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三单元 10、与尹师鲁第二书 (3)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宋散文选读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教学目标:1、掌握“以”“使”“见”“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及本文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2、 体会本文平淡自然,婉曲有致的写法。3、 教学难点:1、理解欧阳修高尚的精神境界,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掌握常用文言词和特殊句式的用法,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断句的方法教学方法:讨论法。一、新课导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欧阳修醉翁亭记二、作者、背景介绍。三、诵读文章,疏通大意。1、自由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2、整体感知。(利用由浅入深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文章结构)(1)提问:欧阳修在信中主要是解答尹师鲁疑问,但解答疑问一直到哪一段才出现?明确:
2、第五段(2)提问:那么开头那一大段文字主要写什么?明确:叙家常。(3) 可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前半部分(1-4段),从分别时自己受骗失约说起,详尽地叙述了自己离京赴贬所一路上的情景以及对老朋友的挂念。后半部分(5-8段),集中恳谈了自己被贬后的思想。四、 学习1-4段(1)1-4段重点字词分析(2)生诵读1-4部分体会欧阳修对朋友友情的珍重。(4) 提问:前面四段记叙二人别后情形,作者为何大段叙述家常琐事?(对上半部分的理解和对后部分“思考”作铺垫。)明确:叙家常,显友情,也为后面剖白心机,推心置腹作好感情铺垫。第二课时一、 学习58段1、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2、归纳大意:集中恳谈了自己
3、被贬后的思想。一是不后悔自己“极愤而切责”的行为,变为“得罪虽死,不为忘亲”;二是决定直面人生,勇对逆境,既不“戚戚怨嗟”,也不“傲逸狂醉”,向老朋友提示了自己坚守正道,始终不渝的心迹。二、 问题探究: (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总结;循循渐进中理解作者的精神品格)(1)阅读文章第5段,思考:本段中作者回答尹师鲁的几个疑问?各反映出作者什么态度?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明确: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二疑欧阳修“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三疑欧阳修“非忘亲”“此又非也”、“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其核心内容在于解释自己并非“暗于朋友”,所作所为理智冷静,立场坚定,态度鲜明。(2)对于
4、尹师鲁对作者与高若讷关系的误解,作者怎样予以解释的?明确: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3)对于四人被贬,而招致的众口议论,作者怎样看待?明确: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4)临别前,尹鲁曾怎样嘱托作者?作者又是怎样做的?明确:益慎职,无饮酒。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5)欧阳修是怎样看待自己被贬的?明确:“得罪虽死,不为忘亲”,虽被贬,也须“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告诫他的志同道合者不要仿效那些“被贬者”。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至今不曾饮酒”,抱着既不悲观也不放纵自己的态度,还勉励同志“慎勿作戚戚之文”,要振作
5、精神,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概。三、请谈谈从这封信中,你感受到欧阳修哪些可贵的精神品格? (对全文精髓的总结)明确:一是表现为对贬官的态度。他泰然面对被贬,不悲观不放纵,振作精神,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上。二是表现为对友情的珍重。信的开头详述了关切、思念师鲁的心情,他对失约而遗憾,对行程中无法与师鲁通信而牵挂,急于打听师鲁的情况,这些看似生活中的日常琐事,却表现了作者对挚友生活的关怀,反复的慰藉,细腻、亲切,充满了人情味。四、请你谈谈读了这封信之后,它的语言给你怎样的感觉。 (对文章艺术特色的理解)提示:鉴赏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行文朴实,如述家常。五、课堂练习(重点体现以”“使”“见”“如”等词的意义及
6、用法的掌握,以及对“西”“陆”“诧”“日”“职”等字的词类活用,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的掌握程度,适当加以补充讲解。)板书设计:(1-4)对朋友的挂念 (5-8)被贬后的理想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走近作者(学生回顾、补充)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至滁州。后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他对青苗法有所批评。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其散文说理
7、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谥文忠。二、题解这是一封朋友之间的书信。写于宋仁宗景禧三年秋。师鲁,即尹洙,洛阳人,是欧阳修在政治上、文学上的挚友。因范仲淹之贬案上书获罪先被贬至郢州。其后欧阳修因与高司谏书获罪,尹洙对欧阳修的情况有所不解,就写信询问。于是欧阳修到贬所夷陵县后便写下了这封信回复他的询问。二、背景宋仁宗景祐年间,范仲淹知开封府,当时丞相吕夷简执政,升官得重用的多出其门。为人正直的范仲淹看不过去,就上了一份百官图给吕夷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9293.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识字4《猜字谜》(教学课件)-【上好课】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