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类型2021-2022新教材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2课 篇目(二)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30540
  • 上传时间:2025-11-19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191.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2022新教材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2课 篇目二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新教材 部编版 语文 选择性 必修 中册 篇目 正确 思想 哪里
    资源描述:

    1、第2课篇目(二)_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课文导入素养任务毛主席是诗人,是领袖,是政治家,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思想家。邓小平同志在谈“实事求是”这一问题时,具体提到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本篇是毛泽东同志一篇很重要的哲学思想论文,同时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范文。1了解本文准确、严密的语言特色。2学习本文逻辑严密的论证方式。3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资讯概览一、作者介绍见本课篇目(一)改造我们的学习“作者介绍”写作背景1963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发布前,毛泽东在这个文

    2、件前面加写了具有前言性质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一大段内容,提出应当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教育。这一阐述,坚持和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在决定的第十条也加写了一段话,强调学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要性,提出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或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情境活动查阅有关论述辩证唯物论的资料,试着整理出辩证唯物论的定义和基本观点。参考答案:辩证唯物论是由马克思所主张的历史学说,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源是物

    3、质,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承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具有客观存在性,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政 论 文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 政论文是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等问题,提出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使读者信服。它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政论文是学术作品,因此其表述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做到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凝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有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论文中如果

    4、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飞跃(yu)(2)暂时(zn) (3)滔滔不绝(to).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强 (2)解2语境辨析法(3)看到掉落到地上的刀把(b),这个大汉没有了以前的神气,只是慢慢地把(b)手放下了。(4)由于天气不好,他们原先到南湖划(hu)船的计划(hu)不得不取消了。二、写准字形(1) (2)(3) (4)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1)滔滔不绝:指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完。语境运用(辨析正误)(2)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参会的感受,他说在演讲会上,那位专家口若悬河,论据精当,逻辑严密,博得全场阵阵掌

    5、声。辨析:滔滔不绝:指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完。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像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辩。这里两个成语都运用正确。.易混辨析1反映VS反应课本原句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辨析反映:指光的反射、反照。比喻从客观事物的实质中表现出来。如“反映情况”“反映问题”“群众的反映”等。反应: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件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即境活用有群众反映,有个别领导对群众意见反应过度,甚至出现打击报复群众的情况。2实验VS试验课本原句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

    6、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辨析实验:对抽象的知识理论所做的现实操作,用来证明它正确或者推导出新的结论。它是相对于知识理论的实际操作。试验:对事物或社会对象的一种检测性的操作,用来检测那些正常操作或临界操作的运行过程、运行状况等。它是就事论事的。试验都是实验。“实验”比“试验”的范围广。即境活用每一个科学实验都要经过无数次的具体试验来进行验证,才能够应用于实践。NO.1文本初读请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充空缺内容。答:参考答案:分析认识过程的无限性NO.2文本精读任务驱动一 理解文本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精髓学习策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

    7、,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科学论断,提高了人们的认识。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概括提炼文本要注意结合关键词、短语和句子。1根据文本内容,概括认识过程的阶段。答:参考答案: 第一个阶段,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第二个阶段,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即把第一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天上掉下来的”和“自己头脑里固有的”这两种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答:参考答案: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在人的主观意识之外还独立存在着所谓的“世界精神”,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过是“世界精神”的产物。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

    8、意识的产物,思想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3从文中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什么区别?答:参考答案:感性认识只反映事物的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它以直接感受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它包括感觉、知觉和概念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它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4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答:参考答案: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外界客观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于是就产生了第二次飞跃。5如何理解“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

    9、界的物质力量”这句话的含意?答:参考答案:“代表先进阶级”说明“思想”的阶级性,“正确”说明“思想”的真理性。“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说明这种物质力量起到的作用,“改造世界”则是“改造社会”意义的更进一层。任务驱动二分析文本论述的方式学习策略本文主要是通过事理论证的方法,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顺序展开论述,逻辑严密,层次分明。因此,注意梳理文章脉络,理清结构层次,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分析论述类文章最主要的方法是找到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点间的关系以及论据和论点的对应关系。6阅读课文,简要概述文章的行文脉络。答:参考答案:首先提出问题(从开头至“这三项实践中来”),人的正确思

