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第4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第4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A承大祭(j)勿施(sh)于人雍(yn)虽不敏B樊(fn)迟错诸枉(wn)举皋陶(to)C举伊(y)尹其恕(sh)乎能济(j)众D近取譬(b)弘毅(y)长处(ch)乐【解析】A雍:yn,B陶:yo,D譬:p。2下列句子中的“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C)A(樊迟)问知B子曰:“知人”C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D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解析】AC都是同“智”,B了解,D掌管。3下列句子中的“其”字,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例:子曰:“其恕乎”A请问其目B尧舜其犹病诸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解
2、析】都是语气副词,大概。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D)A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B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C仁者安仁,知者利仁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解析】A形作名,B使动,C意动。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征辟: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隋唐只用于考中进士,明清殿试之一甲三名称赐进士及第,亦省称及第,另外也分别有状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的称谓。C国子监: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
3、职能。D祭酒:古代掌管祭祀的官员。【解析】祭酒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晋武帝咸宁四年设,以后历代多沿用。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按礼行事,不做不合乎礼的事情就是“仁”,如果放任自己的本性而不立足于礼,社会从个人到整体就都会乱套。B“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意思是,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那么天下就都归附到仁的境地了。由此可见,个人对社会的巨大作用。C“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个反问句意思在强调要做到仁,要拥有仁,关键在自己。自己不追求,自己不努力,再好的目标也等于零。D“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这是“为仁”的具体做法,也就是说
4、,一切行动都要符合礼。【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天你做到了克己复礼,全天下都会称许你是仁人。二、文本精品阅读选文,回答文后各题。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7下
5、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做,实践)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施加)C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帮助,接济)D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扬)【解析】弘:广大。8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解析】中“以”,介词,“用来”;中“以”,连词,相当于“而”。中“而”,连词,表并列。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D)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C何事于仁,必也圣乎D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解析】D项为一般句式。A、B、C三项都是状语后置。10下列各项对选文
6、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孔子告诉子贡,看到别人的错误应该终身“恕”,这里的“恕”是指宽恕。B孔子认为:仁,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C曾子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但他又认为奋斗终生,死而后已,道路却很遥远。D“杀身成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仁”。【解析】“恕”,不是宽恕,而是从自己出发,去推想别人。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
7、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取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见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女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女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子曰:“无也。君子之修行也,其未得之也,则乐其意;既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则不然,其未得也,患
8、弗得之;既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选自孔子家语)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孔子厄于陈蔡厄:穷困,灾难B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 赍:携带C子贡自井望见之,不说,以为窃食也 说:陈述,解说D其未得也,患弗得之 患:担忧,忧虑【解析】“说”通“悦”。1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ABCD【解析】D项,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其:代词,他/代词,修行。B项,然:动词,表示应答时肯定对方,是的/代词,这样。C项,以:介词,把/连词,因此。13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颜回在做饭的时候,见到灰尘落入
9、饭中,便把黏着灰尘的米粒拣出来吃了。B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便把颜回偷吃米饭的事报告给孔子,并讲了颜回的坏话。C孔子不偏信子贡的一面之词,用巧妙的方法作了调查研究,弄清了事情的真相。D颜回实事求是地向孔子做了汇报,孔子对颜回更加信任,孔子的弟子们对颜回更加敬佩。【解析】B项,“子贡嫉妒颜回的贤能”错,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14翻译下面的句子。(1)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译文:颜回、仲由就在土屋之下做饭,有片黑灰尘掉进饭中,颜回便把黏着灰尘的米粒取出来吃了。(2)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女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译文:我相信颜回为仁很久了,即使你有这样的说法,我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219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高中苏教版语文必修5课件:第3单元 3 记念刘和珍君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