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3月线上测试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枣庄市 第八 中学 2019 2020 学年 语文 线上 测试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二语文线上测试题答案 2020.3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3分)1.B(应对的不仅仅只有“困难和危险”,也不仅是“适应性”)2.C(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的如果是不实信息,就可能很难获取心理支持)3.C(“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旨在避免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4.行文思路:材料二作为访谈录,以问答式行文;材料三作为新闻评论,首段提出中心论点,层层推进,论述观点。表述重点:材料二围绕疫情对个人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给予心理支持来谈;材料三更强调疫情来临时对社会心理的引导。(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5.C(是赞美
2、而非质疑,“超出常人的清醒和勇于批判的精神”错)6.D(感情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深化)7.诗人借具有代表性的人或物含蓄表现“中国人”的特征:(1)借杰出的历史人物寄寓“中国人”应有担当天下、奋斗反抗等精神。(2)借中华大地的自然风物,寄寓“中国人”应具备坚韧毅力和团结一心等品质。(3)借“凤凰授歌”等文明的繁盛景象寄寓“中国人”应热爱中华历史,传承灿烂文化。(三)现代散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8(3分)B。“种种变化”有误,应是“境遇的变衰”。9(5分)文章一、二段先说对“渐”总的看法,阐述“渐”是如何让人生圆滑进行的。(2分)接着阐述“渐”的作用是隐蔽时间,让人误认为其恒久不变;(1分)
3、然后阐述“渐”的本质是时间;(1分)最后总结全文,指出只有拥有 “大人格”和“大人生”的人,才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1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29分)10B “实”为“结果”。11C 两个“虽”都是“虽然”的意思。A副词,就/副词,趁此,B目的连词,来/介词。因为,D副词,却/副词,就。12C 与正史写法不同,本文是传记,兼具寓言性质,但并非议论说教,而重在托讽。13B本题中,“先人尝有德苏氏”“先人”是主语,“有德”是谓语,“苏氏”是宾语,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CD;“乃召苏代”,“苏代”是“召”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14
4、B“如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儿子,那么乙是甲的从子”说法错误。应该是如果乙是甲的父亲的亲兄弟的孙子,那么乙是甲的从子。所以选B项。15D“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苏代与子之是姻亲关系,所以他力助子之夺取燕国的政权,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禅让给子之,导致了燕国的混乱”说法错误。原文“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侍质子于齐”,这时苏代并不在燕国,文中没有苏代暗助子之夺权,误导燕王视听以及暗中说服燕王将王位禅让给子之的事情。所以选D项。16(1)我私下听说大王德行很高,我很愚笨放下农具来求见大王。(窃:私下里。义:道义,德行。敏:聪敏。释:放下。干:求,这里是求见。)(2)百姓已经疲
5、劳困乏,即使有长城,怎么能够成为要塞呢?(罢:通“疲”,疲累。罢敝:疲劳困乏。虽:即使。恶:怎么。以为:以之为,把当作。塞:要塞。)17齐国不占天时;齐国百姓疲劳困乏;齐国君骄臣贪。先找到文中的相关内容,在文章的第二段。“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恶足以为固!”这句话强调齐国“天时不与”,可以概括为不占天时。“民力罢敝,虽有长城,恶足以为塞!”这句话强调“民力罢敝”,可以概括为百姓疲劳困乏。“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王诚能无羞从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左右,则可亡齐已”,强调“骄君唯利是好,而亡国之臣必贪”,可以概括为君骄臣贪。【参考译文】苏秦的弟弟叫苏代,代的弟弟叫苏厉,他们看到哥哥在七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