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练:十四 有 无 相 生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时练:十四 WORD版含答案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选修 先秦 诸子 选读 课时 十四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十四有 无 相 生(45分钟,55分)一、基础应用(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短相形形:形状B.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C.其脆易泮泮:岸,水边D.柔弱者生之徒徒:同类【解析】选D。A项,形:比较;B项,伐:自我夸耀;C项,泮:通“判”,分离。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B.死而不亡者寿。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解析】选D。A.见现;B.亡妄;C.泮判。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C.其死也坚强D.知足者富【解析】选D。A项,古义:走不远;今义:不可以。B项,古义:做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C项,古义:僵硬;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D项,古今义均指满足于已经得到的。4.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为无为,事无事B.是以圣人终不为大C.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D.斯恶已【解析】选C。A项,第一个“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第一个“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做事。B项,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大事。D项,恶,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道丑
3、。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则,一连使用六组对立概念构成一组排比句,说明了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是矛盾对立相互依存的永恒规律。B.选文第2则,总结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和“无”的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车、器、室都是“有”有形的东西;车毂、器皿的中空部分、房屋的四壁中间是“无”无形的东西,正是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C.选文第3则通过列举一系列的社会人生现象,剖析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危害,从正面证明了“无我”的重要性,阐明了无为立身的主张。D.“知足者富”,一般人认为富有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那些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
4、人。其中的启示意义很深刻,一个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如果不知道满足,那么他就会跟缺乏财物的人一样苦恼。【解析】选C。从反面证明。6.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4分)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_,_。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参考答案(示例):从老子学得无欲的品行从巴金学得博爱的胸怀王维观猎的意气风发陆游书愤的壮志未酬7.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表达简明流畅,不超过65个字。
5、(6分)在陶诗中,最常用的形象有松树、菊花、鸟。松和菊都是耐寒的植物,它们能够抵抗风霜,保持自己的品格。一般说起来,陶渊明在用这两个意象时,它们象征的含义是比较固定的。但陶渊明在用鸟的形象时却与此不同:他说,“久在樊笼里”,那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不自由的鸟,它被世界上很多事情约束、限制;他说,“望云惭高鸟”,那是一只高飞的代表自由的鸟,它不受人世间种种事情的限制约束;他说,“飞鸟相与还”,那是一只找到归宿的鸟,正在飞回巢中。而且,陶渊明所用的鸟的形象到底是哪一种鸟?是燕子、喜鹊?还是乌鸦、麻雀?他都没有说。那是一种普遍的、概念中的鸟,而不是现实中特定的某一只鸟。这也是陶诗中鸟的形象的一个特色。答
6、:_参考答案:陶诗中最常用的意象有松树、菊花、鸟。松菊形象的含义是比较固定的。鸟形象的含义是不固定的。鸟是一种普遍的、概念中的形象。二、拓展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
7、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
8、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B.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C.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D.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解析】选C。“老子,隐君子也”为判断句,排除B、D;两处“或曰”后不需停顿,排除A。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708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