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学案-22 地图上的发现∣语文S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上册语文学案22 地图上的发现语文S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22 地图 发现
- 资源描述:
-
1、22 地图上的发现课题地图上的发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设计,先引导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后,可以通过检查朗读和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进行反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解决,有的可以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学前准备1.搜集魏格纳的资料。(师生)2.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轮廓、吻合、锯齿、拼接”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前准备1.搜集魏
2、格纳的资料。(师生)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3.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导入:李四光勤于思考、执着求索,成了著名的地质学家。今天,我们再来看看魏格纳在地图上有了什么新发现呢?2.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2.交流魏格纳的资料。1.魏格是 国的 家、 家。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1.自由读课文,自学字词。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1)注意字音:廓、携、痕。(2)注意字形:悬、崖、适、存、置。2.选字填空。剧 锯( )烈 电( )( )本 ( )子涯 崖山( ) 天(
3、 )生( ) 悬( )值 置位( ) ( )日( )勤 ( )换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组织汇报交流。1.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两方面的内容:先写魏格纳从地图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由此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接着写科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许多事实,使得“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2.全班交流。3.课文主要写的是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
4、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
5、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