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熨斗镇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 伤仲永》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课 伤仲永
- 资源描述:
-
1、5 伤仲永1.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2.理解作者阐述的观点。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被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在历史上有不少名人著书立说,论述有关“神童”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论述得比较全面的是王安石,他根据实例,从反面论证:神童的智力虽然先天的基础很好,但如果得不到后天的教育和培养,神童们好的先天因素不仅无法发展,反而会泯灭。为
2、此,他特地写了一篇题为伤仲永的文章,对神童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进行了分析、议论。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隶:尝:异焉:收:属于。曾经。对此(感到)诧异。聚、团结。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重点词语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
3、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译文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文理:文采和道理。邑人:稍稍:同县的人。渐渐。立就:立刻完成。乞:求取,意思是花钱求仲永题诗。重点词语扳:通“攀”,牵,引。谒:拜访。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译文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高考语文双一流冲刺大二轮课件: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学案7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