。3下列关于文意的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3分)A“自打微博横空出世,你写个求爱信要是超过140个字,你都发不出去!”这句话鲜明地
6、表示出现代人对于真情的冷漠、网络对于情感表达的负面影响。B因为微小说,微电影在“体型”上契合了人们即时消费的诉求,所以,手机、电纸书等阅读终端才能让人们充分利用各种时间“碎片”来阅读娱乐。C无论是反映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传递某种情绪,微小说、微电影都能扣动人们的心弦,引来共鸣,所以,也就突破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D有些人认为,确切地说,微小说仍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字数的限制使作者必须锤炼语言,去掉繁复的修饰,文字因此简洁、有张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以治历数和风气闻于郡中。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
7、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今兹少利,不如明年。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权遂征祖,卒不能克。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死亡,权恐失之,范曰:“未远,必生禽祖。”至五更中,果得之,刘表竟死,荆州分割。及壬辰岁,范又白言:“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权以难范,范曰:“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备卒得蜀。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权曰:“若终如言,以君为候。”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
8、:“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权曰:“有之。”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范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素与魏滕同邑相善。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与汝偕死。”滕曰:“死而无益,何用死为?”范曰:“安能虑此坐观汝邪?”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铃下不敢,曰:“必死,不敢白。”范曰:“汝有子邪?”曰:“有”。曰:“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铃下曰:“诺。”乃排阁入。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良久,权释,乃免滕。滕见范谢
9、曰:“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黄武五年,范病卒,长子先死,少于尚幼。于是业绝,权造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三国志吴范传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应验B未远,必生禽祖 通“擒”,捉C权以难范,范曰:“” 责难D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 知道5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部能表现吴范“神机妙算”的一项是( )(3分)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 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至五更中,果得之 刘表竟死,荆州分割昔在吴中,尝言此事 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A B C D6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10、(3分)A当初,孙权在吴郡,想要讨伐黄祖,吴范认为当时不吉利,不如下一年再出兵,并预料到那时刘表会身死国灭。但孙权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结果真的没有成功。B孙权即位做了吴王后,在论功行赏时,本已封吴范为都亭侯,但诏令发出后,孙权变卦,取消了对吴范的封赏,原因是孙权觉得吴范对自己吝惜法术。C在搭救魏滕一事上,吴范表现出了重情重义、勇敢无畏的一面,这一点也触动了铃下,是使锻铃下同意进去为他通报的重要原因。D黄武五年,吴范病逝,孙权追念他,想再招募像吴范一样懂得术数的人,却一无所获。这件事从侧面展现出吴范法术的高超。7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
11、4分)(2)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太夫相知,知汝足矣,何用多为!(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双调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杀江南。8诗人善用数词写景,请任选两个数词,结合作品赏析其妙处。(5分)9曲终诗人曰“爱杀江南!”那么江南有哪些可爱之处?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3)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4
12、)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5)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6)信誓旦旦, 。(诗经卫风氓)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缅怀丰子恺老友朱光潜子恺是受“四人帮”残酷迫害者之一,含冤去世已一年多了。他在我心中仍然活着,他是个令人难忘的人。我认识子恺还在半个世纪之前。江浙战争把我在上海教书的一个学校打垮了,夏丐尊把我介绍到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教英文,那里同事的有夏丐尊、朱自清和丰子恺等人,我们课余闲暇时经常在一起吃酒聊天。我至今还记得子恺酒后面红耳赤,欣然微笑,一团和气的风度,这时他总爱拈一张纸乘兴作几笔漫画,画成就自己制成木刻,让我们传观,我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部编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