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周考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阆中 东风 中学 2021 届高三 语文 上学 第五 考试题
- 资源描述:
-
1、四川省阆中东风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五次周考试题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东西方文明之间确实存在着差异,如东方文明有维护封建等级、重人伦、君主专制、重人治而轻法治的特点,而西方文明推崇商业冒险精神,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重科学民主与共和法制等。不过,这种差异最主要体现在东西方思维方式上。东方的思维方式体现为整体思维、循环思维、模糊思维和直觉体悟思维,而西方则是分析思维、直线思维、明晰思维和逻辑推理思维。思维方
2、式尽管不同,但也有融合,作为具有中国文化物态特征的建筑就能体现这一点。正是这种融合才产生了许多中西合璧的建筑,如清代圆明园的西洋楼、开平明楼,民国时期的武汉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其实,东西方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相通之处。如西方三权分立与中国古代五行说中的相生相克思想有着相似之处,老子思想中的“大道废,有仁义”的悖论与西方康德哲学中的“二律背反”有着某种一致性,西方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进位法在中国古代易经中早有体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法与西方印象派绘画的透视技法也有着某种一致性。东西方文明尽管存在差异,但都强调追求自由、平等、正义,真、善、美。所以从大文化角度看,无论哪种文明,它们的最
3、高境界都是相通的。因此,东西方文明之间可以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一定要克服泱泱大国的“汉唐文化心态”,以科学的态度扬弃百家,为我所用。人类需要超越意识形态的竞争,促进文明之间的对话、合作,最终实现融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具有东方色彩的“黄色文明”和具有西方色彩的“蓝色文明”不应相互竞争,而应在相互对话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融合,从而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得到整体提升,生成一种新型的、为全球共享的“绿色文明”。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多种文明的交汇,互补以至融合。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当今世界,东方国家至今尚未形成自己的强势文化,更多地受到欧美文化的冲击而面临着
4、借鉴与整合异质文化的问题。吸收东西方百家文化之长才是最好选择。单方面强调自己的,必然故步自封,裹足不前;但单方面强调外来的,也是不可取的。失去民族性的东西就会浮游无根,产生精神错位,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空白;完全采用外来的东西也会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头重脚轻。今天,世界已进入大文化时代,看到东西方文化的共性和普世性,并把文化的共性贡献给人类,贡献给未来,才是东西方文明的出路。(摘编自陈奉林、卢静探寻文明交融与发展的新路)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东西方文明存在着诸多方面的不同,如东方重人伦重人治,西方重民主共和。B. 清代、民国时期出现的许多中西合璧的
5、建筑,表明了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相通之处。C. 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整体提升需要东西方融合“黄色文明”和“蓝色文明”,共建共享“绿色文明”。D. 东西方文明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表现,应在超越意识形态竞争的前提下,通过促进对话合作实现融合。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一开篇即指出了东西方文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和相通之处。B. 文章论证层层深入,末段再进一层,指出东西方文明在世界大文化时代的出路。C. 文章中事实论据典型、充分,涉及建筑、政治、哲学、数学、绘画等诸多领域。D. 文章辩证说理,既指出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着差异,也分析了二者的相通之处。3. 根据原文
6、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东西方文明之间能够沟通与交流,是因为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在最高境界上是相通的。B. 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应抛弃“汉唐文化心态”,敞开胸怀,科学吸收东西方百家文化之长。C. 面对当今世界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东方国家要做到既强调自己的,也强调外来的。D. 东西方文明个性与共性并存,我们应当淡化个性,贡献共性促融合,以构建新型人类文明。(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在引发观剧热潮的长安十二时辰中,导演在片头巧妙地利用日晷指示时间,既突出了剧中主题,又渲染了紧张气氛。大家对这日晷所指示的“十二时辰”有多少了解呢?十二时辰制的
7、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个月的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北方为子位,南方为午住,东方为卯位,西方为酉位,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回到原处,这样便产生了太阳变换一次辰位为一个时辰的概念,一昼夜为12 个时辰,人们便可以用太阳在天空中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这套计时方法为人们所接受并沿用下来,汉书翼奉传中载有“日加申”,意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后又进一步简化为“午时”等,用十二地支单独命名。此外,人们还用“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样更加形象的别称,分别对应子时、丑时、寅时等十二个时辰。(摘编自“十二时辰”简史,人民网2019年
8、7月26日)材料二5月 20日,被喻为“根本性飞跃”的新国际单位制正式生效,实现了7个国际基本单位全部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之上,意味着“国际单位制进入了量子化时代”。在7个国际基本单位中,时间测量的准确度最高、稳定性最强、应用面最广。高精准度时间的应用,能够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智能、更高效,社会管理更便捷、更可靠,同时能极大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例如,在互联网、移动通信、卫星导航等领城,均离不开对高精准度时间的应用。如果时间测量准确度不能突破微秒量级的限制,就不可能有当今万亿元规模的全球导航定位产业。卫星定位需通过测定电磁波信号传播的时间,来测定卫星与地面物之间的距离。1微秒的时间测量误差,导致
