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三(鲁人版)导学案:第二单元《第3课 屈原列传》第三课时(学生版)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课 屈原列传
- 资源描述:
-
1、屈原列传(第三课时) 【课题】必修三第二单元 屈原列传 【课型】新授课 【学案序号】8 【课时】第三课时 【使用日期】 【学法指导】 屈原列传虽属史传文章,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爱憎和褒贬的感情。我们学习这篇列传,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夫对话等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来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
2、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重点】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学习难点】 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自主学习课前自读课文11-12段,完成下面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江滨 ( ) 渔父 ( ) 三闾大夫( ) 啜 ( ) 弹冠 ( ) 怀瑾握瑜( ) 自令见放为( )2解释加点字子非三闾大夫欤 ( )( ) 自令见放为 ( )新沐者必弹冠 ( ) 葬乎江鱼腹中耳 ( )安能以皓皓之白 ( ) 遂自投汩罗以死 ( )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 ( )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竟为秦所灭 ( ) 3.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被发行吟
3、泽畔 ( ) 是以见放 ( )不凝滞于物 ( ) 而自令见放为(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 合作探究1.文章第11节,记叙屈原与渔夫的对话,写出了几种人生观,有什么作用? 2. 文章第12节又提到了宋玉、唐勒、景差之徒,有什么作用? 3司马迁写人物传记,除传末赞语之外,多不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把意见寓于叙事之中。本传却是另一种写法,这就是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紧密结合。试分析。 评价作业一、完成伴你学26-29页练习二、阅读伴你学29-30页拓展平台撷英咀华一、名家点评 1.王逸:“屈原之辞,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
4、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2.刘勰:“故离骚、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惠巧;招魂、大招,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利)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3.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屈原的诗歌像高悬在天空的太阳、月亮一样光芒万丈)”。 4.杜甫立志“窃攀屈宋宜方驾(我要努力攀上屈原、宋玉诗词的高峰同他们并驾齐驱)”。 5.北宋邵博:“楚辞文章,屈原一人耳。” 6.苏轼:“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 7.清沈德潜:“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
5、中,不著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且。” 8.王国维:“大诗歌之出,必须侯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驿骑而后可,斯即屈原其人也。” 9.鲁迅:“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于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10.郭沫若:“楚人是把在政治上统一中国的功名和产生了一位屈原的功名兑换了。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出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中国人如果不灭种,中国文如果不消灭,楚辞没有毁灭的一天。楚人的功劳是不朽的,屈原是会永远存在的。” 11.
6、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董必武) 12.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赵朴初题秭归屈原祠 ) 13.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纬地大文章。(长沙“屈贾祠”楹联。“亲不负楚”指屈原与楚王同姓,故曰“亲”;“疏不负梁”指贾谊与梁怀王异姓,故曰“疏”。策:指贾谊治安策)二、 素材运用1.话题“脊梁”: 读屈原的名辞离骚后,有人写下这样的诗句:你埋下了一坛老酒酒坛上的红纸沉沉地写着黑字魂每当到了汩罗江悲凄的那一天那酒坛里就溢出芦叶的清香回荡起亘古不变的激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几千年了喝过这坛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372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