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 海原 第一 中学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上学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 资源描述:
-
1、宁夏海原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那么逍遥是否就是超越小知小年,突破限制?庄子在齐物论篇中又说“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似乎又要反对执著追求大知大年了,然则我们应如何了解庄子的意思? “逍遥”,自然是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然而这理解只是初步的。从客观的现实世界来看,任何事情都必然是已被置于因果网络之中。而所有现实存在又皆有其实际条件之依待,有果必有所依之因。要说
2、有待,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就算列子御风亦有待于风。那么,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可能的?郭象庄子注认为,逍遥之义必须从圣人的修养境界上立言。逍遥所描述的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境界,而非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放在境界上讲,则“一逍遥一切逍遥”,宇宙万物从逍遥境界观照而言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这种观照的境界,乃一艺术境界,而非道德修养境界。 这种境界即道家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从而达致庄子所言“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一种含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之境。所以,从无待逍遥而言,则大鹏小鸟皆同。郭象说:“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
3、。” 然而这里或会产生一个问题:反观逍遥游的文本里,庄子似乎有意抬高大鹏列子彭祖大椿,而贬低斥鹞宋荣朝茵蟪蛄,即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岂不是与郭注“各适自性,逍遥一也”的说法矛盾吗? 郭象认为,这当中不仅没有矛盾,而且还透露了庄子的精义。因为在庄子那里,所谓大小、长短、夭寿、高下之差乃是由于对待比较而成,是我们成心的知见。正是由于出自比较,则小年固然不及大年,然而大年却永远可以有一“更大之年”去与它相比,则大年亦成小年了。可见落在对待关系之中,有待是必然的,永远无法逍遥。我们必须平齐是非,抛却时待,正如齐物论中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4、既然“莫寿于殇子”,则如何“小年不及大年”?可见逍遥游中的讲法不可执实。其实,逍遥若是一精神境界,则无论是彭祖还是蟪蛄皆可逍遥,端视其有否为物所累而已。我们要明白“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所透露的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却不应执着于此。 郭象说:“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世岂识之哉?徒见其戴黄屋,佩玉玺,便谓足以缨绂其心矣;见其历山川,同民事,便谓足以憔悴其神矣,岂知至至者之不亏哉?”“圣人终日挥形而神气无变,俯仰万机而淡然自若。”真正的圣人,“出世”而未尝不“入世”,“入世”又未尝不“出世”。所以郭象认为尧才是真正的逍遥,正因为他不似许由自限于深山之中,与俗情世界对立为
5、二。相反,尧虽在庙堂之上,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无为而治天下,不以柱梏为桎梏-连桎梏之为桎梏也被超越了,便做到真正的无待,真正的逍遥。 (有删改)1.下列关于“逍遥”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逍遥”,指对任何依待与条件的超越和破除,只有平齐是非,抛却对待,才能逍遥。B.“逍遥”不是对客观外在世界的经验描述,而是心灵观照宇宙万物的一种艺术境界。C.“逍遥”不属于道德修养境界,所以从逍遥境界来看,宇宙万物都自尔而独化,自生自在。D.“逍遥”即通过无己、无功、无名的“去碍”,达到含生抱朴、各适其性、天机自张的道家境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6、)A.文章首先针对庄子逍遥游齐物论中的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逐步论证真正的“逍遥”。B.文章第二段从理解“逍遥”的境界的角度,论证了庄子所讲的破除依待是如何成为可能的。C.文章第三段论证了郭象对“逍遥”的认识与庄子在逍遥游中的观点并不矛盾。D.文章结尾用尧和许由两个入世者的正面事例,论证了即使居庙堂之上,也可以实现真正的逍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虽然大鹏、小鸟都是自由的,但大鹏高远的境界仍然值得小鸟羡慕。B.既然庄子还说过“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那么对他在逍遥游 中“小年不及大年”的这一讲法就不可执着
