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安庆市 第二 中学 2023 2024 学年 高一上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安庆二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问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土星环之谜张唯诚“如果恐龙能用望远镜观测宇宙,那么它们有可能看到没有光环的土星”,这是科学家们最新得出的一种判断,这些科学家认为,土星的光环很年轻,它没有土星那
2、样古老,很有可能诞生于地球的恐龙时代。大致上说,对于土星环的年龄,天文学家们一直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土星环很古老,应该是和土星同时诞生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土星环很年轻,可能只存在了一两亿年,持后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土星环很明亮,不像有太多陈年的污垢和岁月的痕迹。太空中存在不少星际尘埃,还有大量来自彗星和小行星的碎片,假若土星环在太空中暴露了几十亿年,它就应该染上不少灰尘。它的环面应该变得暗淡和污浊才对。为了弄清楚情况,科学家们使用“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搭载的紫外图像光谱仪仔细研究了土星环中的颗粒。他们发现土星环上夹杂着一些冰块,认为这些冰块有可能在环内物质的循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保
3、洁”作用,它们将来自宇宙的污染物稀释和吸收掉了,因此土星环虽然并不暗淡,但依然可以很古老,这就是说,土星环有可能形成于45亿年前,和土星诞生于同一时期,那时太阳和它的行星刚刚从星云中脱颖而出。然而,在研究了落在土星环上的星际尘埃后,科学家们又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那些尘埃是2004年“卡西尼号”上星探测器抵达土星后,用携带的尘埃计数器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土星环被污染的年龄最多只有几亿年,这样的结果佐证了土星环很年轻的观点。2017年9月,“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又对土星环作了一次全新的探测,这是它在结束土星探测使命之前的最后一次探测行动,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土星环的质量与土星环的年龄之间存在着一种“质
4、量越大,年龄越老”的关系,因为质量巨大的土星环需要足够多的物质来“构建”,这样多的物质只有几十亿年前土星形成之初时的太阳系能够提供,于是,科学家们又一次研究了土星环,他们利用“卡西尼号”在土星和土星环之间往返飞行的机会,获得了土星和土星环作用于“卡西尼号”的引力数据,在分析了这些数据后,人们更倾向于支持年轻说。他们认为,土星环的质量远不如人们以前想象的那么大,所以土星环应该是在土星形成后才有的,它可能的确很年轻。关于土星环的形成,科学家们也提出过不少理论。有一个理论认为,在大约2亿年前,一颗土星的卫星破碎了,它的碎片形成了土星环,现在看来,这个理论对破解土星环之谜很有帮助。土星拥有很多卫星,它
5、们的运行影响着整个土星系统,2016年,有科学家通过计算表明,哪怕土星外层的某颗卫星只向内移动一点点,土星的整个卫星系统就有可能失去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卫星有可能进入一种危险的轨道上。在那里,土星的引力把它们分解成碎片和尘埃,这些物质会组成环绕土星的土星环。那么,如何解释土星环的倾斜呢?土星的自转轴相对于它环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面倾斜了近27度,所以土星环也是倾斜的。这种倾斜看上去太大了,不太可能是土星诞生时形成的,也不像是遭遇了碰撞形成的。天文学家们一直怀疑土星环的倾斜可能与海王星有关。有研究显示,土星的自转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做周期性运动,这种运动被称为“进动”,是自转轴绕某一中心旋转
6、的现象。土星进动的状态似乎与海王星的运行很合拍。土星的进动像一个旋转的陀螺,而海王星环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也在发生摆动,像一个摇摆的呼啦圈。这并不像是巧合,天文学家们认为,土星自转轴的倾斜是土星与海王星发生了引力关联的结果,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轨道共振”。然而“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的探测数据显示,土星与海王星的所谓引力关联,并非完全合拍,科学家们依据“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的探测数据模拟了土星内部的质量分布,结果发现,土星的运行的确接近与海王星共振的状态,但并不与海王星的共振完全吻合。这意味着这两颗行星可能只是一度处于轨道共振状态,但目前却并非如此了,土星可能已经摆脱了与海王星的共振。为什么会这样呢?
