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3

类型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3)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1455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PPT
  • 页数:23
  • 大小:1.0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3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教学 课件 第二 单元 孟子 见梁惠王
    资源描述:

    1、孟子见梁惠王教学目标1、了解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3、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熟读、背诵一些片段。教学难点儒道的对立和互补。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山东邹城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邹氏。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邹国。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其人其事: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

    2、,属散文集。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合在一起称“四书”。语录体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师承孔伋(孔子之孙。一般来说是师承自孔伋的学生),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有孟子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善用比喻,以雄辩著称。孟子思想

    3、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2、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3、道德伦理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

    4、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叟:对老人的尊称亦:句首助词,无义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将对我国有什么利 吗?”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亦:但,只交征利:互相求取利益。征,求取,追逐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有仁义罢了。大王说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什么对我的封地有利?士、庶人说 什么对我自身有利?上下互相求取利益,国家就危险了。万乘

    5、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译文: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杀害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之家;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从一万里取一千,从一千里取一百,不能说不多了。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苟为:如果,假如后义:以义为后,即轻视义。后文的“先利”,意思是重视利益。不夺不餍:不夺取全部就不满足。译文:(可是,)如果轻视义而重视利,那么他们不夺取全部就不会满足。(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求仁 却抛弃他的父母的,(从来

    6、也)没有讲求义 却轻视他的国君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思考题:1、文章开头,梁惠王一看到孟子提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核心是什么?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利2、从梁惠王的问话中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君呢?重利。直率一句话就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人3、孟子见梁惠王给他开出什么治国良药?答案:仁义。为什么?因为王曰 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先破后立用铺排手法,破对方观点立自己的观点仁是蕴藏在

    7、内的,义是发之于外的既然梁惠王只知言利,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答案: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探讨1:你认为孟子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会失败?孟子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历史的原因。可以说,不是孟子的失败,而是历史的失败,是历史的悲哀。正因为历史没有选择孟子,所以战国才会如此硝烟弥漫,人民才会困顿不堪。历史没有选择孟子,但是我们这个世界还是需要孟子。在现代社会,当人类的精神家园渐渐荒芜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功利,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了孔孟的精神超越了历史,超越

    8、了国界,在熠熠生辉!探讨2、你认为孟子的思想在现实中有什么意义。面对利字当头的梁惠王,孟子怎样游说自己的观点呢?(也就是说说有什么艺术特色)1.讲求章法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破对方的观点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我们平时说话作文要学会这样,增加说理的深刻性2.善于铺排重难点探究:孟子的义利观究竟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应该怎样看待他的义利观?“重义”只是以义为上、先义后利、以义求利,并非不言利,也不轻利。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2、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3、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

    9、后知长短。5、我知言,吾善养浩然之气。“我善于知悉别人的言辞,也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孟子语录:6、养心莫善于寡欲。7、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0、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孟子语录:课堂总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由此可见,利对人的诱惑是十分巨大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多指的是“权力”和“金钱”等,很多人获取了很多物质财富,但是精神空虚,甚至唯利是图,损人利己,忽略精神层面的追求,忽略道德品质的完善。对这样的人而言,孔子、孟子的话,无疑是一味“清醒剂”。“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 1、理解所选课文的主要思想。2、熟读、背诵一些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孟子见梁惠王 (3)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145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