    10、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其次分析问题(从“人们的社会存在”至“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最后解决问题(从“现在我们的同志中”至结尾),联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存在的问题,指出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必要性。7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答:参考答案:作用: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正误对照,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关系:第一个问题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题的内容。任务驱动三体会文本论述的语言学习策略

    11、这篇文章观点深刻、思路周密、逻辑严谨,表现在语言上就呈现出准确又深刻严密的特点。体会其特点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8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中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作者是怎样强调“只能”的?答:参考答案:作者用设问句的形式,接连提出三个问题。提问之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反面一连两次自问自答,否定了关于认识来源的种种唯心主义观点,既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思考,又强调了回答的内容,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义。9“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怎样理解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答:参考答案:“一般的

    12、说来”指明了后一判断的前提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特别是”则特别强调了这一判断所适用的范围。任务驱动四仿真高考综合研读纵览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指明了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B“端正思想”是端正思想路线,克服主观主义,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C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才能感知第一次认知的正确与否,因此才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D文章最后揭示了现实中党内同志的问题,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改正方针。解析:选DD项,应是提出了今后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的要求和希冀。

    13、11下列对文章的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毛泽东同志从简单的自问自答入手,让大多数同志看了都能理解,言简意赅地引出了要阐明的思想核心。B“人们的社会存在物质力量”这一层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这是下文两个飞跃的纲领。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此外再无别的目的”这一层分别论证飞跃过程的两个阶段。D从“一个正确的认识”至末尾进一步展开论述,阐述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的重要性。解析:选DD项,“进一步展开论述”说法不当,这里应是对上文的总结与深化。12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题有什么好处?答:解析:分析标题作用要从标题含义、标题的运用效果等角度进行。参考答案

    14、:(1)这个标题包含两层意思: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与课文的两次飞跃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标题恰当地反映了文章的内容。(2)这个标题是针对后文“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许多人还不懂这个认识论的道理”的现实提出的。本文是1963年写给农村工作者读的,便于理解。(3)用疑问句,有引起读者注意和引起深思的作用。13本文是怎样做到首尾呼应的?答:解析:回答时需要具体分析开头、结尾段落。如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回答问题;开篇阐释“物质可以变精神”,结尾部分也呼应说,这些同志对于这一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理解”。综合分析得出答案。参考答案:开头提出了两个疑问“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15、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这两个问题是否仅针对历史上的流派?有没有哲学现实意义?结尾部分就呼应了“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开头阐述了“物质可以变精神”,结尾部分也呼应说,这些同志对于这一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理解”。开头说,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结尾呼应说,“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的结束语,又

    16、是与开头“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紧扣呼应的。NO.3思维拓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很多新的课题,对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出更高要求。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答:参考答案:新时代、新矛盾、新挑战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我们要解决的不仅有发展的问题,还有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面对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转型加快、利益格局分化、国际秩序深刻变革等

    17、新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努力推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理论创新成果。写作实践凤头夺目,一见钟情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运用一个问句开头,接着将这个问句分成两个角度: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紧接着作者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一锤定音,顺势引出正确的观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样开头,引人思考,一步步引入正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论点。写法指导议论文如何开头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一般说来,考场作文要简洁、明快、新颖、别致,切忌长篇大论。好的开

    18、头应具备两个特点短小、漂亮。短小,便于让读者了解论点或论题,从而把握全文中心;漂亮,才能吸引读者。“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不可拖泥带水,拖沓冗长。由此看来,好的考场作文开头一般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快速引出主题;二是要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三是要有文采,有意蕴。1好的开头的标准第一,要明。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知道你在谈哪方面的问题,开篇知其旨意。第二,要美。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第三,要简。简洁是明朗的保证。有的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喜欢复述原材料,这就太啰嗦了。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

    19、之”高度概括;另一个是选取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什么意思,千万不要过多地引述原材料。2议论文开头的几种形式(1)直入式:文章开头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点明写作主题。这样的开头讲究要言不烦,片言明旨,寥寥数语即能概括全文内容,明题旨,摄魂魄。(2)引入式:叙述一段故事,创设一种情境;引用一句名言、歌词。(3)修辞式:排比句,句式整齐,气势充沛,极富感染力;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新颖别致;设问句,则让读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产生阅读兴趣。总之,运用修辞法设置文章的开头,使读者开篇即能体味到飞扬的文采。(4)对照式:正反对照,集中论点。(5)置疑式:设置悬念或连用问句,