7、模拟显示,如果从土星曾经拥有的全部卫星中去掉一颗,便可以解释土星的运行为什么并没有与海王星的共振完全相符的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如今拥有83颗卫星的土星曾至少还拥有过多出一颗的卫星,他们将这颗卫星命名为“蝶蛹”,它与土星的第三大卫星土卫八大小相当,“蝶蛹”与它的兄弟姐妹们一起环绕土星运行,并和其他卫星一起,以一种能让土星保持其倾斜度,并与海王星形成共振的方式拉扯着土星,然而,到了距今2亿到1亿年间的某个时期,“蝶蛹”变得不稳定了,它进入一个混乱的轨道区,导致它的轨道过于靠近土星,被土星巨大的引力撕成了碎片。接下来,土星吞噬掉了“蝶蛹”的大部分物质,但也留下了一小部分物质,它们悬浮在环绕土星的轨道
8、上形成了土星环。这个由模拟得到的结果,帮助科学家们很好地还原了土星环形成的过程,且在诸多方面与土星环今日呈现的状况相吻合,因而被科学家们认为是最能解释土星环之谜的理论,简要地说,这个故事大致是这样的:当土星形成时,它的自转轴是基本垂直于它的公转轨道面的。然而,随着土卫六(土星最大的卫星)渐渐远离土星,加上“蝶蛹”等卫星的作用,土星和海王星之间发生了共振关系,土星的自转轴发生倾斜且越来越厉害,最后达到了36度。到了大约1.6亿年前,土星巨大的引力终于将“蝶蛹”撕碎了,由于失去了“蝶蛹”,土星脱离了与海王星的共振,它的自转轴的倾斜度得到调整,从36度减小到现在的大约27度,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
9、状态。至此,土星环之谜终于得到了一种理论上的解释。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故事不仅可以解释土星环的倾斜,而且与有关土星环年龄的研究结果吻合,因此是一种可信度较高的理论。(选自科学24小时,有删减)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保洁”在文中是指土星环上夹杂的冰块对环中的污染物进行稀释、吸收。B. “进动”在文中是指土星的自转轴随时间的推移做的一种周期性运动。C. “轨道共振”在文中是指土星环与海王星发生的轨道与轨道的共振现象。D. “蝶蛹”在文中是指土星83颗卫星之外的已经被土星引力扯碎的卫星。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土星
10、环的年龄,天文学界一直存在很古老和很年轻两种观点,前者认为它和土星一起诞生,后者则认为远远晚于土星。B. 科学家利用“卡西尼号”研究了落在土星环上的尘埃,发现土星环被污染的年龄不长,证明了土星环上冰块的“保洁”作用。C. 土星自转轴倾斜了近27度,如此巨大的倾斜度不可能是原生或被碰撞形成的,可能与海王星有关,天文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D. 形成之初,土星自转轴基本不倾斜,但随着土星的卫星的影响,“轨道共振”的发生,导致其自转轴倾斜度发生了变化。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关于土星环年龄的两种观点一直争执不下,最终在“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数据模拟的科技支撑下,年轻说完胜古老
11、说。B. 土星的整个卫星系统一旦失去稳定性,会导致土星的一些卫星必然进入一种危险轨道,最后被土星引力扯碎而形成土星环。C. 模拟所得的结果很好地还原了土星环形成的过程,在很多方面与土星环现状吻合,因而被科学家们认为是最能解释土星环之谜的理论。D. “蝶蛹”卫星被土星完全吞噬前,土星和海王星一度处于轨道共振状态,再加上其卫星的共同作用,使土星自转轴倾斜度能自由调整。4. 这篇科普文写了土星环的哪些“谜”?请简要概括。5. 科普文是科学客观的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这篇科普文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科学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 C 2. B 3. C 4. 土星环年龄之谜。土星环形成之谜
12、。土星环倾斜之谜。 5. 知识性:向读者介绍天文学有关知识,如土星环的年龄、成因、为何倾斜等“土星环之谜”。科学性:用“进动”“轨道共振”“蝶蛹”等相关科学术语解释宇宙现象,用物理理论揭示宇宙奥秘;用科学家利用“卡西尼号”的实践探索来表现天文学家界研究土星环的进展。【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土星环”错,张冠李戴。原文“土星自转轴的倾斜是土星与海王星发生了引力关联的结果,这种现象又被称为轨道共振”,可见与海王星发生轨道共振的不是“土星环”,应是“土星”。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证明了土星环上冰块保洁作用”有误,原文“