7、。C.“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之说,透露的是超越自身限制的意思,不应认为这是主张有大小对待。D.真正的圣人,既“入世”又“出世”,其心不为物所累,即使整天忙碌于世俗事务,也能神气无变,淡然自若。(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政策调控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广电总局鼓励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增加公益、文化、科技、经济类节目的播出数量和频次。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制作播出更多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文化类节目。在政策引导下,文化类综艺节目在去年迎来了爆发。去年中国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超过5
8、0档。视频网站中优酷视频发力最大,提出了“泛文化”战略,其文化类综艺节目以脱口秀形式为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而腾讯视频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产量不高,但通过见字如面同样确立了在文化类综艺节目领域的影响力。(摘编自行业观察文化类综艺节目现状及发展前景,搜狐网 2018年6月26日)材料二: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些电视受众对被动传播教育的方式不买账。部分从业者在主观上形成了一种固有思维,认为综艺节目就应该娱乐大众,如果融入价值理念的传播,就容易出现内容枯燥、形式单一、刻板说教,传播力和影响力不高等问题,很难被市场认可。 这种思想束缚了他们的思路,使其创作施展不开拳脚,缺乏新意和魄力。 其实,
9、形式创新并不等于文化内涵的缺乏,更不是审美趣味的低俗。实际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更大程度地融入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 获得更多人的认可。朗读者以“访谈朗读解析”的形式,邀请嘉宾围绕当期主题词分享亲身经历,朗读相关精美文章,挖掘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国家宝藏在舞台上以话剧的形式演绎国宝的前世传奇,经典咏流传用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演唱经典诗词,一本好书首创的场景式读书形式结合了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影像图文插播等手段这些节目引发观众好评,雄辩地证明,综艺节目在遵循电视传播规律的同时,坚守艺术创新, 注重文化性与趣味性的双向提高,走出自己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就能吸引受众,将价值理念润物细无声般传播开来,
10、从而实现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最大融合。(摘编自综艺节目有意思也有意义了,光明日报2018年11月29日) 材料三:文化类综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电视荧屏上不容小觑的一股清流。最近,文化综艺“上新”咯,不仅内容新颖,还有“带货”功能,不但让观众看得欢喜,甚至抢着为文化综艺和文创产品买单,这正是对文化类综艺节目最好的评价。上新了故宫是首档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意衍生品的真人秀节目,由明星邓伦和周一围作为故宫文创新品开发员带队探秘故宫,在故宫专家的引导下进宫识宝,开发文创新品,让故宫文化被更多年轻人带回家。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允许电视节目全程在故宫内部拍摄,并且有大量拍摄场景是至今都未开放的
11、区域,节目中的很多画面都是首次对外公开。而对每一期所探寻的内容,节目将联手知名设计师和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大开脑洞, 设计一个能引领热潮的文化创意衍生品,节目组还开设了投票专区,在24小时之内网友点赞达300万,则代表上新成功。文化上新和文创运营相结合,让节目具备产业链条和产业基础,能与观众有实际的互动联结,真正实现了“让文物活起来”的节目宗旨。节目联合出品方华传文化创始人刘兵表示,上新了故宫走的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走入民间”的路线,“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购买才是最好的保护,分享才是最好的传播”。(摘编自文化综艺上新,你“剁手”了吗?,郑州晚报2018年11 月28日)材料四:(摘编自中国文化
12、综艺白皮书)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中国各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上纷纷发力,其中腾讯视频虽然文化类综艺节目数量不如优酷视频,但影响力占优。B.部分电视从业者认为,由于现在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些受众不喜欢被动传播教育的方式。事实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C.上新了故宫开设投票专区,让网友为好的文化创意衍生品点赞,与观众有了互动联结,实现了文化上新和文创运营的结合。D.材料四表明,用户对文化类综艺节目,最满意的是其精神内涵或价值导向及节目的创新性,最不满的是知识的丰富性、节目的趣味性。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13、3分)A.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表明,传播价值理念与被市场认可并不矛盾。有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节目也能吸引受众。B.朗读者国家宝藏等文化类综艺节目虽然都以文化为内核,却有各自独特的表现形式,实现了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最大融合。C.材料一说明政策调控能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创造有利环境,材料二举例说明综艺节目融入价值理念和文化内涵一样可以取得成功。D.使用才是最好的传承,购买才是最好的保护,分享才是最好的传播,所以文化类综艺节目必须把文化上新和文创运营结合起来。6.请结合材料,思考如何促进文化类综艺节目蓬勃发展。(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一盆兰花
