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三(鲁人版)导学案:第二单元《第3课 屈原列传》第二课时(学生版) .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3课 屈原列传
- 资源描述:
-
1、屈原列传(第二课时) 【课题】必修三第二单元 屈原列传 【课型】新授课 【学案序号】7 【课时】第二课时 【使用日期】 【学法指导】 屈原列传虽属史传文章,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爱憎和褒贬的感情。我们学习这篇列传,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夫对话等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来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
2、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重点】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学习难点】 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自主学习课前自读课文4-10段,完成下面练习: 1.解释加点字 其后秦欲伐齐 ( ) 厚币委质事楚( ) 楚诚能绝齐( ) 使使如秦受地( )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 时秦昭王与楚婚( ) 亡走赵,赵不内( ) 冀幸君之一悟( )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2.找出下面句子中词类活用并解释 1)厚币委质事楚 ( ) 2)亡国破家相随属( ) 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3、( ) 4)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 5)身客死于秦 ( ) 6)秦虎狼之国 ( ) 7)时秦昭王与楚婚( ) 3.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大破楚师于丹、淅( ) 战于蓝田( ) 秦,虎狼之国( )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 )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 )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兵挫地削( )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 合作探究一、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讨论: 1.讨论归纳第47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 2.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 二、研读课文中第810自然段:1.在课文中找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内容的句子。 2.国家危难之际,屈原的态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现了什么精神? 3.这一部分作者议论的观点是什么?对表现屈原有什么作用? 4.“顷襄王怒而迁之”说明了什么? 检测评价翻译:1.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3.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4.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372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