13、这样的结果佐证了土星环很年轻的观点”。 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 “年轻说完胜古老说”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数据显示,土星环被污染的年龄最多只有几亿年,这样的结果佐证了土星环很年轻的观点”,文章并没有对两种观点进行最终的比较评判。B.“必然进入一种危险轨道”说法绝对。原文是“土星的整个卫星系统就有可能失去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卫星有可能进入一种危险的轨道上”,原文是“有可能”。D.“使土星自转轴倾斜度能自由调整”曲解文意。原文是“它的自转轴的倾斜度得到调整,从36度减小到现在的大约27度”,并非能自由调整。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
14、要点的能力。根据原文“大致上说,对于土星环年龄,天文学家们一直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土星环很古老,应该是和土星同时诞生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土星环很年轻,可能只存在了一两亿年”可知,本文首先针对土星环是年轻还是古老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即土星环年龄之谜。根据原文“关于土星环的形成,科学家们也提出过不少理论。有一个理论认为,在大约2亿年前,一颗土星的卫星破碎了,它的碎片形成了土星环。现在看来,这个理论对破解土星环之谜很有帮助”可知,本文还对土星环如何形成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即土星环形成之谜。根据原文“那么,如何解释土星环的倾斜呢?土星的自转轴相对于它环绕太阳运行的公转轨道面倾斜了近27度,
15、所以土星环也是倾斜的”这一自问自答的方式可知,作者在文中还对土星环为什么是倾斜的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即土星环倾斜之谜。【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体裁特点和写作特征的能力。知识性:首先,根据文章论述的对象,如“大致上说,对于土星环的年龄,天文学家们一直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土星环很古老,应该是和土星同时诞生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土星环很年轻,可能只存在了一两亿年”“关于土星环的形成,科学家们也提出过不少理论。有一个理论认为,在大约2亿年前,一颗土星的卫星破碎了,它的碎片形成了土星环。现在看来,这个理论对破解土星环之谜很有帮助”“那么,如何解释土星环的倾斜呢?”可知,文章的写作主旨是
16、介绍土星环的年龄、形成原因、为何倾斜等相关科学知识,从写作主旨和对象的角度,可看出本文的科学性。科学性:为了介绍上述说明对象,作者在文中充分运用“进动”“轨道共振”“蝶蛹”等相关科学术语,用物理理论揭示宇宙奥秘;并详细介绍“那些尘埃是2004年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抵达土星后,用携带的尘埃计数器收集到的”“2017年9月,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又对土星环作了一次全新的探测,这是它在结束土星探测使命之前的最后一次探测行动”“于是,科学家们又一次研究了土星环,他们利用卡西尼号在土星和土星环之间往返飞行的机会,获得了土星和土星环作用于卡西尼号的引力数据”“科学家们依据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的探测数据模拟了土星内
17、部的质量分布,结果发现,土星的运行的确接近与海王星共振的状态,但并不与海王星的共振完全吻合”等科学研究成果,用科学家利用“卡西尼号”的实践探索来表现天文学家界研究土星环的进展。这充分可见本文的科学性。(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女孩与鼠孙春平前几年,我去辽西大山深处支教。那个村庄真是太偏远了。学校在村东的坡岗上,教室倒是不少,但学生只有四五十人,包括一到六年级,所以实际只占用了两间教室,一三五年级一间,二四六年级一间,我住村里,村主任说让年轻的女老师住村外,不放心,眼下的东北农村,中青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新常态,不奇怪。教室是几十年前盖的
