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2015_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记承天寺夜游讲学稿1无答案语文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河源 中国教育 学会 中英文 实验学校 2015 _2016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册 23 课记承天寺 夜游 讲学 答案 语文版
- 资源描述:
-
1、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的:1. 反复诵读课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3、结合作者的自身经历,揣摩文中作者起伏的情感。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2写作背景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
2、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 记阅读知识链接,朗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2、给加点字注音。遂( ) 寝( )藻荇( )( ) 竹柏(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 藻荇交横()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4、翻译(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218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