14、季明老安是一个山民。老安住在大山里,几间石墙、瓦顶的小屋,屋后是绿浪翻滚的千顷竹海,屋前是一池水 波荡漾的山间湖泊,竹海的绿浪跌印在湖泊里,把清可见底的湖水,染成一池温润的碧玉。老安非常爱这峰青水秀的大山。老安也爱花,每当上山采药时,看见喜欢的花草,就挖回来,栽在自家那用竹篱笆圈成 的小院里,有杜鹃、茶花、迎春、野玫瑰、山百合最多的是兰花,老安栽了二十多盆的兰 花。因此,一到春天,老安院子里的花,就开得姹紫嫣红、芳香四溢。这年春天,省城一位画家到山里写生,路过老安的家时,眼睛倏地被满院五彩缤纷的花点亮,背着画夹,推开篱笆门,走了进去。画家陶醉在花香扑鼻的世界里。“你也喜欢花? ”正在侍弄花草的
15、老安问。“是呵。尤其喜爱兰花呢! ”画家在那二十多盆兰花前蹲下来,很夸张地吸吸鼻子,仿佛要把花香全都吸进腹中。兰花有的已经开了,有的长满嫩绿的花箭,正含苞待放。画家忽然问:“老乡,你这花卖不卖?”老安憨憨地一笑,说:“卖啥卖?这些花儿不金贵,都是俺在山里挖的,你要是喜欢,尽 管拿去!”画家掏出钱,说:“一定得给你钱。”老安急忙用手挡住,说:“啥钱不钱的,你也太小看俺山里人了 !”俩人拉扯了半天,最后,画家被老安的朴实所感动,从画夹里取出刚画好的画,说:“我用这幅画换你一盆花,行吗?”老安接过画,一看,画的正是他们山乡的风景。画家说:“我是个画家,我叫李致宁。”画家选了一盆兰花,抱在怀里,欢喜地
16、走了。老安不知道这李致宁是何方神圣,把那幅画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也看不懂它究竟好在哪里,便随手扔在桌上。没几天,画家从老安那儿抱走一盆兰花的事,传遍了小山村。这天,几个外出打工刚回乡的年轻人,急匆匆地来找老安。一个人说:“老安叔,你被骗啦,那盆兰花肯定非常值钱!”“值啥钱? ”老安不解地问。另一个人说:“我打工的那个城市,一盆兰花最贵卖到五千多块钱呢!”“五千多块?”老安的手开始抖动起来。又一个说:“五千多块算啥?在花卉超市里,有一盆兰花,竟然卖了三万块!”“三万块?那是啥兰花?”三万块,老安就是卖好些年的草药,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呢!老安的手快速抖动起来。那人来到院子里,仔细地看了看,指着其中的
17、一盆说:“好像就是这样的!”画家抱走的正是这种兰花!老安的手剧烈地抖动起来。临走时,几个年轻人说:“老安叔,你真傻,一幅破画就骗了你三万块,打水漂啦,响都 不响呢!”老安的手飞快地抖啊抖,然后,抱起头,蹲在地上。半响,老安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这个混账的画家!”站起身,冲进屋里,找到那幅画, 咬牙切齿地撕了个粉碎。又是一年春天,一个来山里游玩的城里人,走进老安的院子。这个人也非常喜爱兰花。城里人指着其中的一盆,问:“老乡,这盆兰花卖不卖?”老安斜着眼睛,说:“你给啥价?”“一百块。”老安重重地哼了声,说:“你骗不了俺,这盆少了三万块钱不卖!”那人惊叫一声:“这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盆兰花,顶多值一
18、百块,真的,我不骗你!卖 三万,你脑子有病啊?”老安的眼里冒出火星,说:“别以为俺啥都不懂,去年,一个画家就用一幅画骗走了俺 的一盆兰花,值三万块哩,混账的!”“画家?叫啥名字?”那人疑惑地问。老安想了想,说:“他叫李致宁!”那人睁大了眼睛,问:“李致宁?那幅画呢?”老安愕然地看着他:“干啥?”那人急急地说:“如果真是李致宁的画,我给你五万块钱,买下它!”那人知道,李致宁 是位著名画家,市场上他的一幅画,最少也值十万块钱。“五万块! ”老安惊叫一声。老安的手又剧烈地抖动起来。老安的双手剧烈地抖啊抖 然后,狠狠地抽了自己几个响亮的耳光。(有改动)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
19、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老安院子里的花看似闲笔,实则既给小说增添了美感,又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引出了下文画家来老安家里买花的相关情节。B.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听说画家抱走老安一盆兰花的事,就急匆匆地来告诉他那盆兰花很值钱,他被骗了,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C.小说描写细节着墨甚多,描写老安的手抖动,体现的是他内心的剧烈震动,反复地描写则使老安的形象非常鲜明,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D.盆兰花牵出小说情节,折射出相关人物的精神面貌,比如从画家用自己的画作换兰花, 可以看出他对兰花的喜爱和兰花般的品格。8.老安身上既有人性的优点,也有人性的弱点,请简要分析。(6分)9.小说在短小的篇章中写出了曲
20、折起伏,请简要概括小说曲折起伏的情节,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曰,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 给其子,书曰:“汝旦夕自给自为
21、。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黄昏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邀之。渊明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 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
22、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B.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