18、,虽然地面也铺过水泥,但啮齿类动物的牙齿可谓天下无敌,再加上当初用的水泥标号低,时间一久就成了豆腐渣,时常是,大白天的,半尺多长的老鼠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教室里、甚至蹿到讲台上去。我这人天生就怕鼠,一看见鼠游脚下,难免大惊失色。每到这时,教室里就闹腾起来,胆小的孩子哇哇喊叫,胆大的男生则又是用扫帚打又是甩石块土疙瘩,好不容易有学生抱来从亲友家借来的猫,可是那养尊处优惯了的猫见了老鼠非但不扑不咬,而且竟从窗口跳出远遁,为这事,我也曾几次找村主任,建议买鼠夹买鼠药,没想到村主任摇头苦笑:“可不敢再试,学生们都不大不小的,真要一眼没照应到、手脚被夹了,或者鼠药被孩子送进嘴巴,那事情可就大了!”我说:“那
19、就用水泥将教室地面重铺一次,”村主任仍是苦笑:“钱呢?”有一天放学时、三年级的小秋有意留在最后,她小声对我说:“老师,我能打耗子,我家的耗子早被我打绝啦!”我大惊。小秋不过十岁,瘦瘦弱弱的一个黄毛丫头,平时不爱说话、学习却很努力、从来不耽误作业,我问:“你怎么打?”小秋说:“反正我能打,你一看就知道了。但是,我要夜里打、天黑后我不敢一个人待在教室,老师能陪陪我吗?”我说:“好,我陪你。但家长会让你夜里一个人出来吗?”小秋的神色顿时黯然,但只一瞬,她又咧嘴笑了:“我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呀。”唉,又一个留守儿童,而且是自己独守。那晚,我把小秋拉到我的住处,煮挂面,还为她卧了两个鸡蛋。返校前,小秋
20、说:“我回趟家,总得带上打耗子的武器呀。”在村中路口,我再见小秋时,她仍是背着双肩书包,手上并没多出任何物件,我问:“武器带来了吗?拿出来给我看看。”小秋仍是笑:“暗器不可轻易示人的,别急嘛。”那夜,天空高悬着圆圆的月亮、教室里铺满了银辉。小秋拉我坐在暗处,掰碎一块饼子撒在脚下,示意我不许出声。果然,耗子出现了。我刚要提醒,小秋突然出手,甩出去个什么东西,砰,一只耗子应声倒毙。小秋急将甩出的东西扯回,又将那只死耗子远远地踢到墙角,重坐回我身边,小声说:“耗子鬼得很,不远点儿踢开,别的就不来了。”我去抓她放到课桌上的小物件看,小秋忙拨开我的手,说:“老师别碰,脏死了。”果然是暗器,老式10斤盘秤
21、的小称砣,铁铸的。因拴了两米多长纤细而结实的尼龙绳,沉甸甸的小物件打出去便有了收放自如的快捷。我惊异的是这么小的女孩子竟有如此手段,稳准狠,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是让人难以相信呀。那夜,小秋一共击毙五只老鼠,本来还可以击中更多,但夜半时分,第六只出现时,小秋突然发了慈悲,那是一只大老鼠,身材颀长,却显疲惫,重要的是,它身后还跟着三只小老鼠,看来是刚出窝的,一只衔着另一只的尾巴,形成长长的一串。我问怎么不打,小秋发出一声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叹息,说:“打死大的,三个孩子就都没有妈妈了,唉,够了,十天半月的,耗子不敢出来,这东西有记性。”那夜,我和小秋同睡在我住处的土炕上,我问:“你怎么不跟你爸妈一
22、起去外地呢?”小秋说:“我爸和我爷爷下矿,都死了,我妈出去打工了。”我问:“那你怎么不跟你奶奶在一起?”小秋说:“我奶奶帮我叔我姑照看孩子呢,他们都比我小。”我再问:“是谁教的你打秤砣呀?”小秋说:“村里的孙爷爷呀。他说,女孩子一人在家,不能没有防身之术。所以,夜里我都是枕着秤砣睡觉的。孙爷爷还说,梁山泊有个好汉,叫没羽箭张清,专用这个办法制敌,老厉害了。老师,我打秤砣的事你可一定要替我保密呀。”我在那个小山村只待了两年。时至今日,我在街上看到半大的女孩子,还不时地发呆。小秋也长这么大了吧,她还好吗?(有删改)6.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回忆的形式讲述
23、了“我”在辽西大山深处支教的故事,那里老人和儿童留守是常态。B. 教师里常出现老鼠,村主任拒绝了“我”用水泥把教室地面重铺一下的请求,因为村里太穷了。C. 小秋要帮“我”打老鼠,“我”带她回住处给她做饭,“卧鸡蛋”表现了“我”对她的怜惜。D. “我”在街上看到半大的女孩子“还不时地发呆”,是因为没能拯救小秋,“我”感到愧疚。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女孩与鼠”为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 小说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主人公,这一背景的设计能使后文的故事安排更合情合理。C. 小秋之所以选择放过大老鼠,是