9、的地面定位误差约为300米,所以说,空间位置的准确度取决于时间度量的准确度。(摘编自沈则瑾国家时间频率计量中心上海实验室落地经济日报2019年6月12日)材料三标准原子钟借助的是数千个振荡的铯原子,并且主要通过各自独立测量完成计时。而最新的原于钟让原子更加紧密。在新原子钟中,锶原子被挤压成一个微小的三维立方体,密度是之前原子钟的一千倍。最新原子钟使用的是量子气体,在这样气体中的原子数量更多,这意味着原子的振荡将更加纯粹而且稳定时间更长。这是实现更准确时间测定的关键。为何我们努力想要更准确地测量?事实上许多科学研究的想法都取决于我们对于时间的准确测量。时间膨胀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的一种影
10、响,本质是说引力会影响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在地球上我们之所以无法感觉到是因为这种影响很小,但是它仍然存在。佛罗伦萨大学高精度计量团队的Nicola Poli称:“现在的原子钟非常精准,你可以使用它们测量我们在地球上经历的微小引力影响。这就为我们研究地球本身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摘编自史上最精准原子钟,计时准确度提升20倍!)4. 下列对材料中“时辰”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十二时辰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开始将历法上的12个月的名称应用到天文方位上,这是“时辰”这个概念产生的基础。B. 人们利用太阳所处的方位来确定时间,一昼夜太阳运行12个方位,太阳变换一次辰位便为一个时
11、辰,约相当于现在的1个小时。C. 根据史书,汉代曾以“日加申”表示太阳位于“申”的时刻,这时还带有方位的意味,后简化为“午时”等称呼,与方位脱离了关系。D. 除了以地支命名外,十二时辰中还有“鸡鸣”“日出”“食时”等更形象化的称呼,这是根据一天中太阳的状态、人的活动来命名的。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7个国际基本单位全部建立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之上,国际单位制进人了量子化时代,其中时间测量技术最为先进。B. 当前全球导航定位产业能够发展到万亿元规模,得益于时间测量准确度能突破微秒量级的限制,否则定位会有巨大误差。C. 最新原子钟使用量子气体,这会使原子数量更
12、多,原子的振荡将更加纯粹而且稳定时间更长,测量时间更加精准。D. 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引力会影响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虽然在地球上我们难以感觉到这种影响,但是它仍然存在。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我们极力提高时间测量的准确度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意大利卡尔维诺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刃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人,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
13、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仿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地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一停一顿地朝着空中喷着云雾,好像喷发转瞬即逝的智慧火花。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作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的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他大衣里冒出。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间的一小片公园走去。公园里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
14、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儿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
15、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弟弟们则着迷地看着从奇异轮廊中露头的月亮:“真美”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当马可瓦多带着少得可怜的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你们在哪里拿的?”他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胶合板,柴火烧得很快。“森林里!”小孩说。“什么森林?”“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既然这么简单,何况柴火又用完了,效仿孩子们还是值得的。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
16、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告诉,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那个晚上,阿斯托弗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便骑车去巡查。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的树木陪着他转动,大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刹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只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
17、”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着静止不动,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头
18、作者通过排比和一系列比喻,生动地表现了寒冷来势汹汹、无孔不入,给人以强大的压迫感。B马可瓦多一家人在寒冷中呼出的气息像各种云雾,既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形象特点,也是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反映沉重的生活,堪称“含泪的笑”。C卡尔维诺十分注重小说细节的前后呼应,比如警察阿斯托弗是近视眼却不敢戴眼镜这一细节,对于后文情节的展开就是至关重要的。D本文开篇从全知视角出发,单一叙事角度贯穿始终,为我们讲述了马可瓦多的一次幸运的经历,其形式与主旨与卓别林的许多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处。8小说多次提到“寒冷”,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卡尔维诺的作品在荒诞中蕴藏着真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
19、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甲)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辩博济其说,架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性强忮
20、,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多用门下儇慧少年。久之,以旱引去,洎复相,岁余罢。终神宗世不复召,凡八年。(宋史玉安石传有删改)(乙)论曰: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何如?”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明张溥宋史论节选)(丙)