    20、让读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6)题记式:题记是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它或牵引内容,或揭示主旨,或交代写作缘起,或渲染气氛,一个精彩的题记或生动形象或富含哲理,能使文章锦上添花。针对练笔1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运用“直入式”写一个开头。答:参考答案:人是脆弱的,经历太多的风浪,总有一天会慢慢枯萎,但千万不要轻易对生命说“不”,因为我们内心里潜藏着的,还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它支撑着我们在荒野中踽踽前行。2请以“人之常情”为题,运用“修辞式”写一个开头。答:参考答案:有的人为了权力地位不停地“奋斗”,以至贪欲无限人之常情嘛;有的人为了金钱物质委身于权贵豪门,抛弃了自尊人之常情嘛;有的人为

    21、了保全性命屈从于邪佞淫威,出卖着灵魂人之常情嘛3请以“说价值”为题,运用“对照式”写一个开头。答:参考答案:孔繁森,光芒万丈,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王宝森,臭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人间,一个早已被人唾弃。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不是已经显现出来了吗?类文赏读人很渺小又很脆弱,却可因思想而伟大。尽管人是脆弱的,可以轻易被摧毁,可人是宇宙万物中唯一会思考问题的生命。一、美文悦读思想之美,才是人生之美容貌之美比不上形体之美,形体之美比不上优雅之美,优雅之美则不如思想之美。一个具有思想之美的人,周

    22、身总是散发着一股摄人心魄的魅力。叔本华说:“只有我们具备独一无二的思想,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我想,叔本华之所以称得上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就在于他有伟大的思想。只有有思想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只有有思想的人才能真正体会人生。有思想的人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一个深刻的人。他总会在平常的事物中发现深藏在其中的蕴意,总结深刻的哲理。他明白,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两面性,上帝给你灿烂的同时,也会捎带一缕尘埃。当秋叶泛黄,他会联想到丰硕的果实,落叶的即将飘舞不只代表凋零,更代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孕育与重生。如果面前摆着半杯水的时候,他会惊喜地感谢别人给他留下半杯水,而不是去埋怨为什么那一半

    23、是空的,因为他知道悲观地看待事物只会让他更消极,而乐观地发现事物会让自己更向上!有思想的人是一个有内涵的人,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在平日的工作和经历中,一个有思想的人往往较一般人更能深刻全面地感受到人生的温馨和苍凉,感叹岁月的匆忙和绵长,从而积极地生活。有思想的人往往能努力地去提高生活和生存的质量,做那些他们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有思想的人是一个热爱思考的人,一个时常自省的人。他会经常寻觅一些事情,思考一些事情,总结一些事情,安排一些事情,他们会从成功中总结经验,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在荣誉与事业面前保持冷静与清醒,淡定从容,在探索的路上胸有成竹,在成功的路上拈花微笑!_有思想的人把眼光放得更高,看得更

    24、远。他不会因暂时的困难而停止前进的步伐,不会因偶尔的乌云遮日而忘却明媚的艳阳。不以物喜,不为己悲。 思想是灵魂。简爱让我羡慕的并不是她和罗切斯特的爱情有了完满的结局,而是“我越是孤独,越是贫困,我就越要尊重自己,站在上帝面前,我们都是平等的”的美好个性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只要有了真正的思想,那么死而无憾了。做个有思想的人,他会像一个君主一样,在自己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因为所有的美丽与凄伤,快乐与哀愁,希望与绝望都在里面了。排比开篇,明快简洁。引名言阐述,深入一步。融描写、议论、抒情于一体,文字生动。恰当的类比,突出了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怀。“拈花微笑”,比喻生动传神;淡定从容的气

    25、息扑面而来。以上几段以排比段的形式行文,激情澎湃,气势磅礴。诗意的结尾,蕴含丰富,余味无穷。当秋叶泛黄,他会联想到丰硕的果实,落叶的即将飘舞不只代表凋零,更代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的孕育与重生。做个有思想的人,他会像一个君主一样,在自己的王国里自由驰骋,因为所有的美丽与凄伤,快乐与哀愁,希望与绝望都在里面了。二、思辨阅读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

    26、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因此,思想由于它的本性,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它一定得具有出奇的缺点才能为人所蔑视;然而它又确实具有,所以再没有比这

