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我思故我在”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我思故我在”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 山东省 平邑县 一中 语文 故我 主题 单元 设计
- 资源描述:
-
1、山东省平邑县一中高一语文“我思故我在”主题单元设计 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我思故我在作者姓名毛衍军所属单位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联系地址山东省平邑一中语文组联系电话13053939670电子邮箱maoyj75邮政编码273300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所需时间5课时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这一单元是
2、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一单元,共有4篇课文组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革命导师恩格斯在挚友葬礼上所发表的悼词。悼词将革命导师马克思一生对全世界无产阶级所做的贡献,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富有感召力。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80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荣誉与爱荣誉将荣誉与名誉、虚荣、野心加以区别,并指出真正荣誉的四个条件“必须能维持生命的尊严;必须能有所不为;必须是自足的,也是求诸己的;必须自尊而能尊人”,荣誉是人格,是人格最光荣的完成!而爱荣誉“乃是一种意志的倾向,行为的动态,是要以忠诚纯洁的行为,去得到依于德性合于美感的承认的”。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是爱因斯坦1936
3、年10月15日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稿。但爱因斯坦这一天的讲话主题与纯粹的物理学研究无关,他谈的是学校教育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演讲辞的相关特点,并能写好一篇主题鲜明的演讲辞。学习时,讲究方法,突出重点:一、了解文章背景,明确其针对性;二、把握文章主旨,揣摩其中情感;三、体味语言运用,学习表达技巧。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准确概括和提炼文本的观点,注意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了解议论文对论点、论据的基本要求和主要论证方法(如例证、引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分析议论文的结构,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思
4、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学习比较复杂的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点。二、过程与方法:联系实际,科学、客观地思考文章中涉及到的教育方面的问题。理解文化传统的发展及核心内容,以及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内容。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自觉地把自己锻炼成一个能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积极参与口语交际活动,侧重“演讲”的实践,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提高对荣誉的认识,增强集体荣誉感,提升人文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能在生活中和其他领域的学习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文;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
5、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2. 在口语交际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增强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现代社会交际的需要。 3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恰当地进行表达。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语境和人际关系,借助语调、语气和表情、手势,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 4.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而有个性,材料充分、生动,有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
6、动发言,直率而清晰地陈述个人的看法,敏捷而恰当地作出应对和辩驳。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如何理解马克思一生的贡献? 2.当代人如何做到敬业与乐业?3.如何看待荣誉?如何获得荣誉?4.工作中应该有怎样的心态?怎样才能做到独立思考? 专题划分专题一:马克思(2课时) 专题二:职业(1课时)专题三:荣誉(1课时)专题四:独立(1课时)专题一马克思所需课时1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从这个标题中的“墓前”和“讲话”,我们看出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悼词性质的演讲词。所谓悼词是演讲词的一种,一般是死者所在单位的领导或亲友发
7、表的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悼词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述其哀悼念: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赞其功评价: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颂其德悼念: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寄托哀思,并慰问家属。文章总体结构把握:悼念评价悼念,按一般的常规,与这种结构相对应的思想感情应该是惋惜(悲痛)敬仰(颂扬)悼念。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把握全文的结构特点。2揣摩本篇悼词的语言,体会平实语言中饱含的深情。3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所作的巨大贡献。本专题问题设计1我们都对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怀有崇高的敬意,你对他们的贡献了解
8、多少?2学习了本文后,你对个人的奋斗目标有什么新的看法?3在祖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今天,我们应当为祖国、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常规资源课本,有关马克思的相关资料。教学支撑环境教室、电子阅览室、家庭社会。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一、整体感知学生自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后,教师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结构。明确:文章总体结构:悼念评价悼念。第2段是主体部分的总纲,两个“对于”突出了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在革命实践领域的贡献(请学生找出依据“因
9、为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二、揣摩语言,体会重点词语表达的情感(学生讨论体会) 1学生齐读第1段,找出关键的词句加以揣摩,体会悲痛的情感。 明确:“不到两分钟”:让人深感惋惜、痛心、遗憾。避讳手法加深了沉重悲痛的内涵,如:“停止思想了”:伟人逝世,思想家停止思想,深感痛惜。“安静地睡着了”:“安静”指很安祥,用这个词也是对生者的一种安慰。“永远地睡着了”:“永远”一词悲痛之情强烈。2请学生找出课文第7段对马克思高度、热情赞扬的词句。明确:“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 、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卓有成效”三个词语感情色彩强烈。3、学生讨论,完成课后练习二(体
10、会句子含义)。三、合作探究1理解课文中一些代词的指代内容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2破折号的用法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的睡着了。明确:转折或补充说明,有潜台词的作用。各国政府无论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明确:解释说明马克思不是为个人而战,而是为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奋斗。3注意第5段的关联词对颂扬马克思伟大贡献所起的作用。教学评价1. 能够总结出马克思
11、逝世对无产阶级的损失。2. 能够理解作者失去战友的沉痛心情。3. 理解查找资料总结马克思的巨大贡献。专题二职业所需课时1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1918年5月由黄炎培发起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校址在上海陆家浜。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着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习和职业道德训练,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有优良的传统和校风。 本专题学习目标
12、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初步体会演说词及其口语特色。2领会并运用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3体会本文语言通俗、准确、生动有力的特色。4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5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本专题问题设计1怎样理解“业”的含义?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2作为学生,如何把敬业精神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呢?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常规资源课本。教学支撑环境教室、阅览室、家庭社会。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讨论以下问题,体会本文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语文课件-习作与练习(五)_苏教版 (共1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