24、因为可怜三只小老鼠,这为后文交代小秋的家庭变故埋下伏笔。D.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事,“我”是小说的讲述者,这一人物的设计能起到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8.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秋的性格特点。9. 这篇小说让人既感到沉重,又感到温暖。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沉重”“温暖”分别表现在哪里。【答案】6. D 7. B 8. 坚强自立。父亲去世,母亲外出打工,她独自生活,学习防身术保护自己。乐观懂事。老师的话使她想起自己的身世,顿时神色黯然,但是她很快咧嘴笑了;体谅奶奶要照顾比她小的孩子,选择独自生活。心地善良。为了三只小老鼠,她放过了大老鼠。 9. 沉重:小秋身世之悲惨,心理之孤独,辽西大山
25、深处偏僻贫穷,东北农村留守老人和孩子很多,这种常态化的现状,让人感到沉重。温暖:从小秋与孙爷爷的邻里关系,小秋与“我”的师生关系、小秋对待生活的态度等可以感受到这种温暖。小秋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孙爷爷、“我”的关爱,小秋自己也自立自强、善良可爱,让人感觉温暖。【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小说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是因为没能帮助小秋,我感到愧疚”错误,从后文“小秋也长这么大了吧,她还好吗”来看,“我”发呆是因为对小秋的挂念及对小秋命运的担忧。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鉴赏小说艺术特点的能力。B“小说第一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主人公”错误,小说第一段是“前几年,我去辽西
26、大山深处支教眼下的东北农村,中青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新常态,不奇怪”,这段并没有写到主人公“小秋”。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小秋说:我爸和我爷爷下矿,都死了。我妈出去打工了小秋说:“村里的孙爷爷呀。他说,女孩子一人在家,不能没有防身之术。所以,夜里我都是枕着秤砣睡觉的”可知,小秋坚强自立。父亲去世,母亲外出打工,她独自生活,学习防身术保护自己。由“小秋的神色顿时黯然,但只一瞬,她又听咧嘴笑了:我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呀”“我奶奶帮我叔我姑照看孩子呢,他们都比我小”可知,小秋乐观懂事。老师的话使她想起自己的身世,顿时神色黯然,但是她很快咧嘴笑了
27、;体谅奶奶要照顾比她小的孩子,选择独自生活。由“第六只出现时,小秋却突然发了慈悲。那是一只大老鼠,身材硕长,却显疲惫,重要是,它身后还跟着三只小老鼠,看来是刚出窝的,一只衔着一只的尾巴,形成长长的一串。我问怎么不打,小秋发出一声与她的年龄极不相称的叹息,说:打死大的,三个孩子就都没有妈妈了。唉,够了,十天半月的,耗子不敢出来,这东西有记性”可知,小秋很善良。为了三只小老鼠,她放过了大老鼠。【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梳理小说内容,筛选出和“沉重”“温暖”相关的情节,用凝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小说主人公小秋是一个留守儿童,“沉重”主要指小秋留守儿童的
28、现状身世之悲惨、心理之孤独,让人感到“沉重”。比如,小秋“我爸和我爷爷下矿,都死了。我妈又嫁了人”“我奶奶帮我叔、我姑照看孩子呢,他们都比我小”“孙爷爷说,女孩子一人在家,不能没有防身之术。所以,夜里我都是枕着秤砣睡觉的”。此外,小秋的情况不是特例,而是常态,“眼下的东北农村,中青年外出打工,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新常态,不奇怪”,辽西大山深处偏僻贫穷,东北农村留守老人和孩子很多,这种常态化的现状,让人感到沉重。小说又能让人感受到“温暖”,从小秋对待生活的态度、小秋与“我”的师生关系、小秋与孙爷爷的邻里关系等可以感受到这种温暖。比如,“小秋的神色顿时黯然又咧嘴笑了”“打死大的,三个孩子就都没有
29、妈妈了”,可见其自立自强,乐观又善良;小秋与“我”的师生关系,“老师,我能打耗子。我家的耗子早被我打绝啦”“老师别动,脏死了”,帮助老师解决老鼠问题,关心老师;小秋与孙爷爷的邻里关系“村里的孙爷爷呀。他说,女孩子一人在家,不能没有防身之术。所以,夜里我都是枕着秤砣睡觉的”,村里有人真实心实意关心小秋。从这些可以感受到这种温暖。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379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