21、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以不世出之杰,而蒙天下之诟,易世而未之湔者,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而在吾国则荆公。(清梁启超王荆公节选)注二帝三王:唐尧、虞舜及夏禹、商汤、周文(武)王。三代:夏商周。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B.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C. 而安
22、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D. 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熙宁”,宋神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每一位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B. “三司”,古代官职名。宋代以“盐铁、度支、户部”为三司,专掌国家的财赋,都由朝廷重要的大臣掌管。C. “领”,兼任,指以本官兼较低职,同样意思的还有“判”,而“摄”指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D. “荆公”是对王安石的尊称,因他曾被封为荆国公。古代对平辈或长辈也
23、可称“字”表尊敬,如“王介甫”。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王安石思维敏捷,志向远大。他写文章下笔如飞,文章精妙让人叹服;立有改变世事、风俗的志向。B. 王安石刚愎自用,固执已见。遇事不管对与错,他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当宰相时,因为旱灾,被罢免官职。C. 乙文中韩琦曾明确指出王安石不可担任宰相,神宗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明代张溥认为这是宋氏也是王安石的不幸。D. 甲文主要通过叙述人物言行来突出王安石的特点,乙文主要引用朱熹之言来褒贬他,而丙文用克林威尔做类比来评价他。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俄直集贤院,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
24、起。(2)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病后登快哉亭贺 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程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释】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黄华:菊花。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B. 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
25、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数次的思乡梦。C. 颈联虚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D. 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15. 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 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马说中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高雅的句子是_,_。苏轼的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
26、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一株小草造福世界,中国之蒿举世瞩目。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成功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对付疟疾可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屠呦呦不无担忧地说,疟原虫一旦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抗疟道路上最大的技术挑战。如果抗病毒药物的研发速度,跟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人类就可能在疾病面前面临无药可用的尴尬。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深知,躺在功劳簿上止步不前,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只有不断扩大已知世界的疆域,(
27、)。所以,在中国基本消灭疟疾的情况下,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带领团队继续攻关,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新突破,提出了“青蒿素抗药性”的合理方案。另外,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于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 红斑狼疮效果独特。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一蹴而就不知所措停滞针对B. 一劳永逸束手无策停滞应对C. 一蹴而就束手无策停止针对D. 一劳永逸不知所措停止应对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屠呦呦不无担忧地说,一旦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B. 在2015年诺贝尔生
28、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不无担忧地说,一旦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C. 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上,屠呦呦不无担忧地说,疟原虫一旦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D. 屠呦呦在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新闻发布会上,不无担忧地说,疟原虫一旦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才能降低B. 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就能降低C. 才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D. 就能降低未知世界给人类
29、生存带来的危险系数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台风具有强大破坏力,是自然灾害的一种,但_。台风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30亿吨降水。另外,_,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_。21.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5分)莲子作为保健药膳食疗时,一般是不弃莲子芯的。莲子芯是莲子中央的青绿色胚芽,味苦,有清热、固精、安神、强心之功效,将2克莲子芯用开水浸泡饮之,可治疗高烧引起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