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夜莺的歌声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导学案 夜莺 歌声 新课
- 资源描述:
-
1、课文题目夜莺的歌声课文分析夜莺的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员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学情分析文中的“小夜莺”机智勇敢,与四年级学生年龄相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时,一是使学生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热爱祖国,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学习、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生活在和平年代,对于战争年代发生的事了解甚少,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更是不曾体会。因此对学生进行珍爱和平
2、的教育很有必要。况且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本节课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品质,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珍爱和平,追求和平。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应在指导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上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注重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相结合,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链接教材以外的丰富材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情感碰撞的讨论平台。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得到发展。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屑、拧”等8个生字;会写“削、喂”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沉寂、盘问、口哨”等词语。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联卫国战争中少年儿童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2. 引导学生了解被称为“夜莺”的孩子是怎样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参照自主预习卡做好预习。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微课设计指导一、激趣导入。(约5分钟)1.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2.教师谈话:课前让同学们搜集有关夜莺和杜鹃的资料,请展示。通过预习,请问:课文中真的是指夜莺鸟的叫声
4、吗?“夜莺”指的是谁?“夜莺的歌声”什么意思? 1.齐读课文题目。2.介绍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二、小组合作学习。(约5分钟)1.出示学习内容:(1)小组先交流自己的预习。(2)认读生字词、理解生字词(3)朗读课文(注意语速)(4)文中的“夜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在哪些地方感受到的?2.各组开始交流预习。1.小组先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2.小组派组员认读生字词、理解生字词(随机选择)。3.朗读课文。 扫清字词障碍,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课文做准备。三、小组展示。(约10分钟)1.认读生字词。2.朗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划分朗读段落)。3.文中的“夜莺”给你留下什么
5、印象?1.认读生字词。2.朗读课文。3.相互交流“夜莺”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在读中体会小夜莺的机智、聪明四、理解课文。(约10分钟)提问:一个机智、勇敢的小夜莺形象便清晰展现在为我们眼前。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呢?1.小组开始合作交流。2.小组展示(注意语言表达)。1.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2.小组展示讨论的结果。采用讨论方法,是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半独立地理解”课文的一个有效方法。五、课堂小结。(约5分钟)教师总结:文章从开头到结尾都贯穿着“歌声”,它是文章的线索。机智勇敢的小男孩用歌声把敌人吸引到河边,用歌声麻痹敌人,把敌人带进树林,用歌声把情报传递给游击队。协助游击队歼
6、灭敌人后,歌声又在河岸边响起。这歌声,歌唱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也歌唱了小男孩的爱国主义精神。针对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体会小夜莺的机智、聪明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六、布置作业。(约5分钟)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完成课外作业。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