    27、更加荒唐可笑的事了。思想由于它的本性是何等的伟大啊!思想又由于它的缺点是何等的卑贱啊!然而,这种思想又是什么呢?它是何等的愚蠢啊!人的伟大之所以为伟大,就在于他认识自己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自己可悲。因此,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认识我们之所以为可悲,却是伟大的。这一切的可悲其本身就证明了人的伟大。它是一位伟大君主的可悲,是一个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我们没有感觉就不会可悲。一栋破房子就不会可悲,只有人才会可悲。人的伟大我们对于人的灵魂具有一种如此伟大的观念,以致我们不能忍受它受人蔑视,或不受别的灵魂尊敬;而人的全部的幸福就在于这种尊敬。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是那样地显而易见,甚至于从他的可悲里也

    28、可以得出这一点来。因为在动物是天性的东西,我们于人则称之为可悲。由此我们便可以认识到,人的天性现在既然有似于动物的天性,那么他就是从一种为他自己一度所固有的、更美好的天性里面堕落下来的。因为,若不是一个被废黜的国王,有谁会由于自己不是国王就觉得自己不幸呢?人们会觉得保罗哀米利乌斯不再任执政官就不幸了吗?正相反,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已经担任过了执政官乃是幸福的,因为他的情况就是不得永远担任执政官。然而人们觉得柏修斯不再做国王却是如此之不幸因为他的情况就是永远要做国王,以致人们对于他居然能活下去感到惊异。谁会由于自己只有一张嘴而觉得自己不幸呢?谁又会由于自己只有一只眼睛而不觉得自己不幸呢?我们也许从不

    29、曾听说过由于没有三只眼睛便感到难过的,可是若连一只眼睛都没有,那就怎么也无法慰藉了。对立性在已经证明了人的卑贱和伟大之后现在就让人尊重自己的价值吧。让他热爱自己吧,因为在他身上有一种足以美好的天性;可是让他不要因此也爱自己身上的卑贱吧。让他鄙视自己吧,因为这种能力是空虚的;可是让他不要因此也鄙视这种天赋的能力。让他恨自己吧,让他爱自己吧:他的身上有着认识真理和可以幸福的能力;然而他却根本没有获得真理,无论是永恒的真理,还是满意的真理。因此,我要引人竭力寻找真理并准备摆脱感情而追随真理(只要他能发现真理),既然他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彻底地为感情所蒙蔽;我要让他恨自身中的欲念欲念本身就限定了他以便欲念

    30、不至于使他盲目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且在他做出选择之后不至于妨碍他。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答:参考答案: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他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三、时评鲜读信仰之光照亮百年征程孔德明坚如磐石的信仰、坚不可摧的信念、坚贞不渝的忠诚,引领中国共产党人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漫漫征途,我们党用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辟新的征程。近

    31、代中国内忧外患,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寻救国救民之道。马克思主义以其强大的真理力量,成为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灯塔。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中,我们党应运而生。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坚定而执着。面对敌人的屠刀,中国共产党人毫不畏缩;面对帝国主义和敌对势力的封锁、威胁,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面对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人沉着冷静,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笃定前行。无论是高歌行进的胜利时刻,还是陷入低潮的困难之际、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党都矢志不渝。坚

    32、定信仰和远大理想激励我们党不断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团结汇聚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用拼搏、奉献、奋斗为伟大的信仰信念注入新的内涵,铸就了崇高精神。在信仰的激励下,大无畏革命精神已经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焦裕禄强忍病痛誓要改变兰考面貌,杨善洲退休后把荒山改造为绿林,黄文秀扎根乡村为农民脱贫致富倾情奉献无数中国共产党人把对信仰的坚守化为报国为民的行动,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诠释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执着信念、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

    33、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得我们党能够摆脱以往政治组织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得我们党能够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得我们党能够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潮流。我们党深厚的群众根基、无私的胸怀、宽广的视野、化危为机的智慧,都与对信仰信念的坚守密不可分。在信仰信念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们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辉煌业绩。新征程上,我们肩负着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

    34、尤须保持在信仰信念上的定力,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以信仰之光照亮前行道路,用如磐初心凝聚奋斗伟力。(摘自人民日报)历经百年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今日之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人正统筹“两个大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伟业、铸就新的辉煌。18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2022新教材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学案:第2课 篇目(二)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054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