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教案2.5 古诗两首 人教新课标.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3181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19.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教案2.5 古诗两首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 2.5 古诗 新课
    资源描述:

    1、题西林壁说课稿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题西林壁。一、说教材 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这是一首哲理诗,编排在“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中。题西林壁是北宋诗人苏轼在1084年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诗人紧扣游览庐山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读来亲切自然,耐人寻味。二、说教学目标 本着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认知目标: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书写“壁、缘”两个汉字技能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白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

    2、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教学难点: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四、说教法 基于自己对古诗教学的理解,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情感为源头,采用激趣晓意明理提升的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品读诗句,在读中知情,在读中悟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知识拓展、内化、深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升华情感的目的。五、说学法 古诗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

    3、热爱古诗词。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我让“读”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悟情悟理,在读中感受古诗优美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六大部分,我先来说第一大部分 (一)激趣 新课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我国古诗语言精练,寓意深刻,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问学生:你都会背那些古诗呢?学生纷纷展示自己所会背诵的古诗,当有一位同学背到望庐山瀑布时,我把话题一转说:大家见过庐山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你们仔细观察,看这是那个地方的风景。(出示课件)看完前三张图片,学生可能还不太清楚这到底是哪个地方

    4、,但当他们看到第四张图片的时候,就会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庐山的风景。(我相机板书:庐山。)我接着说:庐山的风景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北宋大诗人苏轼也写下了一首引发后人深思的诗,它就是(板书:题西林壁)【设计意图:古诗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因此,利用课件播放美丽的庐山画面,可使学生陶醉于庐山的美景之中,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进而产生要朗读这首诗的愿望。】(二)初读中晓意(课件出示全诗)1.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1)学生第一遍读诗的题目,结合注释理解题意。(2)第二遍读诗的题目,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作者及诗的写作背景。 在学生充分交流后,我做了

    5、一些补充:苏轼在文坛享有盛名,但他的仕途却很坎坷,他由黄州被贬到汝州的途中,在游览庐山时有感而发,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诗。2.接着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1)学生自由朗读题西林壁,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学生齐读古诗,读完后我纠正读音。重点指导:“侧”“庐”“缘”“岭”的读音。(3)我读古诗,讲读法。一般来说,一句七言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4)播放音频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韵律。(5)学生练习读,再指名读,男女分组赛读。我相机评价,指导。3.最后引导学生理解诗意。(1)请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先小组内互相说,再指名让学生说。(2)我根

    6、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随机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明白。(板书:晓意)【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通过让学生反复读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求知欲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在反复自由地读诗的过程中,先领悟诗的大意,初步感悟诗的意境,读到位,意自见,情必悟,为深入感悟做好铺垫。】(三)品读中明理1.品读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件出示诗句)(1)我问学生:从这两句诗看,作者站在哪些角度看庐山呢?学生可能会说: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2)我接着问:从正面和侧面看,作者分别看到了什么?(3)学生可能会说:从正面看,看到了连绵

    7、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看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因为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去过庐山,这一句诗对他们来说可能比较抽象,我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出示课件)(4)接下来我让学生想象一下,此时我们就身在庐山之中,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自由发挥想象,交流完以后,我出示课件图片欣赏完以后,我问学生:此时庐山的景色美不美呀?让学生把这两句诗美美地读出来。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景色一样吗?学生肯定回答说:“不一样。”让学生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读这两句诗。【设计意图:以看的角度或者方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诗句,在品读中感悟语言。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入境,在想象中悟情,在想象中朗读,想象情境,

    8、进而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感情。】2.品读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课件出示诗句)(1)师:这么美的庐山,诗人为什么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慨呢?让学生用诗中的句子回答。(3)师:我先让学生用上“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4)师:再让学生用上“因为所以”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5)请学生说说从这两句诗中知道了什么?(6)学生交流完以后,我在这儿又补充了一段资料:元丰七年四月,苏轼与友人同游庐山西林寺,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才写下题西林壁。苏轼一生仕途很不得意,被一贬再贬。这首诗就是他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所写。在他人生低谷的时候,游览庐山让他豁然开朗。听完这段资

    9、料,让学生再读读这首诗,说说自己的感想。(板书:明理)(6)感想交流完以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这首古诗【设计意图:相关背景资料给学生提供事实依据,让学生更容易走进苏轼的内心,更容易感悟情感。此环节努力做到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由诗知人,再由人悟诗。】(四)拓展中升华第一,主要引导学生理解这首诗包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1)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指名说。(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相机指导。(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类似“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事例。第二,多媒体展示盲人摸象,让学生想想事中的人物错在哪?(出示课件)(板书:提升)【设计意图:语文水平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随着课改的深

    10、入,“大语文”理念登上了语文教学的舞台。课内与课外的交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这不仅是“大语文”理念的开放性课堂的重要内涵,同时也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式。此教学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诗的理解,同时又促进了学生对古诗的重视与热爱。注重文本与实际的联系,营造一个开放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喜欢上诗词,从而使诗词文化得以继承与发扬。(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并从中感悟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这就要求我们以后无论判断什么人,看待什么事情,都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观察,多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人或事。(六)布置作业1.默写题西林壁。2.把这首诗朗诵给家长听。板书

    11、设计(出示课件)题西林壁激趣庐山 晓意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明理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12、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

    13、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提升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出示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说课教案2.5 古诗两首 人教新课标.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181.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鹰学飞》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5 文学文化常识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4 综合性实践活动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河与青草》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考点专项练3 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母鸡种稻子》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小山泉的心愿》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小学语文:《小小的船》教学设计.doc
  • 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小儿垂钓》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寓言二则》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家》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学弈》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孔子游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一 汉字与书法鉴赏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辩论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妈妈不要送伞来》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修改润色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坐井观天》说课稿.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无言之美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地球清洁工》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课堂实录.doc
  • (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安徽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短文两篇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课堂实录.doc
  • 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小学语文:《唯一的听众》说课稿.doc
  • 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小学语文:《咏鹅》课堂实录.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