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教案:诗歌部分第一单元 走进诗的世界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 资源描述:
-
1、参赛课题言象意视域下的古诗词鉴赏课教学设计学 科年 级参赛教师教师单位活动年度获奖等级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教学设计一、概述本节课内容言象意视域下的古诗词鉴赏课以言象意为主线,以2014年四川省高考诗歌鉴赏题秋暮吟望为阅读材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阐述了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注重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为学生升入大学,攻读一般文史类乃至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奠定扎实的诗歌鉴赏理论基础。二、教学目标分析1、能够从基本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的有关知识方面来解读古典诗词的思想内容,并了解作者的有关观点或者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够从言
2、、象、意的视角来鉴赏古典诗词。2、在导学简案的引导下,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师作引导;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独学(广学)-交流-独授-独练。教学中,采用了“导学简案”这一学习“拐杖”,培养了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采用班级授课制(教师讲授)。注重学生朗读能力培养,采用讲练结合教学方法。教师适当介绍一些鉴赏诗歌的常识,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强化训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三独一广+交流”的教学模式,处理授课流程。该方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学生掌握着整节课的进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堂中,学生读书、训练、质疑、解答,有批判性思维。3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从热爱中国古诗词开始。三、教学难点:言象意的涵义和区别,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四、学习者特征分析知识与技能:高中阶段要求学生以增强对古诗词的理性认识为重点,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浅易古诗词;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当堂训练。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待优生,重在培养其“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理念,也即终身学习的能力;对待后进生(自学能力差),教师要耐心引导,不可放任自流。六、教学资源与
4、工具设计教学资源与工具:1、一份基于教材、点金训练(四川教育出版社编制)、另一种参考资料等资料而精心编制的导学简案;2、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多媒体。七、教学过程言象意视域下的古诗词鉴赏课一课大约需要2课时,授课环节如下。第一课时独学篇(含广学篇共15分钟 )1.2014年四川省高考诗歌赏析(参见有关资料)。秋暮吟望 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注释“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提示:略。 (2
5、)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提示:略。广学篇(5分钟)2.下面是一些著名的诗歌论著或者评论家对诗歌的评价,你读后有什么感想?(1)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毛诗序(2)“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钟嵘诗品(3)“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别林斯基(4)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提示:诗这个东西,感情是它的根本,语言是它的苗叶,声音是它的花朵,思想是它的果实。这里用树来比喻诗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华:同“花”。
6、 启示:名人评价“诗”的内核情。交流篇(5分钟)3.交流“独学”或者“广学”环节问题的答案。流程:在“独学”(或者“广学“)之后,首先,在小组内同一层次的学生对学;其次,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间群学;最后,不同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小组内推荐人选作答)。独授篇 (15分钟)4.教师讲授“独学”和“广学”环节中的问题答案。4(A)解答环节为了能够正确地解答2014年四川高考诗歌赏析题目,我们可以从以下环节着手: 第一:先从“言”入手。我们首先要细读诗歌文本,从字词句章入手,准确理解其在诗词中的意义和作用,过“言”这一关。 A1 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比如句中的“常”“偏”字。又如诗题、字词、注释。单
7、音词词是一个音节组成的词,就是一个音节表示一定的意义双音节词是两个或者三个以上的音节组成的词,就是这些个音节 共同 组成一定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音节音节是只能表达声音的自然语音片段词是有声音和意义组成的语法单位要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节词。比如,“高栖”翻译为“高高地居住”。“菊无姿”翻译为“菊花全无姿态”。 A2 要关注词序的颠倒和句法。现代汉语有关知识也要用到(句子语序,补全句子成分,句子语法),比如“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可以补充为“远眺寒山,寒山常带斜阳色,昏黄的新月偏明于落叶时”。示例:A活用。(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李清照如梦令“应是绿肥柳瘦”
8、)B省略。(假如或者假设: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又如(香雾【沾湿】云鬓湿,清辉【洒满】玉臂寒 杜甫月夜)又如(上穷碧落下【穷】黄泉)等等。 C错位。杜甫秋兴八首(红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鹦鹉啄馀红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又如“梧桐巢燕雀,积枳栖鸳鸾) D互文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A3 要从章法入手。读者要注意该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把握古人在诗中抒情的脉络。 比如,起句“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一般具有起调的特点,古诗开头往往“贵高唱” 、“贵突兀” 、“贵境界阔大”,如同“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开头往往注意
9、即情生景,境界阔大,这是起笔。开篇点出了“不为秋悲”。“悲”是人的主观情感。 承接句“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该句渲染气氛,用作烘托,笼罩全篇,律诗的第二联为承笔,写意,直接写意或者写景,但是要与上联起笔衔接。 转句“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承完即转,转强调呼应。转者,承笔之意转折以言之也,方法有三:第一,进一层转;第二层,退一层转;第三层,反衬。该两句诗属于第一层意思。不管是何种转法,总是能够前后呼应,活而不板者为佳。 合句“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言有尽而意无穷,方式有:一直抒胸臆,二借景抒情,三是通过议论,通过结合议论;四是退一步不做解答,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524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