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确立探究点.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26578
  • 上传时间:2025-11-18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 教学 如何 确立 探究
    资源描述: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确立探究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确立探究点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知识学习相互割裂的局面,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习能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应该探究什么,我们应当怎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自己学习中的探究点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新的挑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点进行

    2、自主探究呢?一、创设探究情景。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探究情景,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如教学赤壁之战一课,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赤壁大战的录像,在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时,突然定格画面,打出两行字幕:兵力:曹军八十万人,东吴三万人结果:曹军丢盔弃甲,东吴大获全胜然后出现一个大大的“?”。真是“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问题如潮,围绕“曹操有八十万大军怎么会被东吴三万人马杀得丢盔弃甲呢?”这个大问题,从战时背景、

    3、战争双方将领、战斗策略运用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小问题,为实施探究学习确定了明确的目标。二、破题入手,跳跃探究。题目是全文的“旗帜”和“窗口”,抓住题目,常能得其要旨,提供行文的线索,概括文章的内容,或体现课文的思想内容。因此抓住课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能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学习田忌赛马一课中,可以分以下几步让学生进行探究:(1)学生质疑:田忌和谁赛马?经过、结果怎样?问题一出来,就成了学生学习这一篇课文的第一个探究点。这个探究点一确立,学生马上会自主地投入到了解整篇课文主要内容的学习过程当中去,使学生进行这一环节的学习是主动进行的,水到渠成,过度非常自然。(2)读最后一段

    4、,抓出最后一段中的重点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引导质疑:为什么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呢?(探究点2)由于最后一自然段不直接写赛马,而是写作者的看法,学生读过后联系已了解的课文内容就会产生疑问,自己确立学习的目标,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3)为什么按正常顺序就败了?转败为胜的关键点在哪里?(调换顺序,学生用学具表演。探究点3)(4)“只下”说明这办法很简单,但作为大将军的田忌为什么想不到,而孙膑却想得到?(再细读第三小节,探究点4)(5)马快不了多少,只要调换顺序就一定能胜利吗?(调换的顺序排列有策略,要掌握齐威王的心理。探究点5)(6)那么在田忌取得第一

    5、场胜利后,有没有再失败的可能?为什么?又为什么能取胜?(探究点6)(7)用课文中最后的议论句,再加上胜利全由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用不同的说法把课文总结一下。显然,由于把课文归纳出六个探究点引导学生变序读解,就大大提高了训练理解课文的力度,缩短了教学的过程,建构了一条优化认识课文,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短程”。三、抓文眼、关键句进行探究。有的课文中某一个足以提挚全文、沟通文脉,我们称之为“文眼”,抓住文眼为学习课文的探究点,有利于读懂课文。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在引导学生研读阮恒献血这部分时,先提示学生可抓住来理解课文,在这课中最为关键的是描写阮恒神态和动作的词。学生通过思考,立刻提出疑问:“课

    6、文中有几处地方都描写了阮恒哭,分别用上了词语‘啜泣’‘呜咽’‘哭泣’,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确立了学习的探究点,学习的情绪高涨,马上认真细致地读课文、讨论,最后得出作者用这三个不同的词,可以体现阮恒在抽血过程中越来越痛苦,同时也说明了作者潜词造句的准确性。又如教学猫一课时,当学生学到猫高兴的表现时有一句这样写到“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可让学生找找哪个词最吸引自己,学生找完,探究的目标马上就有了,几十只手高高举起,问道:老师,作者为什么要用“小梅花”这个词来代替猫的脚印,这

    7、个词用得妙在哪里呢?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和思维特点,通过想一想,比一比,换一换,议一议等方法,学生恍然大悟,才知道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从而较深刻地理解了作者的创作意图。每篇课文往往有些句或段,对表现中心思想有较大的作用。这一类句或段概括性强,蕴涵丰富的思想内容,与全文有密切的联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句、段引导学生探究,能“触一发而动全身”。比如倔强的小红军一课,当学到课文结尾:陈庚同志一把搂住小红军,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陈庚啊,你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这个关键句时,教师点拨“请同学们试着根据句子提出几个‘为什么’

    8、一类的问题”学生循着教师的引导,分别提出:“陈庚为什么要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为什么说自己对不起小兄弟?”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中心思想。这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有力证明。因为,学生只有经过认真读书,积极思考,才有了问题进行探究,体现了他们主动求知的强烈意愿。四、仔细看图,图中探究。课文的插图往往落在课文的重点处,有的课文从插图入手,图文对照,有利于导出主线。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插图,描绘了11个纤夫的形象,课文则逐一介绍“领头的”老头儿及一个“中年人”,依次引出“高个子”、“小伙子”。从“穿红上衣的少年”又依次引出“有病”的、“秃顶”的老头儿,退伍不久

    9、的士兵和“愤怒”的高个子。最后介绍“走在最后的”一个老头儿。这11个群像,都被一条纤绳所“捆绑”,而外貌、年龄、身世、服饰、表情各异,以此可形成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当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发现问题,来确定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时应从哪个点进行探究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五、参考习题,思考探究。课后习题集中体现了课文的基点、重点、难点、特点,往往能给我们以探究课文的启示。如西门豹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西门豹用什么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题中的“巧妙”是西门豹惩治恶人的点睛之笔。教师从课题入手设问:课文写了西门豹的一件什么事?他的办法好不好?课后习题中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你觉得妙在哪里?这样,便单刀直入,给学生探究性学习树立了目标。六、矛盾之处细探究。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最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草原一课写草原美景时,写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学生抓住“翠色欲流”和“轻轻流入云际”这看似矛盾处质疑。这可引发学生认真探究,反复咀嚼语言文字。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探究点)进行探究,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训练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确立探究点.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6578.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