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1 沁园春.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沁园春 2020 2021 学年 高中语文 部编版 2019 必修 上册 教案 第一 单元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2、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词的发展简史,掌握古典诗词的格式了解写作背景。思维发展与提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学会欣赏诗歌。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培养诗词鉴赏能力。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教学重难点重点:于诗人富有表现力的
2、语言中,感受本词宏阔的意境,体会诗人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革命壮志。难点:理解和品位优美、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诗歌语言。课前准备1、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2、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毛泽东是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字里行间洋溢着浩然之气,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既有惊心动魄的震撼力,又有扣人心弦的穿透力;既有催人奋进的感召力,又有朴实无华的亲和力。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
3、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沁园春长沙。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二、写作背景这首词是毛泽东1925年晚秋写于长沙,当时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已经建立,国内革命运动空前高涨,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在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想起自己在长沙求学时的岁月,心中无限感慨,写下这首词。三、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
4、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反对党八股。四、题目解说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窦宪仗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词以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词牌名还有“念奴娇”、“菩提蛮”等。长沙,是这首词的题目,说明地点和写作内容。五、文体知识词: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六、全文分析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至“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点评:这是词的上片集中写景的部
5、分。其中的“看”字,有领起下文的作用。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多种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对比,体现出诗人观察的角度和写景的层次,同时,也把所写景物写活了,避免了呆板。山上选取了“林”,江面选取了“舸,天空选取了“鹰,水底选取了“鱼”,其中“林是静景,“舸”鹰”“鱼”是动景;“层林”所处的“万山”是远景,“翔浅底”的“鱼”是近景;此外,诗认又由上到下、层次分明地描写了这些景物的特点,赋予它们色彩、生命和情感。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点评:诗人面对的自然界蓬勃、绚烂,充满生机,而联想到现实社会,却是如此沉闷、黑暗。诗人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
6、向苍茫大地发出疑问:谁来主宰你的盛衰荣枯?谁又来主宰这个世界的命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词的词眼。这几句把上下片贯串起来,为下片抒写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记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做铺垫。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点评: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正常语序应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携百侣来游。”这两句既总写以前的生活,又用“曾”和“忆”两个字表明已从上片的景物描写转入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忆”字有领起作用,统领“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性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几句。4.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点评:这是词的下片的结句。作者回忆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458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