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寿光市现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人物悲剧与英雄人生 分析《史记》教材中悲剧人物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史记 山东省寿光市现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人物悲剧与英雄人生 分析史记教材中悲剧人物主题单元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寿光市现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人物悲剧与英雄人生 分析史记教材中悲剧人物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人物悲剧与英雄人生分析史记教材中悲剧人物 作者姓名胡金泉所属单位山东寿光现代中学联系地址山东寿光现代中学联系电话13706462356电子邮箱Hujinquan2004 邮政编码262700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三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2课时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
2、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司马迁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余年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开辟了问过历史文学的先河,突出了一个伟大史学家的卓越品质和无私精神。让学生深深体会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让学生在历史中感悟总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总结历代成功、兴盛的经验和衰落、灭亡的教训,阐述对当今社会现象的分析,培养自己正确社会观和人生观;涵养正直、真实,公正意识内涵。基于本单元的学习依托一篇文言文为主,从一个侧面切入,进行拓展研究。由于本单元是文言文,学生在阅读时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因此首先动员组织学生利用多媒体、小
3、组协作、自备古汉语词典等语文必备工具书,进行文章梳理。本单元在教学上设置一个专题,如何理解归纳并使用塑造人物的方法。任务有三个:分析归纳人物传记中塑造人物的方法,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领悟、体会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课前让学生了解刘邦、李广等人物的生平事迹。2.了解文言知识词类活用3.能比较熟练的理解三篇文言文淮阴侯列传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4. 能够辩证地评价人生历程,养成正确的人生观。过程与方法:1.通过使用多媒体、查阅工具书等学习活动,增强处理信息的能力。 2.小组协调分工,小组讨论,教师问题导学的方式让学生疏通文意,教师讲解、点拨掌握
4、本单元的文言基础知识。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人物塑造的方法,认识司马迁在记叙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刻画人物形象技巧过程中,感悟他们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司马迁忍辱著述的巨大动力,在于它励志继承好发扬前辈褒善惩恶,评判历史的责任感。2.在阅读中理解作者刻画人间真相,给予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自己所追求的社会理想。 3.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新问题的自觉意识。4.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总目标以史记选读的课文教学为抓手,以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为突破口,扎实有效的推进文言文教学,
5、提升学生的素质,为他们今后的进一步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英雄悲歌”为话题通过李广等悲剧人物展示了史记的悲剧精神,而且悲剧人物贯穿各单元,如项羽、韩信、李广等。理解史记之可贵不仅在于它将充满社会悲剧的三千年历史作了实录,真实地再现了悲剧人物的命运,更在于它多侧面的探寻了人生悲剧的根源。文中的人物都胸怀大志、锐于进取,有一种为显示个人理想而不怕挫折的精神,并且多数都死得很悲壮,有重大政治意义,有深刻的社会影响,因而给予读者的不是伤感消沉,而是令人感到壮烈,激人奋进。选文关注这一特质的基础上,对落实本模块的“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
6、判断”等课程目标是十分有益的。以上思想都是通过鲜活的人物塑造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阶段目标1. 熟练疏通理解文言文。2. 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抒发对生活中富有个性人物进行描写和发表见解。3. 能感受和体验作品主题、社会意义及表现手法,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人物的特点和思想。4. 能在课外有选择地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感受作品的魅力。 5. 有写作的热情,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分享阅读乐趣,交流阅读成果
7、,共同提高阅读能力。总之,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史记选读中此类人物的形象特点分别是怎样的?2简述这几个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 3如何看待他们曲折坎坷的人生经历?专题划分专题一 把握人物的生平事迹(附带相关联系) (课内1课时)专题二 史记选读中此类人物的形象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125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