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4 归去来兮辞并序 (5)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并序 5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学年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教学 教案 第二 单元 归去来兮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归去来兮辞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创作背景。了解辞赋特点。2、能力目标:诵读感悟,体会文章意境,赏析艺术。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和人生境界。教学重点: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意境。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人生追求。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本文属于辞赋,宜抓住辞赋押韵的特点,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在指导诵读中引导学生鉴赏课文。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屏幕】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是这样的“质性自然”;有这样一个人,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2、山”,沉迷于五柳之畔;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决然抛官弃利,归隐田园;有这样一个人,他,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深深地将自己的世外桃源眷恋。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吟诵他用心灵写成的绝唱归去来兮辞,感受他独特的人生情怀!二解题并展示目标【大屏幕】: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归去的意思。辞是一种文体,来、兮是语气助词。三、了解作者,简介背景【大屏幕】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奉迎的志趣
3、,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天安命”等消极思想者。另一类题材的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以桃花园记最有名,而辞赋以本篇最有名。有陶渊明集。陶渊明为什么要辞官归隐?通读序文,小组讨论: 明确:三点理由: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也就是说自己本性自然,不会扭曲自我,不会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二是“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忍饥受冻固然严重,但是违背自我性情会身心“交病”,那比交冻可能更难以忍受。三是“程氏妹丧于武昌”,需要去奔丧。补充介绍写作背景:东晋义熙元年(405),陶渊
4、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为此,写出了这首著名的归去来辞。四、朗读诗歌。1、学生朗读、评价并指导。指名,提示: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学生评价,指导:注意节奏,也就是节拍。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六字句以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注意押韵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第二段用两韵, “乃瞻横宇有酒盈
5、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 “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 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 2、老师配乐范读提问:感情基调是否有什么变化?语速应当怎样?明确:舒缓忧郁时要慢,欢快昂扬时要快。所以说应当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时慢时快。同时还要注意: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比如:
6、第一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稍快,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第三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所以速度宜较慢。五、研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自由诵读这篇文章。思考:陶渊明为什么归去?归去之后过着怎样的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人生思考?概括段意 (大屏幕展示段落及段意)【大屏幕】第一段,陶渊明归去的原因及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 第二段,写归家后的情状。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 第四段,归去后陶渊明的人生思考(二)具体鉴赏,合作探究齐读前三个诗节,考虑这问题:前三节各写了什
7、么内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怎样诵读?展示,明确:1、第一节,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这一段表示作者辞官归田的决心。开篇一句“归去来兮”的感叹可以说表达了作者长久压抑在心中的怒气,”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所以文章的这开篇一句要读的痛快。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一句“田园将芜,胡不归?”一个反问,这句还有对自己的一种自责。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这是对自
8、己曾经选择官场的后悔之意,心为形役使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这两句读时要读出作者的那种自责自悔之情。“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两句中通过“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这几个词语,我们都能感觉到陶渊明在自责自悔中又有迷途知返,及早醒悟的自我宽恕和自我安慰之意。全段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这一段要读得气中声硬。接下来,作者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 其中“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这一句话,我们可以想象作者当时的状态,作者站在小舟上,迎风而立,小船在江上轻轻摇动,微风轻轻吹拂着他的衣襟,这是何等的潇洒和飘逸,又是何等的轻松与畅快
9、。读的时候要读出作者的轻松和洒脱的情怀。下一句“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昼夜兼程,归心似箭。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这一句中两个动词“问”和“恨”都表现出作者急于归家的急切心情,所以处理这一句时语速要加快,要能表达出作者那种迫切抵家的心理。2、第二节,归家后的情状。本段写了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以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全段可分二层:第一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01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7纪念刘和珍君 课件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