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精品教案教学设计小学优秀公开课.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部编版部编人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古诗 精品 教案 教学 设计 小学 优秀 公开
- 资源描述:
-
1、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本单元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编排了 4 篇课文: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以及 1 个“口语交际”、1 个“习作”、1 个“语文园地”。本单元旨在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精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后题和略读课文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找关键句,抓住文章的主要观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意见不同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古诗三首3浪淘
2、沙(其一)描绘了黄河气势雄伟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不畏险阻, 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江南春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书湖阴先生壁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1. 会写 14 个生字,会写 20 个词语。2. 能结合注释,借助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中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背诵 3 首古诗,默写浪淘沙(其一)。3. 默读课文,能结合关键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学习说明方法。4. 能揣摩优美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感受农民重新得到土只有一个地球2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爱护环境,保护地
3、球。青山1讲述的是一个山野老农,将毕生精力用怎么办”,在生活中遇到意见不同的事情时,能换位思考,态度平和、简洁明了地表达意见,准确地把握别人的观点。“习作”的任务是学写倡议书,能用正确的格式就自己关心的、与环保相关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不老于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造福子孙后代。地后的喜悦之情。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三黑和土地1描写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体现了农民对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口语交际1意见不同怎么办1. 生活中听到不同意见时,能换位思考,积极沟通。2. 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3. 表达观点时,能简洁明了
4、,有理有据。习作2学写倡议书1. 能就自己关心的、希望得到大家支持的问题,写一份倡议书。2. 能用正确的格式书写倡议书,并发布在合适的地方。语文园地2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1. 能交流在朗读和感悟古诗词中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句时可运用的学习方法。2. 能说出段落表达的观点。3. 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快捷的乘车方案。17 古诗三首1. 会写“涯、莺”2 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3. 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重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2. 能
5、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1. 生字教学本课要求会写的 3 个生字可结合文中注释理解识字。书写时,注意“簸”是上下结构; 教学“涯”的书写时,强调右边外部是“厂”,不要多加一点;“莺”中间是“冖”,不 要写成“宀”。2. 阅读理解本课 3 首古诗都是七言诗,描写的都是自然美景。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想象,以丰富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感受。本课 3 首古诗要求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要求默写江南春。3.表达运用古诗中有许多精妙的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
6、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法。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便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学生在了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感受许多古诗词的这一特点。1.预习提纲(1) 结合注释理解“簸”字,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2) 查找黄河的相关资料。(3) 查找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4) 查找对偶的诗句。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 课时。第 1 课时浪淘沙(其一)课时目标1. 会写“涯”这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默写浪淘沙(其一)。3. 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
7、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一、导入解题1. 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板书课题)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3. 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4. 了解作者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设计意图】通过
8、播放黄河视频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黄河,体会诗中描绘的黄河的雄伟气势。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1.读准读通。(1) 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 2.读好诗句的停顿。(1) 自主尝试读好停顿。(2) 教师范读。(3) 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读好古诗的节奏,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1. 学习第一、二句。课件出示: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1) 指名读,齐读。(2) 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九曲黄河弯;万里沙黄河长、沙很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
9、惊涛骇浪。)(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第一句:想象黄河曲折悠长、蜿蜒漫长的画面,重读“九曲”“万里沙”。第二句: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的画面,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指名读、师范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4) 指导书写“涯”这个字。(5) 小结: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6) 找学生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说说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用词精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2. 学习第三、四句。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之竹石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